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8 女神节,致敬中国化学化工界这14位女神科学家

化学加 2021-06-12

综合 | 中科院/工程院            编辑 | 化学加

导读


两院院士,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至高荣誉,化学领域的女科学家获得这一荣誉的更是为数不多。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目前共有127位院士,其中只有8位女院士;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目前共有110位院士,其中只有6位女院士。今天是3.8妇女节,特此来致敬这14位我们化学化工界的女神科学家们,同时也祝广大女性节日快乐!

跳转阅读→天才!96年的博士生连发两篇Nature,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127人)8位女院士

1

黄春辉

无机化学家。1933年5月4日生于河北邢台,籍贯江西吉安。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前者内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著有《稀土配位化学》、《光电功能超薄膜》和《有机电致发材料与器件导论》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2

任詠华

无机化学家 1963年2月10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鹤山。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系主任。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系统地设计和合成了新的无机发光分子材料和化学传感器配合物利用各种桥连配体,设计及合成了多种多核金属簇体系的发光材料利用炔基在结构上呈刚性及线性排列的优点,设计了新型有机金属铼、铂、铜和银的发光刚性棒材料并以弱金-金成键相互作用作为开关的新概念,设计出可用作分子磷光信号传感器及光电开关的双核金冠硫配合物。这些工作成绩受到国际同行关注,被邀在Chem.Comm.,Angew.Chem.(国际版),Acc.Chem.Res.,Chem.Soc.Rev.等杂志撰写重点文章或综述文章。此外,她还担任美国化学会Organometallics及Inorg.Chem.,英国皇家化学会J.Chem.Soc.DaltonTrans.,New Journal of Chem.,Coord.Chem.Rev.,Inorg.Chim.Acta等国际杂志编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英国皇家化学会百周年讲座奖等。


3

沈之荃

高分子化学家。1931年5月27日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浙江大学教授。曾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等职。199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20世纪60年代首先研制三元镍系顺丁橡胶,并为成功地建立我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作出突出贡献。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学科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60-70年代开展并组织领导了稀土络合催化双烯烃聚合及产物橡胶的研究。80-90年代将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究推进发展,又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


4

谢毅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7年7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籍贯安徽安庆。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建立了溶剂热制备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提出了多种二元特征结构协同策略,实现了系列复杂结构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构筑;提出了利用无机固体中丰富的相变行为及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等新思路来实现电、声输运的同步调制,获得了高效热电材料;发展了无机类石墨烯化学,解决了其超薄结构无法给出精确原子位置的难题;揭示了系列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的精细结构、电子结构与热电、光电基本性能之间的调控规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5

杨秀荣

 

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4月17日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91年在瑞典隆德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电分析化学、生物分子识别及微流控分析方面的研究,发展了新型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分析方法及电分析仪器。利用活细菌的粘附性和成膜生长等特性,发展了制备具有分子和细胞识别功能的微纳结构材料的新方法;开展了双偏振干涉(DPI)方法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对生物分子DNA-小分子相互作用构型变化的实时在线检测;利用双水相体系进行蛋白质组的预分离研究;发展了不需要生物酶的新型电化学电容传感器;研制出实时、在线的分子识别电化学电容分析仪;合作研制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以及远程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6

于吉红

无机化学领域专家。吉林大学教授。1967年1月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籍贯山东肥城。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和1995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在分子筛多孔晶体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中作出重要创新性贡献:创建了限定禁区设计分子筛结构的新方法,解决了特定孔道结构设计的难题,预测了分子筛的可能结构,发现并提出了判断分子筛结构可行性的局域原子间距规则;提出了基于模板诱导、杂原子取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合成特定孔道结构多孔晶体材料的若干新途径,合成出JU(吉林大学)系列50余种在不对称催化和大分子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手性孔道和超大孔道等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其中多种新型分子筛被国际分子筛协会收录、命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 


7

张俐娜

高分子物理化学家。武汉大学教授。1940年8月生于福建省光泽县,籍贯江西萍乡。196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获日本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赴日本大阪大学任客座研究员。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与高分子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突破了高分子加热溶解的传统方法,利用NaOH/尿素水溶液低温成功溶解了纤维素和甲壳素,开创了高分子低温溶解的技术及新机理;在此基础上,创建出一系列基于纤维素和甲壳素新材料,并阐明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由此开辟了构筑天然高分子材料新途径;在高分子物理研究方面,建立和健全复杂多糖在稀溶液中分子尺寸和链构象计算公式和模型,进一步完善了聚多糖类大分子稀溶液理论;系统工作为可再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打下了基础。曾获美国化学会纤维素与再生材料领域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奖等奖励。


8

赵玉芬

有机化学家。1948年12月11日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河南淇县。197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生命有机化学、有机磷化学、生命起源、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现了磷酰氨基酸能同时生成核酸及蛋白,又能生成LB-膜及脂质体。提出了磷酰氨基酸是生命进化的最小系统。发现了丝组二肽可以切割RNA及DNA切割机理与生物化学中水解磷酸二酯键一致。发明了合成抗癌药三尖杉酯碱母核的新方法。主要成果有(1)有机磷试剂在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应用(2)N-磷酰化氨基酸的新性质(3)磷酰化氨基酸与小肽(4)氨基酸与小肽的FAB-MS研究。代表作有《元素有机化学》、《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磷与生命化学》。


工程院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10人) 6人

1

黄小卫

黄小卫(1962.01.29-),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湖南省临澧县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系,2008年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稀土冶金与材料研究、工程化开发与应用。在稀土资源高效清洁提取、绿色分离提纯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在40多家稀土企业应用。主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160余篇。2014年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

王静康

王静康,1938年4月9号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业结晶科学与技术专家。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国家结晶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我国化学工程与制药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天津市科协荣誉主席、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主编、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会士(Fellow)等职。曾任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工程分委会主任,天津市科协主席、市侨联副主席等职。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工业结晶科学与技术创新研发及其成果产业转化。创立我国第一个工业结晶及医药结晶技术研发基地。连续主持并完成国家“七五”至“十二五”的重大科技攻关及支撑计划六个项目,所自主创新专利成果己应用于百余个企业,成果产业转化均一次成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中国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及中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等。主编国家“九五”及“十五”教育部统编教材《化工设计》等化工专著五部,所负责的《化工设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培养出硕、博士、博士后100余名,发表论文36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3

王迎军


王迎军(女)(1954.7.31- )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河北省唐县人。1978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81年和1997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校长、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工作。在骨、齿科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及眼科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提出骨再生修复材料类骨仿生构建创新理念,建立“生物应答”理论雏形。发明骨再生修复材料仿生构建系列技术,实现工程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SCI论文18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8项。


4

袁晴棠

袁晴棠(1938.5.12- ),石油化工专家。河南省南召县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教授级高工。1994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乙烯裂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国内第一套30万吨/年大型乙烯生产装置(燕山)的设计和建设;主持开发裂解炉、复杂塔的计算方法和流程模拟程序,完成了30万吨/年乙烯装置复用设计;主持开发成功CBL型新型裂解炉技术,CBL-Ⅰ、Ⅱ、Ⅲ、Ⅳ型裂解炉分别在齐鲁、吉化、辽化、抚顺和燕山石化公司工业应用,使自主开发的单台裂解炉能力达到6万吨/年;主持与国外公司合作开发大型裂解炉技术(单台能力10万吨/年),已投产和正在建设的大型裂解炉达30台,为发展我国乙烯技术做出了贡献;主持完成了2020年我国石化工业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炼油化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中国石化企业技术咨询及重大石化投资项目的评估;组织制定并实施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组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为完成“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五”重大科技开发任务,转化、推广科技成果,推进石化工艺技术和设备、催化剂国产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5

陈丙珍


陈丙珍(女)(1936.5.5- )化工系统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学术期刊“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编委,“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副主编等职。曾担任第8届过程系统工程会议(2003)国际组委会主席。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0年代后期即致力于化工系统工程新学科的建设和工业应用,创建了教学科研基地。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化工系统工程,研究方向有: 石化企业能源和资源系统的优化综合,化工过程非线性分析, 化工过程本质安全设计,复杂过程系统多尺度建模与优化以及生物质燃料供应链优化等。代表性的成果有: 解决了大型石化装置在线优化的关键问题,实现了从离线优化到在线优化的技术跨越;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工业裂解炉模拟优化工程化软件;为复杂工程系统的故障诊断等发展了具有逻辑推理、定性决策和定量计算功能的化工智能系统;提出了考虑灵敏度要求的换热网络优化综合方法以及全厂能量系统集成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策略,在炼油厂节能改造中效益明显;提出了基于过程稳定性和可控性分析的全参数可行域的操作子区域的划分策略,使得所设计的过程在本质上具有维持稳定运行的系统特性,从源头上降低不稳定生产的概率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曾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部级奖 13 项。1985 年以来共发表论文 250 余篇。


6

邹竞

邹竞(1936.2.9- )感光材料专家。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现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感光材料和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上世纪60年代成功地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三种特种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从70年代起,先后主持开发了三代乐凯彩色胶卷,使国产彩卷从无到有,质量逼近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发展我国民族感光材料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研制开发出通用型医用感绿X射线胶片、医用氦氖激光影像胶片、医用红外激光影像胶片,以及银盐法透明导电膜和太阳能电池背膜等功能性薄膜材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获2009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拓展阅读

更多精彩,关注本号后,后台回复相应代码查看

回复 c001:漫画化学    回复 d001:化学趣史

回复 f001:视频动画    回复 g001:趣味实验
回复 a002:餐桌化学    回复 i001:缤纷化学
回复 j002:化学趣闻   回复 m002:创意化学
回复 k001:趣味化学   回复 L004:涨—知识


欢迎广大读者分享赐稿或者有偿投稿

编辑手机/微信/QQ :18676881059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化学化工行业交流群:413544856

药物化学中间体API群:177675326

日用化学精细化工群:45635658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