查看原文
其他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三课(1)

2017-05-23 智诚堪布 菩提如意宝珠

第九十三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前行引导文》。《前行引导文》前面我们已学了共同加行。共同加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成为能够修持不共加行的法器,如果我们没有前面的共同加行的基础,我们在没有前面基础的前提之下来修皈依、修发心等等,那么它的基础不存在所以我们皈依的修法乃于上师瑜伽的修法,这些修法就没办法真实的很快相应,所以我们先学完共同加行先修完共同加行之后进一步要学这个不共加行。不共加行修行也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正行的法器,因为这个是大圆满的前行,把这些大圆满的前行学完之后还要进入大圆满的正行。那么在修行大圆满的正行之前,这些不同加行的修法相当于它的最近的加行。

虽然共同加行也是大圆满的一个加行,但是共同加行和大圆满的正行之间它还是隔了一个不共加行。它的这种安立的必要性也就是次第次第的让我们相续成熟,所以共同加行可以成为不共加行的加行,可以让我们成为修持不共加行的法器。那么不共内加行也可以成为正行的加行,或修持不共的加行可以让我们成为修持大圆满正行的法器。

所以说这个不共加行的修行也是第一可以调伏我们的心,让我们的根性成熟,可以调伏我们的烦恼。让我们在修持现证心性的正法的过程当中让我们心成熟到一定的程度,这个是阶段性的修法。那么这个不共的加行它有皈依,也有发菩提心、也有金刚萨垛忏罪和供曼扎积累资粮,还有通过上师瑜珈得到强烈的加持证悟。

在这样修法当中前面皈依的修法已经学习完了。皈依是圣道之门,真正修持正道的基础就是皈依。皈依的修法主要是让我们简别于外道,内外道是以皈依来做简别的,所以我们要皈依。皈依三宝就说佛陀是我们导师,成佛之路上的导师;那么法就是道就是方法;僧众是我们修行的助伴。那么首先我们对这样三宝必须要皈依。

皈依了三宝之后就进入了修行正道之门,因为我们要生起信心,我们要认知我们所修学的道路是什么?这个道路就是法,必须要认清楚,这个法其实也是真理。皈依法也是皈依真理的意思,就是我们相信、我们接受这个就是真理。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本性,还有在世俗谛当中如何行持的方法,趋向于胜义谛的方法,这些都是真理。我们皈依法其他是皈依、认同,我们认同这样法就是皈依正法。所以我们皈依了正法,认同了这个道我们才愿意按照这个道走下去,才可以达到真实的目的地。

而佛陀是证悟这个法的证悟者,或者这个正道的发现者,所以说我们要皈依佛,我们要承认这个是我们的导师,我们也承认他。然后也是相信我们本性也具有佛的自性,这个也是一种皈依。一方面来讲皈依佛陀他是外在的、已经成佛的、已经觉悟的这个佛陀作为我们导师的身份我们要皈依的,我们要认同。他本身也有这样功德有加持,我们要皈依他得到加持。

还有一种皈依佛就是我们认同这个佛,内皈依其实就是我们认同我们自己本具佛性。释迦牟尼佛的这样功德和我们自己本具的佛性没有差别,皈依佛其实也是对这个事实的肯定。我们肯定自己也是佛,我们现在皈依佛也是为了现前这个佛性,也是为了最终我们可以成为像佛无二无别的果位。皈依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僧宝当然就是在修行正道过程当中已经现前了一部分证悟功德的圣僧,这个叫做僧宝,这个就是僧宝的自性。我们自己皈依僧的原因第一个,僧宝已经现前了修行部分功德的,我们要把他作为助伴;还有一个我们也是认同修法可以成为圣僧的自性,我们也可以。我们如果修法的话首先是部分证悟法性,我们会成为僧宝自性。僧宝究竟就是佛宝。

所以我们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不单单是我们有一个具有功德的这样佛法僧三宝,我们一定要膜拜顶礼,当然这个膜拜顶礼肯定是需要的,因为要打破我们的傲慢,我们要认同这样功德。

还有一个就是当我们在对三宝皈依的时候在顶礼膜拜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也是在不断地开发我们自性三宝的本性。这个皈依它有外的皈依、内的皈依、密的皈依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随着皈依修法的深入,皈依修法本身也可以由外而内,逐渐逐渐触及到我们的心性,触及到我们的本性。所以这里面皈依偈颂是按照不共的大圆满的见解或者高度来进行念的皈依偈,就是这样安排的。

皈依完之后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发菩提心的修法,因为我们皈依了三宝之后,最后要通过皈依三宝最后我们要成为三宝自性,我们最后要成佛或者成为三宝自性。那么如果这样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如果我们要真正成佛的话那么比较关键的要素就是发菩提心,因为如果你要成佛必须有一个核心的修法,这个核心的引导、核心的修法就是发菩提心的修法。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成佛,发菩提心就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它是必须要生起来的、要修行要生起来的一个核心的修法。菩提心的修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利他而发誓成佛的这种心就叫菩提心。所以首先第一个就要为了利他,一心一意的为利他,然后为了利他的缘故我们要发誓成佛。这样两个条件就符合了圆满的菩提心的条件。

有些条件是部分的,比如说为了觉悟而修行,它就不一定是为了众生了。为了自己的觉悟而修行这个也是属于菩提心的分支。比如小乘的心算不算菩提心呢?有些时候也把它放在菩提心当中,比如说《入行论》上师在讲三士道都有菩提心的时候,也把小乘道这个也算是有菩提心。

那么这个怎么理解呢?这个是它的部分,我们说圆满的菩提心是两个条件:一个是为利他,第二个是要觉悟。那么小乘他是为了自己觉悟的,为了自己觉悟的心也算是菩提心的一个分支、一个部分,它不能是圆满的菩提心。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说小乘没有菩提心,是说小乘没有圆满体性的菩提心。但是说有呢?如果说小乘有菩提心,主要是说它有一部分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分支它是有的,圆满它是没有的。所以说为了觉悟它也是要生起,比如说修四无量心,利益部分众生的心他需要生起来的。所以说我们说菩提心的两个条件在我们大乘的修行当中都是要着重的生起来的,着重要观修,着重要生起来。

首先我们要通过利他心来打破自己狭隘的心胸。这个狭隘的心胸它证悟不了广大的佛果。佛果非常广大,佛果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如果我们小小的、狭隘的心胸这种心态去修这个法的话,只能得到微少的功德。这个微少的功德你要修到什么时候你才能修到佛果呢?佛果是佛陀的功德,它是无有边际的,非常非常广大。所以它的果如是广大那么它的因也必须要如是相应的广大。如果你的因很小,就你发的心特别的小,那这个发很小的心的前提之下,你说我要得到一个很大很大的不可思议的佛果,那么这个就是因果不相应,它的因缘和果之间不相应。所以必须要在因上面,首先要把我们的心量打开。

而打开心量的方法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要把我们的心量打开。以前是我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现在要考虑一切众生的利益;以前我自己要得到很多的财富,或者我自己要安乐;或者学佛之后我自己要得功德,我自己要觉悟,如何如何。但是发了菩提心之后我要为了一切众生,要让一切众生得到安乐,要让一切众生得到觉悟,这个方面心量就非常大的。

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菩提心的修行,要逐步的打压这个我爱执,对于自私自利的心逐步打压。打压的方式一个是直接的观自私自利心的过患,第二个是要修行利他的思想。这个在修利他思想和打压我爱执的过程当中一打一扬,扬就是我们要开发利他心,打就是打压、抑制这样自私自利心。

所以这两个方面一起着手的话,我们的自私心就越来越少,利他心就越来越广大。修到一定量的时候就符合了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无条件的利他。一切众生不拣择、不分别,所有的众生都是我利益的对象。最究竟的利益就是成佛,让他们成佛。暂时的利益就让他们得到世间当中的种种的功德。所以修到量的时候这种利他心就会发自内心,在内心当中生起来,这个就是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个目标,所以我要发誓成佛,这个就是要发誓自己要成佛。那么这样就圆满了条件。

所以说这个菩提心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因和佛果和广大的佛果相应,只有什么时候相应了,所有的修行才朝着佛果的方向正式的开始运作。否则的话如果我们的心如果很狭隘的话,还都是为了世间的事情,还为了自己解脱的事情,这些都不是直接和广大的佛果和广大的法界相应的因缘。所以不管这样的状态修多久它永远都相应不了大乘道,要相应大乘道就必须首先要集中火力突破这样狭隘的心。所以这个菩提心的修行是在所有的大乘的,不管是大乘显宗的修行者还是大乘密宗的修行者,都必须要在菩提心基础上然后修持正法。

所以菩提心有了之后呢,我们就可以修空性、可以修密法,通过这样方式让自己的心性能够现前。所以说空性的思想还有如来藏的思想,其实也是非常开阔的,非常广阔的状态,不管是相应于空性的广阔的境界也好,如来藏的这种广阔境界也好,还是说佛果的广大功德也好,其实不管从世俗谛的心还是相应于胜义谛的心,我们的心量都不能狭隘了,狭隘的心胸修不了大乘道。

所以说如果发现我们的心胸狭隘的话也不要过于的很丧气,像这样其实有成套的修法,第一个转到中国,转到中国的这些众生基本上都是大乘种姓的,像这样都是能够接受大乘的见解、发菩提心的修法还有空性的修法,基本上都能接受。首先我们可以说是这个种姓,是可以接受的。

然后第二个它的这个法它的修心的法要,不管修世俗修心还是修胜义菩提心的这些修心的方法,通过佛陀、菩萨们还有传承上师们的恩德,那么这样完整的修行的方法它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保持得非常好。

也有菩萨们的愿力,菩萨们的愿力就为了护持为了这样的法不断地延续下去,他们就发愿转生、发愿转世。当然像藏地这样的地方他们就比较明显的有这个转世的体系。他们转世回来干什么呢?转世回来为了护持法,护持这个正法一代一代。

那么汉地也有转世,但是没有成体系。也有很多菩萨们他们转生到汉地成了汉地的这些高僧大德,虽然他们没有人去找他们、去认证他们,但是他们的发心、行为、还有弘法利生的事业,他们其实也是在护持这个法。

如果没有这些菩萨们一世一世的转世来护持佛法的话,凭着我们众生自己的福报很难能够把正法护持下去,也就是不能够保证我们现在的众生和以后的众生还有机缘遇到这么纯净的教法。所以这些也是修行者们一代一代的发愿,生生世世修行佛法、生生世世弘扬护持佛法。

以前法王如意宝就告诉我们,把所有的发愿归纳成两点:前面第一点就是生生世世修行佛法,我们要发愿要回向,对我们来讲生生世世都要修行佛法;第二个发愿生生世世要弘扬、护持佛法。因为我们护持了佛法之后,其实也是为了以后(假如我们还没有成就的话),我们以后在佛法的体系当中还可以通过佛法对我们做利益。我们护持佛法一方面让我得到利益,一方面让更多的众生能够得到利益。因为真正能够调伏的就是佛法,除了这个之外其他的方式没办法调伏。

所以说这个就是我们在发心过程当中就逐渐逐渐要生起来的,修行者的心量要大。如果我们的心量不够大的话,就要学习像《入菩萨行论》像《前行》当中的发菩提心品,还有《心性休息》当中的这些,反正《大乘经庄严论》这些都是属于大乘的思想。学完之后自己的心量就不一样了,认认真真地学完之后自己的心量就会不一样。

所以以前可能是根本没有这个概念,或者以前总是不愿意放弃对自己的利益,但学完之后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渐松动,真正就愿意很自主的、很愿意的去为了利益众生去发起菩提心。所以说这个不间断的闻思修行对我们的心量、心态的转变、对我们菩提心的生起,生起之后稳固和清净圆满这部分逐渐逐渐都有大的助益。

发菩提心品有四无量心,还有真实的菩提心的修法和菩提心的学处(它的戒律)。然后四无量心分为慈、悲、喜、舍四个无量心,那么通过窍诀性的宣说的话,或者说要修这样四无量心的时候首先要修舍无量心,然后再在舍无量心之后安排修持慈、悲、喜三种无量心。

四无量心,我们在念诵修法的时候念仪轨之前,有些仪轨前面要加一个四无量心,有些前面不一定加四无量心。所以说我们在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一定要把它学好,学好之后就明白了这里面舍无量心是怎么回事,慈无量心是怎么回事。

所以以后我们在修仪轨的时候、念仪轨的时候它会出现这个颂词: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这个就是慈无量。永具安乐以及安乐的因这个很重要。永具安乐及安乐因,今天我们讲的慈无量心当中就会出现这个,愿一切众生永远具足安乐,因为慈心是予乐,它是给予众生安乐的一种心态。永具安乐和安乐的因,这个是很重要的。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这个是悲无量心,就缘一切众生永远离开痛苦,和离开这个痛苦的因。痛苦就是现在正在感受的,苦因可能现在正在做的这些就是苦因。不单单是让他们远离痛苦,而且让他们远离痛苦的因,我为此而奋发,我自己为了这个目标,我一定要好好修行,我发起这个悲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一切众生永远具足无苦的安乐。众生现在的安乐永远具足,看到他们具足,我心很欢喜,这个叫喜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所以说愿一切众生远离贪嗔的心,或者我自己对一切众生远离贪亲、嗔恨怨敌的心,住在平等的舍心中。

像这样我们在发心偈之前,有的时候都会念一遍这个四无量心,我们在念的时候随文入观,跟随文字的提示,然后我们的心就开始观想,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念的时候我的心就这样想,发这个心。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这个时候我也是这样想,一边想一边就发心,这个是修行。

平时我们念课诵的时候,就好好认认真真的按照这个文字随文入观,这个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发心了,提醒我下面的修行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奋发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就会经常看到这个偈诵,看到偈诵也许我们还不懂这啥意思,但是现在我们正在学,学的时候就认真学,把它的意思通达。

然后就上座观修,上座观修之后,因为上座观修是比较密集型的观,观完之后比较容易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之后我们再念偈诵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偈诵意思是这样的,就不会再那么不知其所以然了。就知道它里面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我下面要修的法,都是为了众生在奋发,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众生在奋发。所以,这个就是四无量心,我们要念这个偈诵。

四无量心的偈诵念完之后,我们就会念发菩提心的偈诵,真正开始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所以,一步一步就把我们的心从一个庸俗的状态,引入到比较清净的状态。

仪规就是这样的,仪规的词很少,比如修仪规的时候,首先就是念皈依三遍皈依,念三遍皈依的时候,可能我在修这个法之前,我的心可能是在世间法上面,或者我没有怎么样。但是一念皈依之后呢,一边念一边观想,这个时候我的心开始皈依三宝的心,开始相应于正法了。

然后念完皈依之后再念四无量心,这个时候就把我的心引导在四无量心的状态当中,再念发菩提心,就把我的心引导在菩提心的状态当中。再念仪规,就把自己慢慢慢慢观成本尊,就开始念诵咒语,慢慢就相应于实相了。一步一步把我们思想这样引导过来,引导过来。可能修法之前还在世间法的状态,可能还在无记的状态,但是通过文字的接引,一边念一边观想,逐渐逐渐我们的心就到了正法的状态了,然后就安住它,安住它就不断的修不断的修。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散乱了,马上再忆念,马上拉回到正所缘当中,保持这种状态,这样一种观修修行,修本尊法就在相应本尊,如果是修其他的法就相应于法界实相。这些文字就是接引的,牵引我们趋向于所诠义的文字。

所以说呢,这个文字它是指月的手指一样,如果有了文字就可以把我们的心安住,如果没有文字我们不知道我们心是很散乱的。到底修什么?到底怎么安住?我们都不懂。但是有了这些仪规的接引,有了这些文字的接引,我们随文入观就行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说,上座修法怎么修?比如说这个引导文,密宗实修法当中引导文也好,或者我们要修的这个引导文也好,我们就一边看这个文字,或者一边背诵这个文字,一边按照这个文字的提示,就安住它的意义当中,就这样观,一遍一遍的观。所以,这样观完之后,我们的心就可以被这个法义所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成这个法义当中它表现的样子,法义当中表示让我们生起慈心,我们不断地这样观想、不断观想之后,相当于我们的心和法不断的去相应,不断的相应。

相应之后,然后这个法的力量就可以改变我的心,通过这个法义来改变我的心,把我的心安住在法的状态,就被法所调伏。所以,我们在上座观修的时候,还是按照这个引导,按照这个仪规,有些时候仪轨多,有些时候可能文字可能少,但不管怎么样,了知它的意义之后不断地去观想,自己的心按照文字的提示安住在它的意义当中,把自己的心不断的牵引,接引、引导趋向于法表达的含义当中。

那么之前,我们已经学完了舍无量心,第一个引导文已经学完了。必要性已经说了,如果有了舍无量心,我们能够对一切众生都能够平等对待。那么对一切众生平等对待,那就没有偏袒,没有过度的偏袒。所以,给后面的修法打好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很坚实的基础。

所以,今天我们要看第二,要学修第二个引导。第二个引导就是修慈无量心。修慈无量心这个慈和悲,其实慈、悲有的时候是不分家的,讲的时候是从它的侧面不一样。比如说慈心的意义就是予乐的,给予快乐;然后悲心就是拔苦的,拔除众生的痛苦。但是就是我们前面也讲过,你予乐的同时肯定是要拔苦的。

你要给众生快乐的时候,肯定要离开苦才能得到乐;然后你拔苦之后,肯定会得到快乐的。所以说慈悲慈悲有些时候就是一起讲,但是它的侧面还是不一样的。所以相当于是一本体异反体,一个本体的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反体的关系。所以,有的时候就讲慈心,有的时候以悲心来代替,但是讲悲的时候肯定是要予乐的,这个毫无疑问。那么这个就是慈无量心。

当然我们历史上很多大德修慈无量心,代表性的人物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弥勒两个字就是慈的意思,弥勒就是慈氏。他为什么叫慈氏呢?他就是修慈无量,他主要是修慈心的。修慈心的话,生生世世修慈心,所以他相貌特别的庄严,非常庄严,而且他自己内心当中非常调柔。

弥勒菩萨,不单单是菩萨位的时候叫弥勒,成佛之后还叫弥勒,慈氏菩萨以后也叫弥勒佛,他的名字是没有变的,佛陀已经授记了,以后贤劫第五佛名字叫弥勒菩萨,现在是住在兜率天。他在因地的时候,主要所观修的或者说以修慈心著称,他的慈心非常的究竟圆满。成佛之后,他还叫弥勒佛。

所以,作为后学的我们来讲,也应该经常性的修慈心。修慈心的利益功德特别的大,就在很多不同的经论当中,会讲到殊胜的功德。下面我们看修慈无量心,它的修行是什么样?修行的原理、修行的方法到底怎么样的?那么在原文当中这样讲的:

戊二、修慈无量心:

修舍无量心达到标准之后,接着再修慈无量心,也就是说,将三界的一切众生平等作为大慈心的对境,之后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来修。

那么舍无量心应该达到标准。大恩上师也讲了,最严格的标准最高标准,可能现在我们刚修,可能还有点困难,但是也需要达到一个最初的标准,最初标准——对于亲人、对于怨敌,我基本上可以平等对待,应该可以达到这样最低标准。那么达到这个最低标准之后呢,我们就可以修慈无量心了。

当然这个修法,有些时候后面的修法会对前面的修法也会有提升的作用。像这样随着我们修行的进步,随着我们福德的增上,以前我们修行可能有一些缺陷的地方,自动就可以补齐。但是前提就是我们要不间断的修行,只有不间断修行,前期没有修圆满的后面就可以补充。

如果我们不修,时修时停,或者很长时间都不修的话,我们内心当中不可能就自动生起慈无量心、悲无量心,自动生起菩提心这是不可能事情。因为你不给它因,它就不会有果,佛法当中讲的都是因缘法则,所以,你给他因就会有果,不给它因,它也没有果。因缘不具足的话,是什么都没有。

接着就可以修慈无量心了,慈无量心也就是说,把三界的一切众生,不单单是人,不单单是我认识的人,三界的所有众生,当然数量是特别的多,没办法去衡量。这个时候我们就想所有的人道的有情,不单单是南瞻部洲地球上的人,还有别的星球上面的人。这些是佛法当中讲了有四大部洲、八小洲,还有天界的众生,无色界等等的众生,还有地狱的众生、饿鬼的众生,还有旁生等等,这个是一个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像这样的有情全部要作为我的大慈心的(对境)。这个时候三界一切众生,我们只能做一个总相去观修。全部所有的大千世界众生就有这么多这么多,这个我们智慧根本达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把所有三界众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众生就把它当成一个总相,反正我就缘所有的众生就可以。

然后把这一切众生作为大慈心的对境,平等作为大慈心对境,这个平等很重要。这个平等就是前面的舍无量心的结果,修了这个舍无量心之后,我们就可以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就是所有的众生,我都要以大慈心来对待他们,作为大慈心的对境。

之后,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来修。修的时候就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父母养育小孩,绝大多数的父母对于小孩养育的时候都是以慈心来面对的,对他非常的好,然后通过慈心来养育这个孩子。所以,我们对所有的众生,也要生起这种心,那么这个是一个标准。

但是我们一看的时候,也不要觉得这个是绝对做不到的,然后赶快趁早放弃,这个也不要这样想。这个的确现在对我们而言,因为我们习惯了自私自利的心,所以,一看到这个文字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境界可能永远达不到。我们首先不要放弃,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然后把这个目标确定下来之后,我们就要跟随这里面的修行方法的指引慢慢慢慢地去修。

心态,首先我们的心态要达到这样标准,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修心的,主要是把我们的心调伏。行为和心当中主要以心为主要的方向,如果他的心成熟之后,他的行为逐渐逐渐也会跟随自己能力的增长,对一切众生做饶益。但是我们的心态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来观修,抱着这样一种思想来观修。

例如,父母亲哺育幼儿的时候,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只是想方设法使儿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舒舒服服。

打比喻讲,父母亲在哺育幼儿的时候,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因为年纪小也不懂事,所以,有些时候他会有一些不听话,颠倒的行为。父母虽然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但是他不顾,就不在乎这些。然后也不顾自己在养育子女的时候很艰辛,很辛苦,只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子女(这里是儿子,实际上就是子女吧)都是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舒舒服服。

其实就是说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对待众生的种种颠倒的邪行,也是应该有比较勇毅的心。肯定会在发心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在观修的时候,这些众生这么刚强难化,我是为了他的利益在修行,他反而不但不领情,反而还干扰我的修行。现在我们在讲、在学习利益你们的方法,反而你在做障碍,像这样有的时候就有点想不通。但是我们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既然作为一个修慈心的人,他的心量就不能太小了。

有的时候就说:我是为你好,如果你自己不领情,那也就自作自受算了,我也不用管你了。这个是世间人的心态,既然我们选择修大乘,选择走上大乘的路,就意味着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心量肯定就要比一般的人应该大。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勇气,没有这样见解的话,其实他还没有办法真正的走上大乘之路。所以,既然我们要走上大乘的路,从踏上大乘道的那一天起,其实就意味着我们肩上的责任,还有我们的义务,还有我们所有的心量、行为就注定和一般的世间人不一样。

所以平时我们在遇到世间人的时候也不用过度的过于的去计较,计较他们的反应,计较他们的行为。就好像你作为父母,作为一个成人,第一个是成年人,第二个是子女的父母,那么如果是在这种身份上面,就意味着你的责任和你的抗击打的能力,这方面肯定要比一般的人要强。像这样,你不能够和小孩子一般见识,他是小孩,你是大人,像这样身份就已经决定了,不可能说他任性你也任性,怎么怎么样,这个是肯定不行的。所以,我们作为发菩提心的人来讲,对待一切众生应该像对待孩子一样。

所以,我们就不能说:世间人这样对我,我应该这样对他。这样就是掉了身价了,按照现在的话就掉了你的身价了,你和这些不修行的人一般见识,那就是不对的。所以,打个比喻来讲,我们容易了解的就是——你不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他哭闹他怎么样,他是小孩子,你作为一个父母,作为一个大人,还和他一样,那肯定是不对的。这就容易理解了。

所以,其实现在我们修行人来讲,并不是我们要占一切众生的便宜,哦,他们都是我的子女,怎么怎么样啊,我们并不是占别人便宜,而是要利用这种心态,这种心态是利益众生比较好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态之后,然后就可以忍受这些颠倒的行为。

有的时候我们要把他们观成父母,反正什么样观想,什么样对境利于我们修心,我们就把他观成这样。如果把他们观成父母利于我们修心,我们就把他观成父母,后面还要讲。如果把他们观成子女利于我们修心,那就把他们观成子女。反正就总是通过这样修行,把我们的心调整到非常的调柔,非常的清净,很广大的一种状态。

所以,修大乘的人的心胸一定要广大。大恩上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批评我们的心量太小。但是我们在得到这个批评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心量再提升一点。一下子提升很多个档次,可能我们还做不到,但是能不能在当前的基础上,我再迈一步?因为有的时候,我是已经具备了再迈一步的能力,但是我就不敢迈。就缺少一个动力,有的时候上师给我们呵斥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就往前,其实觉得还是可以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就慢慢慢慢开始进步,我们心量就越来越清净了,心量就越来越大了。

所以我们也应该这样的,不顾这些众生的颠倒行为,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因为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修慈心的时候,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也会有很多艰辛,自己会很辛苦。为什么很辛苦呢?因为自己的修行还没有圆满,所以自己在利他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艰辛。

那么佛、菩萨们他们会不会艰辛呢?他们不会,因为他们的能力已经到了。所以说他们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有些地方说是任运的、无勤的,但是现在我们还达不到任运、无勤,这个时候艰辛是肯定有的。而且这个艰辛也是有必要的,在这样艰辛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不顾自己的艰辛,其实这也是对自己惰性的一种挑战,对自己自私自利心的一种挑战,所以要不顾自己的艰辛。如果有艰辛,当然肯定是有的,毫无疑问委屈啊,艰辛啊,还有各式各样身体的痛苦、心的痛苦都会有。但是我们知道,既然我们选择做一个菩萨大人的话,这个时候可能就不能够和以前一样了,我们必须要做得更好。心量的潜能是无限的,局限我们认为做不到,只不过是我们自我封闭而已。

所以,其实我们也要知道,我们内心的潜力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佛智的程度,我们本具佛性。所以,它的抗击打能力到底有多强?它的潜力到底有多强?其实是深不可测,可以这样说的。所以,通过这样引导这样修法,逐步逐步的打开自己封闭的心,然后打开之后,你发现这里面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痛苦。其实真正开放之后,打开之后就觉得能够忍受,逐渐逐渐在这个当中,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就感觉非常的快乐。

然后只是想方设法的使子女、或者使众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一心一意的就是想众生平安快乐、舒服。

   同样,自己的身语意要竭尽全力用在使一切有情今生与来世安乐、善妙的各种方便上。

自己的身语意要竭尽全力的使一切众生、一切有情今生快乐,来世快乐。那么今生快乐就是愿诸众生永具安乐,来世快乐就是愿一切众生永具安乐因。因为永具安乐因,今生当中众生具有安乐因了,那么这个安乐的因或者善业(善业就是安乐因),让众生修善业,那么这个善业成熟后世他快乐。或者说我们在今生当中我也要想方设法让众生快乐,在我的来世我还要继续做这个事情,生生世世都要做这个事情。

大乘道就是从你进入大乘道开始,就意味着你要永远做这个事情,只不过在进入这个道之后,有些人已经成家立业了,有些人提前上道的人,他已经成家立业了他的事业很大。而我们现在可能在这个道上面刚开始进学堂学习,我们在学习方法。但有些人已经毕业了,在学校毕业完之后他已经走上社会开始工作,开始用这个工作去饶益众生在回报社会。

那我们现在可能准备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还是在学习阶段,所以我们现在在学习怎么样利益众生的方法,学完这个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技能然后去利他,就好像我们现在在上一个技工学校一样。像这样我们就要学习利他的技能,它的理念、它的技能要去培训,培训到一定时间合格了,毕业了,好了你可以去利他了。

现在我们主要的方向还是在学习技能方面,至于能力和真实的去利他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在学的过程当中也要不断的坚强、坚固这样心,我学这个就是为了利他的,我所学的、所修的一切都是以后毕业之后更好的去利益众生,更好的去回报众生的恩德。所以像这样的心我们要在每天修行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修法之前都要发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要发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我要发菩提心。

所以这样提醒我,提醒我的话,就永远我不要忘记了我现在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以后利他的。所以如果你忘记提醒自己了,你的事情还是在做,但是你忘记这个目标之后,有可能就被其他的思想占据了,被其他思想占据之后,你现在所做的这种善行那就不一定朝着正确的目标去发展了,他就会在一小段时间当中走向歧途。

这个方面就是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的原因就是这样的,所以每做一个善法之前,都要用菩提心来提醒自己,提醒自己的方向不要错。因为这里面很多的岔道,就像我们开车上路的时候,要达到目的地,里面很多岔道,有些有路标有些没有路标。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就要提醒,要保持正知正念,路是这样那样的。所以如果一旦走岔之后,虽然你还可以拐回来,但是这个油也废了,时间也耗掉了,有些时候可能是走岔了之后,心情还不太舒服。所以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也会走错,但走错之后我们发现的越早越好。所以这个是要不断的提醒我,所以我们在闻思修行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要发菩提心要发菩提心,原因就是这样的。

    每一位众生都希望自己快乐幸福,唯一追求的就是自我幸福快乐,谁也不希望痛苦哀伤,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十不善,因此所求与所行已经背道而驰。

这个是我们要修慈无量心的必要性,就是每一个众生只要有心识的,只要具有心识的这个有情这个众生,都希望自己快乐幸福,都想离苦得乐,哪个众生不想自己快乐幸福呢?现在有些地方说哪怕是小小的蚂蚁,就是没有眼睛的蚂蚁,没有脚的蚯蚓它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为了自己的幸福都在忙碌。现在在外面在公路上面,还有办公室里面,工厂里面这些在忙碌的人,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幸福在打拼,都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幸福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所以说地狱的众生在挣扎,或者说饿鬼众生在不断的追求饮食,或者旁生、人道啊,其实只要是有情,他都是愿自己快乐的,这个是不变的。所以唯一追求的是自己的幸福快乐,谁也不希望痛苦,谁也不希望哀伤。但是这句话主要是讲众生自己的内心当中的希望。可是,“可是”这以下就是讲到他们不懂真实的方法,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

得到安乐的因有远因和近因,远因就是比较真实的、比较主要的因就是远因,近因是它的缘吧。比如说现在的有情都想追求快乐,他们为了得到快乐去挣钱。他们就知道如果有钱了,或者有什么什么了,他就可以得到快乐,所以他就拼命去赚钱,或者用尽一些方法去赚钱。这个能不能通过这些赚钱呢?也可以。但是这个是近因,它是一个辅助的因缘,主要的因还是相续当中的善业,就是以前他是否造过这个善业,这个善业是远因。

远因的意思就是说难以发现的,这个远因来自于你前世曾经造过得到安乐的善法,这个叫远因,远因的意思可能在前世。近因就是现在你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得到快乐的方法。但是很多众生因为他没有这个智慧,所以说看不到远因,也不知道有个远因的存在,他只看到了近因,他只知道去工作,怎么样就可以得到钱。

所以说有些人能够赚到钱,有些人赚不到钱,原因何在呢?就因为有些人在奋斗的时候,在做助缘的时候,有些时候有些人他有善业种子,再加上近因,这样一种缘的成熟,因缘和合的时候,他就可以赚到很多钱。有些人可能近因很多,非常勤奋,但是他就缺少这个远因,缺少这个根本因,所以他虽然很勤奋,但是也很难得到钱的原因就是这样。

所以很多人就不知道不了解这个,不了解这个的话,他们根本不知道安乐的因就是主要的因是奉行善法,奉行善法是自己得到安乐的主要的因素。但是他们就不知道,反而一度造十不善业,反而一直在造十不善业。

因此所求与所行已经背道而驰。所求的是快乐,所行的痛苦的因,因为十不善业就是造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个十不善业是得到痛苦的因,它是毁坏、摧毁我们安乐的因。而真正安乐的因是十善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十善道是得到安乐因,所以他的所求和他的所行已经背道而驰了。

然后我们看到这样情况之后,作为修行者的我们怎么办呢?

   心里这样默想:这些希求安乐反而唯受痛苦的所有众生,如果都能各随所愿各得其乐,那该有多好啊!屡次三番这样进行观修。

我们在了解这样情况之后,当然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作为要对众生发起慈无量心的修行者,我们自己要断除恶业,然后修行善法,我们首先把自己做好。在这个基础上,在调整自己的同时也要对众生发心,也要知道众生希求安乐,但是只是感受痛苦的所有的众生很可怜,所以如果他们能够各随所愿,得到快乐该多好。

所以这里面就体现了慈心了,慈心就是予乐,愿众生得到快乐的心,这个叫做慈心。所以说我们现在就可以修,在任何的时间,在任何的地点看到任何人都可以修慈心。所以我在我的座位上打坐,上座的时候也可以修慈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快乐,首先我们把所有众生的实际情况观想一下,大多数的众生其实都不懂,怎么样得到快乐的方法。所以现在他们得不到快乐很可怜,现在我就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快乐,他们想得到的快乐各随所愿,都能够得到快乐。

然后下座之后,走在街上,或者在自己的公司里面,看到很多很多同事啊,看到很多不认识的人都在忙碌奔波,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改变不了他们,我们没办法让他们都得到快乐,但是我的心要安住在慈心状态当中,愿他们都能够得到快乐,愿这个跑出租车的人都能够赚很多钱,愿卖菜的人都能够卖好价钱,愿所有的人都能够各随他的愿望得到这些快乐。

所以我们就要这样去想,这个方面可能我们这样想一想,有些人说你这样想一想就能改变吗?想一想不能改变,但是这个是改变的开始,首先改变我们,把我们改变好了之后,这个心修好了,然后我们自己会得到更大的能力。所以这个是我们改变他们的第一步,也许真实去改变他们可能还要等若干世之后,但是如果我们不开始的话,那么永远没办法利益他们。

所以现在我这样想一想,的确可能利益不了他们,但是这个是利益他们的开始,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发愿要利益他们了。所以我开始把自己的心修的很柔软,修的很慈悲。因为把这个心修慈悲之后,进一步的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生起过程当中修行善法,那么我的功德,我的修行就会越来越增上,最后我终将会觉悟。

如果我觉悟之后呢,在我修行过程当中所缘的每一个众生,我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今天缘这个众生愿他快乐,明天我缘那个众生愿他快乐,这个其实已经和我结了缘了,和他结了缘之后,那么我在觉悟之后,和我结过缘的所有的众生,那我都可以一个一个去帮助他们。

那个时候我就有能力了,觉悟之后有能力之后,我就可以真实去做利益他们的事情。当然也许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已经被别人利益了,那也不要紧,我也高兴。当然还有很多人可能没被别人利益,那怎么办?我就去利益他们。所以说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利益他们,只不过这个利益有些时候是给他们种下一个利益的种子,他已经种下了利益种子,那么如果有了种子,终将被利益。

他可能都不知道,知不知道我们不管,反正我就缘我看到的所有众生,愿他们得到安乐。所以像这样的话,我们就把自己的心通过这样不断的观修,修的非常的柔软,不管自己的父母啊,自己的儿女啊,还是自己不认识的人,还是自己的怨敌啊,还是说现在我们不喜欢的国家,不喜欢的民族,不管怎么样,反正我们都要这样去修,这个是作为一个大乘佛弟子应该修行的。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有简择,我们中国人我愿意利益,别的我就不一定了,这样的话就不行,这个不是修大乘的行者的一个真实应该有的素质。所以说你既然选择大乘道,那你的素质应该比一般的人高得多才行。像这样他都不是做一个贤善的人的标准,他是要做一个菩萨的标准,做菩萨的标准应该是非常高的,否则的话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菩萨的。如果我们选择做菩萨,那么就把我们自己的标准,自我的修行的标准必须要提高。

所以像这样他们如果能够各得其乐那该有多好啊,屡次三番的这样观修。所以这个其实我们刚刚讲了,这是不分时间地点的,只要你看到的任何人都可以这样修。而且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成本,没什么代价。如果说有的话,就是内心当中的一些思想可能还不愿意对有些人修,尤其是今天哪个人伤害了我了,他伤害我了我还愿他安乐吗?其实来讲应该是愿他安乐,不管他伤害你还是帮助你。

有些时候别人帮助了我,我就愿意说:愿你也快乐愿你也好,那个时候就很真诚。但如果伤害我的人,那可能我也想:愿你快乐,但那个时候就会带一些勉强,或者不太愿意。但只不过法本当中要求我们这样去做,有的时候可能带一些这样思想去修愿众生快乐。但这个也好,肯定就要比你对他生嗔心,或者怎么样要好得多。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一旦习惯之后,一旦对一切众生修慈心习惯之后,它的力量逐渐逐渐也会反馈回来。所以我们给予众生快乐,其实是让自己的心修的非常的柔软,很慈悲。我们如果经常对众生都产生慈心的话,我们的心是快乐的,当时我们就得到快乐。

还有反作用力,它有一个反作用力,就是当我们愿众生快乐的时候,这个力量会返回来,反弹回来过来之后给自己,其实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慢慢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快乐。这个就是修慈心为什么要缘一切众生多修慈心。如果我缘众生嗔恨,愿他们得到一些不快乐啊,如果我们生恶心的话,当我们生恶心的当下,我们的心是不快乐的。

然后当我们缘众生生恶心,这个恶心力量反回来之后也会加重对我自己的损害。所以说最聪明的人最智慧的人,他肯定是要愿众生修慈心的,因为他知道这个力量反回来之后是自己去感受。所以好的东西你投射出去,反回来东西也是好的,那么利益的还是自己;然后恶心恶行你放射出去,它反弹回来之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所以有些时候众生对这个因果规律他就不了解不知道,所以就做了很多背道而驰的事情。那么现在作为修行者的我们,既然已经有了因缘进入到佛陀开示的大乘道当中,佛陀开示的佛法当中,我们学习完之后我们就要用,要真正的通过这样方式去调整自己的心,去真实的去愿一切众生得到快乐。这个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容易,可能我们刚开始修的时候会非常的纠结,但是我们还是要修下去,修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上座修,一方面下座之后要多看这方面的教言,然后坚固自己的心。或者在下座之后,通过看教言再去深入理解这个修法的原理,再去深入理解修法的很多的要点。这时候再上座修,然后再下座去看;再上座修,然后下座之后在遇到人的时候也是这样去修。刚开始会比较勉强,但是在修到后面的时候就会逐渐逐渐越来越顺畅。

就像《开启修心门扉》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就是我们修行就好像喝茶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不喜欢喝茶,但是你如果经常喝,喜欢上之后,再让你不喝茶你可能做不到了,自然而然就想去泡茶喝,这个一样的。所以当我们修慈心、修菩提心啊,修这些修法,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不喜欢,或者是不相应,但是如果我们坚持的话,总有一天就会相应,相应之后让你停也不会停。

别人说你不要修不要修,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的,不会停,你因为知道真正的修行上道之后,那个时候就比较顺畅了。所以说这个修法是要坚持的,不是说你修两天、三天就有感应了,也不一定。所以贵在坚持,有些时候可能你坚持了好几年,但觉得修不成就放弃了。但是再坚持一段时间其实就可以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我们有的时候不坚持就不行。

所以这个法要不断的坚持去修,它才可以和心相应。这个就是屡次三番这样观修。

   最后观想:不单单我自己渴望安乐,一切众生也同样唯求安乐,这一点与自己没有差别,一直修到真正生起了这样的定解为止。

还要观想的。因为这个方面的修行,这一段的修行,就是说以自己为例来观想一切众生,将心比心的一种修行方式。因为我们自己很清楚,我是非常渴望得到快乐的,而且没有得到的快乐我想去追求,得到的快乐我可能是不愿意放的,我自己想永远拥有这种快乐。

那么我自己是这样的,那么一切众生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的,不会是说我喜欢快乐,那么张三他就非常渴望痛苦,一点都不希望快乐,根本没有这样的人。所以哪一个人他不愿意,哪个众生他不愿意自己快乐呢?都想方设法的要避免痛苦,想方设法的要得到快乐。所以说我是如此的,所有具有心识的众生都是如此的,这个是平等的,这个方面是平等的。

既然我自己渴望安乐,一切众生也同样渴望安乐,这一点和我没有差别,所以说一直这样修。但是我现在知道了方法,而众生不知道这个方法,那怎么办呢?那么我就可以帮助他们来做,我就开始观想,愿他们得到快乐,不单单是愿,而且以后我也要一定真实的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

所以说一直这样观修,一直修到生起这样的定解为止。这个就是要通过你自己的感受,去了知或者认同众生的感受,其实这个方面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把它刻意的去强化,只有把这种感觉把这样观念强化非常强烈之后,我们才愿意进一步地真实去利益众生,才能够进一步生起来每个众生都和我一样,非常渴望快乐。但是他们不知道方法,所以说就走错路了,这个时候就对他们产生一个非常强烈的帮助他们得到快乐的心。所以说如果他们想要渴望得到快乐,如果我有能力的时候,我就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要助人为乐,帮助众生,帮助人,帮助其他的有情。

然后如果他们想要得到快乐,而不知道方法的时候,或者他们正在做错误的方法的时候,如果我有能力我去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众生如果他想得到快乐,那么如果我们有能力的话,我们就告诉他得到快乐的方式,那就是说修善法,放生或者供灯,或者帮助有情,或者发菩提心啊,这个才是得到快乐的正确方法。但如果我们有能力,对方也愿意听的话,我们就可以这样去做。如果我能力不够,那么我就发心愿他能够进一步的早日找到快乐的因,早日能够知道能够接受修行这个快乐的因。

这方面就从我们的心上面去调整,一直要生起这样定解为止,这样一种心态要非常非常确信。所以说当我们生起来这个心态之后,我们看到任何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他也是寻求快乐的,这个人他也是寻求快乐的,所有的人都是想要得到快乐的。所以说我们就要把这个心念修的非常的强烈,只有在这个强烈的心念的基础上,然后其他的修法或者说我们正确的心态,正确的行为才可以在我们的相续当中慢慢慢慢就生起来。

   正如经中所说:“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

佛经当中讲,慈的身、语、意,身语意都要安住在慈的状态当中。身业就是身体的业我们要做慈爱众生的业;语言也要说慈爱众生的语言;心也要安住在饶益众生利益众生的心态当中。

   口中所说的话、手中所做的事都绝不能损于其他众生,自始至终都要真诚慈爱。

所以口中所说的话,就是我们自己在口中所说的话,不要伤害众生。因为有的时候每个众生他的习惯不一样,有些就非常喜欢伤害众生,说出来的话,说的都是伤害众生的语言。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从我们开始修慈心开始,就要注意口中不要说伤害众生的话,手中或者身体所做的事情行为也不能够伤害其他众生。因为如果我们伤害众生其实就是损害了他们的安乐,是因为我而损害众生的快乐这是不行的。至始至终都要真诚的慈爱他们,真诚的慈爱他们就是我的心要慈爱,我的身体的事情和语言的话也要体现出慈爱的状态。

   依照《入行论》中说:“眼见众生时,诚慈而视之。”

《入菩萨行论》中讲,看到众生的时候,要通过很慈悲的眼光去看众生。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引用了一些经典当中所说的,如果经常用慈悲的眼睛去看众生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威力,很妙的一种力量,就可以获得大威妙力。像这样我们都愿意得到大威德力和善妙的力量,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的力量很弱。如果经常性地用慈爱的眼光去看众生,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得到,前面讲了一种反作用力,我们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别人这是一个善业。因为我们用慈爱的眼光去看别人,这时候是我的心安住在慈的状态当中,然后用眼睛去表示;我的身体做慈爱的行为,也是我的心安住在慈爱,我的身体做表示。如果我们的心处于慈爱的话,自己也会获得种种的利益和功德。

甚至目视其他众生也应当和颜悦色,绝不能怒目而视。

我们看其他众生的时候,顺着《入行论》的话。为什么我们要“眼见众生时,诚慈而视之”?因为我们有眼睛,眼睛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比如我们可以用眼睛去多看经书佛像,从而种下很多很多和解脱有关的种子习气。也可以用眼睛看很多不清净、血腥暴力的东西,或者有些时候,我们用眼睛去恨别人瞪别人,也可以用用慈爱的眼睛去看众生,既可以用眼睛来造善业,也可以用眼睛来造恶业,到底是造善造恶要看自己对这个问题了知的程度,以前我们不知道也是白白浪费了很多的机会,现在既然知道了我们就不能再浪费了,而且要把以前的没有做到补起来。虽然我们不知道今生还能活多久,但是在剩下的时间当中,也应该尽量的用慈爱的眼睛去看一切众生。

要去刻意训练,如果我们以前习惯瞪别人才舒服的话,那么现在我们也要逐渐的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尽量运用慈悲的眼睛。当然在听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发愿以后一定要这样,但是出去之后,遇到事情的时候,遇到人的时候,因为外面的很多东西对我们也是有影响,讲法时的法义,上师们或者法师们讲的话,这种环境对我们有影响,我们的心就容易向善,我们就可以发很多的善愿,出去之后,别人言语、环境也可以对我们有影响,那时候我们心里有了波动之后,可能就忘掉了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发的愿望,然后随着我们的习气。又开始返回到世俗的状态当中,所以我们就要不断的学,尽量多地去串习善法,慢慢逐渐的去对抗,对抗什么呢?对抗我们在没有学习佛法的其他时间当中遇到的人和事对自己的影响,这个时候逐渐就可以融入到修行当中。我们要试着在剩余的时间当中,尽量地安住在慈的身语意当中,这个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样不断训练的话,就可以通过法义把我们训练成一个非常慈爱的人,慈爱的人不是软弱,慈爱的人才是最坚强的。

为什么最坚强呢?因为他在和自己的习气着对抗,根本就不跟随不好的习气,让自己堕入恶趣,或者让自己不快乐,所以战胜自己的烦恼人是最勇敢的。这是《入行论》当中讲的,如果你把其他的人杀死了,人反正都会死,就好像杀尸体一样,这不是一个勇敢的行为,真正的生慈心生悲心,调伏自心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像这样绝不能,甚至于看到众生的时候也应该和颜悦色,绝不能怒目而视。如果要发现我们要怒目而视的时候,马上要认识到这个不对,忏悔之后马上调整自己的心,但是这个也是很困难。有的时候心态总是调整不过来,虽然觉得法本是这样讲的,但是我现在的确要有一个表示,内心当中还是愤愤不平,所以眼睛不可能慈爱。愤怒本尊的外表很愤怒,他的心是慈爱的,这个也许我们现在做不到,但是我们现在内心当中经常要训练自己的心慈爱,然后处在这样一种慈的身业和语业当中。我们要去训练,虽然比较困难,但是意义非常重大。所以再困难我们也是需要去做的。

   从前,一位专横跋扈的官员一贯邪着眼睛看别人,结果后世转生为一户俗家灶下吃剩饭的饿鬼。

这是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专横跋扈的官员,一般来讲有了一定的权力,上位的时候,有一定权力的官员,他的心态就会有变化,行为也会跟着而变化。以前没有当官的时候他很谦卑,一旦上了高位之后,旁边的人很多都是在奉承,他就很顺利,心态变化之后,他的行为、说话的语气会变,身体语言也会变。有一个官员很傲慢,经常斜着眼睛看别人。因为经常斜着眼睛看别人的缘故,结果后世转为了一个很卑微低下的饿鬼。就是在一户人家的灶下吃剩饭,饿鬼一方面是经常饿,一方面只能吃一些剩饭。如果是高高在上看不起别人,最后通过这样一种作用力,他就变得很低下;如果自己经常用慈爱的眼光去看别人,可以得到一种威势、高贵的果位。

   经中也讲述了反目视圣者而堕入地狱等的过失。

经典当中也讲,如果我们“反目”,就是有些时候通过嗔恨、不悦意的眼睛看到圣者。因为圣者的对境是很严厉的,反目视就是你内心当中对于这位圣者可能有不好的心态,再加上你的眼睛也是这样的不悦意,或者嗔恨的眼光,看到这个圣者的话,也会有很大的罪业。最严重的会堕地狱,中等的也会堕到饿鬼、旁生等等当中去,这方面是一种因缘的规律。

到底谁是圣者,谁不是圣者?我们也不知道,分不清楚到底谁是圣者谁不是圣者。最保险的就是说不要对任何人反目而视,这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知道这是圣者,注意啊,他头上有一圈光,一定不要去反目视他,要用柔和的眼睛去看他。关键是圣者在我们周围出现的时候,不会这样显现。没有这样显现怎么办呢?我们也分不清楚,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慈爱的眼光去看一切人,这个时候了不会让自己造罪业,能够避免一切的过失。如果我们用慈爱的眼光看一些人的话,本身的利益功德也非常的大,对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殊胜方法。有福报的人就会愿意去做,没有福的人会觉得怎么可能呢?或者说福报不够的人很难做到。可能在学的时候知道,学完之后就忘掉了。

我们说前行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都是窍诀,有些正在学的时候印象深,但是学完之后,前面这些好东西就忘了。为什么要反复的学呢?原因就是这样的,把这些牢牢都记在心中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去做。虽然每字每句记在心中很困难,但是它的要义一定要记住,比如说我们要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怎么样观清净心保护自己等比较重要的这些千万不要忘记,因为这就是让自己生起功德,让自己避免一切过失最好的方法。

身体的一切威仪要温文尔雅,给人一种舒心悦意之感,彻底杜绝危害他众,全心全意利济有情;

我们身体的威仪,也需要温文尔雅,给人一种舒心悦意之感,有些高僧大德示现得很调柔,看到这些高僧大德的时候就会给人舒心悦意的感觉。有的大德为了调伏众生也不一定。作为修行者来讲,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所谓示现的高度,所以对我们来讲最好的就是温文尔雅,最好身体也是慈爱一切众生的身体,伤害众生粗暴的行为我们尽量要遮止。

所以,第一不要伤害众生;第二要全心全意的去利益众生。

    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也不能带有藐视、侮辱、讥讽他人的意味,一定要说实实在在、悦耳可人的话语;

我们口中也不能够经常说一些蔑视他人的语言或者污辱讥讽,有些是当面骂人,有些是话中带刺儿的讥讽别人,有些人对此很享受,其实我们在享受讥讽别人快意的时候,其实已经深深的伤害了自己,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还很高兴,觉得自己很不错,这就是非常愚蠢非常可悲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佛陀不讲,我们不学习,也没有办法了解。如果我们有这个喜好、这种毛病,就要通过学习完之后,真正震动自己的相续。以前这样是很不好的,我就有这样的习惯,经常说话时候带一种蔑视,或者虽然我不经常带有蔑视,但是碰到比自己低下的人就容易自然而然的带出一些蔑视,比如看到一些环卫工人、乞丐,或者擦皮鞋的,自然而然自己的心态就高起来,然后说话的时候,也开始蔑视、侮辱、讥讽,这些都来了。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有了一个针锋相对的人,很容易说话的时候带着一些讥讽的语言、污辱的语言,这方面都是不对的。以前我们有这些问题都要改,修行就是改正自己的过失。一方面如果我们做得很标准就不用修行了,佛不用学法也不用修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学完之后不改,学了也没有啥用处,只是种下了一个种子而已。

对我们来讲可以改,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改的必要性和改的方法,这就是佛菩萨的慈悲。改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就像一个吸烟二十年的人要戒烟,吸毒的人要戒毒,毫无疑问会有一定的痛苦,这也是绝对有必要的。如果不改的话,以后对自己的伤害会越来越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安乐流失了。如果改的话,虽然有一个短痛,但是持续地改,以后会带来长时间的愉悦,或者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步入到了修行的正轨当中,这有很大的必要性。所以,以后我们说话的时候,这个地方讲要实在在的说话,要说悦耳可人的话语,要说别人悦意的话语,这样是非常好的。(待续见下文)

堪布更多文章: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音频 1-115课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全部收藏版)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上师瑜伽速赐加持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上师瑜伽速赐加持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七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二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六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六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七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3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三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二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四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4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四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5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五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6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六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三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四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五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七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八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7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七十九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一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二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三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三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四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4):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四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五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5):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五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6):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六课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7):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七课智诚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八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8):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八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九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89):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八十九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0):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一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1):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一课(2)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二课(1)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92):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第九十二课(2)

备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听闻辅导音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