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化学部新增9位院士,其中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年仅49岁 | 来看他们的科研人生

2017-11-29 化学加

综合 | 网络            编辑 | 化学加

导读

11月28号,中科院官网发布了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2017年中国科学院共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此次共有9名新当选的院士,其中年龄最小的是南开大学的陈军院士,仅49岁;年龄最大的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杨万泰院士,60岁。

跳转阅读→【重磅】1977年恢复高考后各大学本科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名单及汇总排名,校长必看!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正式公布,61名新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



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化学部(9人)


01

杨万泰 院士

杨万泰,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85年3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9月回国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光聚合及可控性表面接枝聚合研究。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2005-2016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2013至今担任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材料合成、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光聚合及可控性表面接枝聚合、聚合物表面改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开发、梯度引发自由基聚合、光引发乳液聚合。

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00余篇,IF大于7的36篇,大于3的160余篇,他引近5千次;申请发明专利76项(已授权36项),美国专利1项,多项成果已进入产业化。先后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负责人的“高性能烯烃基高分子材料的先进制备及功能化”团队于2012年获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并于2015年获滚动支持。现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特种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学部委员以及《Biomacromolecules》、《高分子学报》、《中国化学快报》 37 41109 37 15288 0 0 3132 0 0:00:13 0:00:04 0:00:09 3132、《膜科学与技术》等杂志编委。

人贵高志,学贵有恒。希望同学们勇于挑战,自强不息,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 --- 杨万泰

02


张东辉 院士


张东辉,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4年在纽约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1994 -1997年先后在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2005年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2000年获终身教职,2006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东辉长期致力于量子动力学理论与计算新方法的发展和分子体系高精度势能面的构造,并与实验紧密合作,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破性的科学贡献。张东辉的量子动力学研究不仅解释实验,而且在一定程度实现了预测和检验实验。通过与实验的密切结合,提高了人们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推动了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发展,也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张东辉已发表研究论文211篇,其中SCI收录205篇,EI收录109篇;总引用6426次。以唯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了8篇Science、5篇PNAS、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文章, 受邀为《美国物理化学年度评论》写综述文章。张东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千人层次,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大连市优秀专家;曾获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新加坡国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奖项奖励,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


03


陈军 院士

陈军,无机化学家,自2002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军于1967年9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他于1985-1992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并于1992年留校工作;1996-1999年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材料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2002年在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任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研究员。

陈军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的研究。在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化学,固体电极制备以及新型电池电极材料开发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提出了“室温-氧化还原-转晶”新合成方法,室温合成出稳定的导电纳米尖晶石,替代了贵金属铂电极,应用于可充电金属锂、锌空气电池。提出电极微纳化可改善多电子电极反应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设想,经大量实验制备了可充锂、钠、镁电池的微纳多级结构电极,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为降低电池电极材料成本及解决电池燃烧爆炸提供了新思路。多孔尖晶石与层状电极材料的研发获得应用。

截至目前,陈军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90篇,其中《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子刊5篇,《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16篇,《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10篇、《先进材料》(Adv. Mater.)17篇,他引21000次,单篇最高他引1130次;分别在2009年为《美国化学研究评论》(Acc. Chem. Res.)和2017年为《化学评论》(Chem. Rev.)撰写综述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其中多孔尖晶石与层状电极材料的专利获得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陈军曾获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他主持的“几类无机材料的氢、锂、镁储存与电池性能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清洁能源材料与高能化学电源”和“微纳结构与电化学能源器件”分别获得2006年度和2016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军于2002年获评“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3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电化学贡献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014年入选中组部“万人领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1年和2017年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纳米重点研发计划。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前很多研究没有条件进行,现在有了条件。国家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更需要一批人真正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参与国际的竞争。新能源在国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每想到此,我就感到责任特别重大。”。 --- 陈军


04


岳建民 院士



岳建民,现任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天然药物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化合物库副主任。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并于1987和1990年在该校有机化学专业相继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英国Bristol大学化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199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96至今上海药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先导结构的发现与研究。内容包括新颖结构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发现、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新药研究与开发。完成和负责完成数十种药用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获得 1200 余个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超过 500 个,一些新化合物基本骨架十分新颖。发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合成。 这些研究为解决一些名贵中草药的重大化学和生物活性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已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2010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主要从事基于药用植物新颖结构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和功能研究、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以及新药研究与开发。 


05


赵宇亮 院士

赵宇亮,1963年2月出生,籍贯四川南充,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7月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从事核燃料化学的研究。1989年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修,1993年考入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先端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研究工作。

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2001年7月起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4月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助理。2011年5月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回国之前,一直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发现了“原子核的变形度的不变性”规律,提出了原子核裂变释放能量的新公式,成功地解释了美国科学家在80年代中期在重核中发现的“Bimodal Fission”现象,用实验证明了低能原子核裂变时存在两条不同途径,揭示了裂变碎片核的质量分布和裂变核的变形度之间的相关性等。

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分析和放射化学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纳米材料生物(健康)效应这个研究方向和学术思想,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反向应用纳米材料毒理学性质的新思路,发现了肿瘤低毒化疗的纳米材料体系,提出并设计了肿瘤低毒性治疗研究计划,并在开展系统的研究。已发表国际SCI论文167篇,以及中文刊物论文近50篇。并率先将这个新领域的知识体系化,编著了该领域的世界上第一部专著《Nanotoxicology》,2007年在美国出版,主编出版了9部《纳米生物效应》系列丛书,推动了这个新的分支学科在国内外的形成和发展。应邀国际国内邀请学术报告117次。目前担任美国、欧洲7本SCI杂志的副主编及编委。曾担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欧盟、芬兰,OECD等在纳米安全方面的专家顾问。

“团队中的个体只有不计较个人利益,团队才能尽心协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略个人的贡献。关键在考评和奖励体制。日本在给发现113号元素的团队颁奖时,参加实验的数十名研究人员都一样受奖。而各个单位也不计较自己单位排在第几位,都一样作出了贡献。日本人对于团队精神的认识很有智慧。比如,就像一枚火箭,很小的螺丝钉和很大的发动机的贡献,哪个大?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缺了螺丝钉,跟缺了发动机的结果可能完全一样,火箭无法正常飞行。要想取得最终的伟大成就,离了谁的贡献可能都不行。这种维护团队的精神和智慧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很重要。”---赵宇亮


06


郭子建 院士


郭子建,1961年10月出生于河北河间市,河北沧州人,曾在国外学习、工作十年,1999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等;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973等项目的资助,现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目前或曾任Chem. Soc. Rev., Dalton Trans., J. Biol. Inorg. Chem., J. Inorg. Biochem., Metal-Based Drugs, Chin. J. Chem., 《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科学:化学》,《科学通报》,《无机化学学报》等刊物的编委或副主编。

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生物学,从事金属及其配合物的化学生物学研究,设计构筑了系列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建立和发展了相关的体内外荧光成像方法,观察到离子的迁移和富集现象;探索了金属抗肿瘤药物反应性能及活性差异,构建了新型铂类药物靶向传输体系;发展了系列基于铜配合物的人工核酸酶,研究了它们的构效关系及金属中心间的协同效应、DNA断裂能力及抗肿瘤活性间的关联等,曾获意大利化学会Sacconi奖章、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07


彭孝军 院士


彭孝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现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开展染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发表SCI论文27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多项。发明了耐候性新染料,优于国外指标,用于珠海纳思达公司通用喷墨打印墨盒,全球占有率约20%,被国际权威机构测评为“性能第一”,以第一完成人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明了近红外菁染料平台化合物,被国内外广为应用于生物荧光探针,如深圳迈瑞公司五分类血细胞大型临床分析系统,近30%出口,发展了染料激发态调控理论,指导染料功能分子设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为推动我国染料工业从传统纺织印染向信息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拓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并入选首届辽宁省攀登学者、2010年获辽宁省领军人才称号、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作为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团队获2014年国家 “优秀创新群体”,参与起草染料国家标准20项、ISO国际染料标准5项,使实验室成为我国化工领域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内外知名精细化工创新研究基地。 2015、2016、2017年连续入选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

“现在业界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科技成果转换率低。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技术不成熟。想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政府要在建设地方性专业技术研究平台上精准发力。”---彭孝军

08


谢在库 院士

谢在库,196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85年起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从事催化研究,曾任课题负责人、主任、院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石化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科技部主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IUPAC化学与工业委员会委员等。2000年10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2002年12月任院长。2009年9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科技开发部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石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上海市优秀科技人才,上海市职工信赖的优秀经营管理者。2003年立项和2009年新一轮立项国家973计划项目“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谢在库为我国烯烃芳烃高效合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7件、国际专利39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1项(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产业创新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经过3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石化炼油化工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们的炼化技术、装备和工程施工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加快走出去,用我们先进的炼化制造技术促进这些国家的发展。”---谢在库


09


谢作伟 院士


谢作伟于杭州大学取得理学士学位,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以及取得由柏林工业大学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其后,他受聘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并前赴南加州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谢教授于1995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由2006年起为化学讲座教授,并于2013年起至今担任卓敏化学讲座教授。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属碳硼烷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结构研究,碳硼烷阴离子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小分子的活化及其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余270 篇。谢教授更积极鼓励研究,教研卓越,多年来培育众多科学人才,享誉学术界。他的研究成果丰硕,曾获颁授多项荣誉,包括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者研究成就奖、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香港中文大学杰出研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此次增选后,目前中科院化学部共有128名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67位新院士 & 比尔•盖茨等18位外籍院士

2017年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新当选院士简介一览


查化学品百科,就用化学加网化学品百科数据库,专业,还免费

☟ 拓展阅读 ☟

【重磅】1977年恢复高考后各大学本科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名单及汇总排名,必看!

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附化学化工榜单

2块钱的维生素C和98块钱的维C有什么区别?

不想读化学研究生了,怎么办?

涨姿势 | 如何把实验服/白大褂穿地比较好看?

那些年,我们背过的化学顺口溜

一分钟告诉你,药是怎么从研发到上市的

色弱凭什么不能报考化学专业?

大圣,你怎么在Cell封面上?

研究生看完这篇文章,你才有资格谈人生与理想


更多精彩,后台回复相应代码查看

回复 c001:漫画化学    回复 d001:化学趣史

回复 f001:视频动画    回复 g001:趣味实验
回复 a002:餐桌化学    回复 i001:缤纷化学
回复 j002:化学趣闻   回复 m002:创意化学
回复 k001:趣味化学   回复 L004:涨—知识

回复 w009化学前沿   回复 z001科研名人

回复 q003科学解释   回复 u001:化学心得


联系投稿  有偿征稿  广告合作

投稿 gongjian@huaxuejia.cn

加入化学化工医药日化相关群组 

包括:中国药物化学产业创始人总经理群

 中国药物化学产业精英QQ群 177675326

欢迎添加主编微信 :1867688105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