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度感动吉林候选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创建者之一徐如人院士

化学加 2021-06-12

(点击上方小程序卡片进入店铺)

导读

2018年度感动吉林8号候选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创建者之一,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徐如人。参与创建并见证了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他培养出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多位优秀科学家。2017年9月吉林大学70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将一生积蓄500万元捐给吉大成立教育基金。

跳转阅读→用化学加微信小程序,用户可免拨号步骤直接联系商家

每年冬天,我们都在为一份感动守候,我们都在为一群平凡人点赞,他们就是我们这片热土上带着温度的感人故事、感动人物。


从小事中品味大爱,在平凡中发现崇高,2018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选全面开启。

8号候选人:徐如人

徐如人院士


身份: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创建者之一,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年龄:86岁


推荐理由:

1952年,徐如人大学毕业来到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工作,自此扎根坚守在吉林这片热土上,至今已66年。徐如人参与创建并见证了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他培养出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多位优秀科学家。徐如人与爱人庞文琴在吉林大学任教60余载,2017年9月,吉林大学70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决定,把他与爱人庞文琴一生的积蓄共500万元全部拿出来捐赠给学校,设立徐如人、庞文琴教育基金。徐如人捐出的不仅仅是他们夫妻的积蓄,他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捐献”给了国家!


身边人评价:

徐先生不仅是我科研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他对科学无私奉献、执着热爱且淡泊名利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激励着我。

——徐如人的学生、中科院院士于吉红


虽然我父母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浮躁,这一点也融入到我们兄妹三人的血液里,踏踏实实地好好工作,做一辈子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并且现在我也是这么教育我儿子的,告诉他,你能给这个社会做点儿有用的事,这一辈子就没白活。

——徐如人的长子,国际著名计算生物学家、生物信息学专家徐鹰


人物语录:

做学问研究,就是两个大的方向,一是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二是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基础要是搞不好,那你拿什么创新?


1952年11月11日,一个衣衫单薄的年轻人走下了从上海开来长春的列车,寒冷的天气让他顾不上形象,将随身携带的棉被牢牢地裹在了身上,迎接他的是一辆拉货物用的平板马车,那年20岁的他,目的地是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


2018年11月11日,天气已经转冷,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内,学子们像往常一样,能看到一名精神矍铄的耄耋老者,缓步走进实验室,他的步伐虽慢但却踏实,今年86岁的他见证并参与了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更成为了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发展的创建者、奠基者。


他,就是徐如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创建者之一,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近日,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有幸在徐如人院士工作之余采访到了他,采访之前,记者查阅了他的相关资料——


国际著名的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科学体系,4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模范教师称号,2016年被授予“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首届“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50余篇,出版了16部学术专著。


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为我国分子筛多孔材料领域和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而徐如人与爱人庞文琴在吉林大学任教60余载,在校内早已成为一段佳话。


如果您和记者一样在此前对徐如人并不了解,那么这组数据和资料,最为直观地呈现了他的成就和贡献。下面,我们将带您从数字的角度“解读”徐如人院士。


“ 坚守吉大66年”


徐如人说,当时国家急需建设东北,而吉林省的工业、农业,在当时都是很发达的,所以为了国家的需要,所有人都保持了极高的热情和干劲。     


“化学家,就有一个好习惯,我吃过饭,一定要把自己的碗洗干净,从不让保姆洗,就像做实验一样,我一定要把那些烧杯、瓶瓶罐罐洗得干干净净,这是多少年养成的习惯。”


见记者有些拘谨,徐如人开玩笑说。这一句玩笑,让距离感顿时消弭于无形。


在几个小时的采访中,徐如人的谈吐既有科学家的严谨睿智,又有师长般的语重心长,甚至会给人一种慈父般的温暖。


徐如人1932年出生于浙江上虞,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化学系。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


“因为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上大学时我还参与了一些勤工俭学的项目,比如说代课、家庭教师之类的,因为分散了一些精力,说实话,我大学时的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


徐如人回忆道。


徐如人的大学同学沈静兰回忆说:


“解放后要建设东北,国家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当时徐老师是参与学生分配工作的,却把自己分配到了东北,这一点我很钦佩。”


对此,徐如人有另一番说法:


“这里面有点误会,我哪有那么大的能力啊?当时我在负责高校毕业生的人事部门工作了5个月,来吉林省工作是服从组织分配。”


徐如人笑着解释说:


“虽然当时这里要远比上海条件艰苦,但我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国家建设需要,个人得失、条件是否艰苦,我并不会考虑。”


当年,东北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徐如人很多从南方来的同事,最后由于地域、气候、经济条件等原因都陆续离开了,但徐如人坚守了下来,这一守就是66年!


来到长春后,徐如人在老一辈化学家唐敖庆和关实之等人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了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的创建工作。


“在当时,放在全国范围来讲,我们的化学系是发展最晚的,北大、清华、交大、复旦这些大学在解放前就都建立了化学系。”


回忆起当年创建吉林大学化学系的一幕幕,徐如人感慨良多:


“当年不论是办公条件还是教学环境,和现在都不能比,当时化学系就是一栋灰色的小楼,我们和唐敖庆教授等老师挤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但他们都没有什么架子,遇到我们不懂的,他们都会尽心指点。”


相比硬件设施的简陋,当年的徐如人最担心的则是自己的业务能力。


“因为我上大学时刚刚解放,国家急需各类人才,我们那一届学生,只读了5个学期就毕业投身于国家各个工作岗位上,后来上海交大的校长把我当年的成绩单作为礼物送给我,上面只有5个学期的成绩,我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


徐如人谦逊地说:


“所以当时我的基础并不好,可以说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那时候真的是拼命地学习,不学不行啊,上课的时候真的讲不出来东西啊,因为我知道我自身的不足,我只有十倍百倍地努力,做这一件事情。”


徐如人很谦虚地说:


“我这点学问啊,都是‘压’出来的。”


采访中,徐如人自嘲道:


“开玩笑说,那时候我给老师分了五个等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第一等的是像唐敖庆老师那样,留美回来的博士;第二等就是去过苏联学习的老师;第三等是我国解放前大学的研究生,不过当时没有学位,因为国外不承认;第四等是读了四年大学的大学生;第五等就是像我这样学了不到三年的大学生。”


徐如人回忆说:


“那时我们提倡向苏联学习,我们来到这边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俄文,并且还要学习他们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等。”


即便条件艰苦,学习、教学任务繁重,但在唐敖庆等人的带领下,他和同事们还是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


徐如人说

作为科学家,不能只计较个人的苦难,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文革”期间,徐如人因为自己的母亲在台湾,也遭到了迫害,其家人也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当时有人说我是特务,还逼问我为什么不去台湾,留在大陆的‘任务’是什么。”


谈起那段时间的遭遇,徐如人只是简单地一句带过:


“我在1968年被关了起来,1969年12月份下乡,跟我爱人庞文琴老师一起回到学校时,已经是1972年的12月,当时我爱人可以上课,但我的教师身份还没有恢复,是校办工厂的工人,不过工人也有工人的好处,每个月的粮票水平高一些。”


1977年,徐如人正式得到平反,当时学校党委当着他的面烧掉了关于他的全部举报材料,让他安心回到教学岗位上。


虽然对自己的宠辱得失并不看重,但对于人生中损失的最宝贵的十年,徐如人还是很痛心:


“十年动乱的教训实在沉痛,作为科学家,不能只计较个人的苦难,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从1968年到1977年,作为科学家的徐如人失去了宝贵的年富力强的9年,但这并没有让他丧失信心,反而使他在后面的几十年更加努力。


“ 培养出3名院士”


“用钱留住的人才,未必会有大发展,因为他是看到钱才留下的,”徐如人说,“人才不仅仅是用留的,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事业就在这里,最关键的是给他们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发展,让他们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事业,你不用留,他们自己就留自己!”     


1978年,刚刚回到工作岗位不久的徐如人就接到了学校的一项艰巨任务,让他带研究生。


“实在是很惭愧,当时我自己连研究生是什么都不知道。”


徐如人说。


但徐如人深深地知道,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我看来,做学问研究,就是两个大的方向,一是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二是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徐如人说:


“基础要是搞不好,那你拿什么创新?”


最终,徐如人选择了分子筛这一国家多个领域急需的催化材料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头扎进了这个对石化、环保与精细化工等工业特别重要的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工作,这一干就是四十年。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为了解当时国际上在分子筛领域的前沿与基本动态和我国在分子筛领域的研究水平,徐如人一边实验研究一边查阅大量文献。一本第一次国际分子筛大会的论文集让他如获至宝,他花大力气将其全部翻译出来。1980年,徐如人代表中国去意大利参加了第五次国际分子筛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中国人的第一篇论文报告。


回国以后,徐如人就开始以微孔晶体的合成化学为研究方向,且大胆地以“微孔晶体的晶化机理”为突破口进行研究。他和团队经多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取得了若干重要且有前瞻规律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分子筛多孔材料领域和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名师与多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可以说,徐如人创建了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将我国的无机合成化学推向国际前列;他引领了分子筛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促进了分子筛领域的大发展;他推动了我国分子筛以及水热合成产业的发展,支撑了早期我国石油加工工业的兴起。


“徐先生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是他一直没有忘记初心,他当年选择来到长春从事科技和教育事业,这些年他一直坚守了下来,从来没有改变,这一点成就了他事业的基础。”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宁德宽说:


“另外,徐先生治学态度认真,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中,他都非常严谨,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严于律己,对自己的要求是所做必果。此外,科研工作没有捷径可走,不付出努力的话,是取得不了高尖端成果的,徐先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更是身体力行,这么做的。”


在日常工作、参与各种学术论坛讲座时,总有人夸赞徐如人培养出了3名院士。对此,徐如人每次都跟人解释说:


“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都是他们自己的努力!”


弟子说

徐如人导师对科学无私奉献、执着热爱且淡泊名利


于吉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是徐如人的得意弟子之一,曾有多家单位以远高出目前她薪酬的优厚待遇请她去工作。但她委婉地说:


“我听老师的”。


直到今天,她还和徐如人一起,留在吉林大学。


于吉红院士1985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本科学习,1989年师从徐如人读研究生。


“徐先生不仅是我科研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他对科学无私奉献、执着热爱且淡泊名利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激励着我。”


于吉红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


于吉红说:


“徐先生虽然已经86岁了,但每周都要来实验室和我们交流,每次谈到学术问题,他马上就变得精神抖擞,充满激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科学的热爱。”


在于吉红看来,从师从徐如人到现在和他一起工作这近30年的时间里,她非常幸运,让她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


“在我当选院士后,徐先生叮嘱我,不仅要把研究做好,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学科的发展,推动学校乃至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让于吉红最难忘的是徐如人家中的两棵李子树。


“每年七八月份李子成熟时,他就会召集我们这些弟子到他家去,摆上‘李子宴’,大家在树下如一家人一样说笑。”于吉红动情地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想,这正是徐先生为人为师、德馨行雅的写照!”



“ 捐赠500万”


设立徐如人、庞文琴教育基金,以奖掖那些在科教事业上出色的晚辈后学。     


“培养人才,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北方的学生比较踏实勤恳,南方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的学生实验做得特别好,有的学生特别能想问题。”


徐如人说:


“做老师的,一定要发现学生的特点,根据特点来教学。”


此外,徐如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言传身教地强调——做学问,首先一定要学会做人:


“心胸狭隘,做不好人,肯定也做不成事。”


2017年9月,吉林大学70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决定,把他与爱人庞文琴一生的积蓄共500万元全部拿出来捐赠给学校,设立徐如人、庞文琴教育基金。可以这样理解,徐如人捐出的不仅仅是他们夫妻的积蓄,他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捐献”给了国家!



长子说

父亲是一个努力、乐观、有胸怀、有人情味的人


徐鹰,徐如人长子,国际著名计算生物学家、生物信息学专家,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在徐鹰看来,他的父亲是一个努力、乐观、有胸怀、有人情味的人。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准备考大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父亲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徐鹰说:


“1978年,我考上了吉林大学,以前我觉得我父亲不怎么说话,很老实,很安静,但我请教他问题时,发现他不仅懂化学,物理、数学也都懂,上大学后,我们父子的关系特别亲密,甚至逐渐变成了好朋友。”


徐鹰说:


“虽然父母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浮躁,这一点也融入到我们兄妹三人的血液里,踏踏实实地好好工作,做一个一辈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从我父亲身上学到的,并且现在我也是这么教育我儿子的,告诉他,你能给这个社会做点儿有用的事,这一辈子就没白活。”


来源 | 新文化报(ID:jl96618)            编辑 | 化学加

▼ 入驻化学加网快速通道,将与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注册)

投稿分享 | 转载联系  | 广告推广 | 商务合作 

联系化学加编辑部 :18676881059(手机/微信)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拓展阅读


更多精彩,关注本号后,点击菜单栏或回复字母查看

回复 V:Nature/Science    回复 W:有机化学

回复 T:科研动态    回复 i:美丽化学

回复 P:化工应用    回复 L:科普知识

回复 C:漫画化学    回复 D:化学趣史

回复 F:化学视频    回复 Z:科技名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