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学霸获得国际化学奥赛世界冠军,高喊“我爱化学”,即将入学北大化学学院

化学加 2021-06-12

入驻化学加,推广快人一步

导读

前几天,第5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中国代表队4名选手最终斩获3金1银,并包揽全部第一,来自杭州学军中学的何流,总分世界第一,实验成绩并列第一。

跳转阅读→第5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三金一银包揽第一,南开大学获第54届奥赛承办权

何流获世界冠军

2019IChO中国队合影(左二:何流)


考场:扎实的化学功底


本届国际化学奥赛刚好赶上整个欧洲几十年难遇的高温天气,而考场所在城市巴黎又是高温重灾区,考试期间气温一度高升至40摄氏度以上,考场内又没有空调。考试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理论考试时间从当地时间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共持续五个小时,但这次理论考试的题目量又比较大(一共有九道题,往届的比赛只有八道题),大部分人是没能做完题目的。


学军中学化学竞赛教练黄山老师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何流做完题目以后,还多出来40分钟,这是非常难得了。”可以说,何流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基本功过硬,才能经得住高温和题目的考验。


颁奖典礼:一句话燃爆全场


学军中学化学竞赛教练姚琪老师说,自己作为教练日日夜夜地陪伴他一路走来,最终见证他取得这个成绩,“小家伙真的是很不容易,也是真的喜欢化学”


何流在领奖台上用英文、中文说了“我爱化学”,当时全场沸腾,掌声经久不息。下面是领奖和获奖感言的视频。


视频(“我爱化学”在22秒处)


见面会


陈萍校长介绍何流同学


7月31日上午,在杭州学军中学召开的世界冠军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陈萍校长向各位记者和来宾们隆重介绍我校培养的国际化学奥赛世界冠军何流同学。


何流同学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三年来在学军中学参加化学竞赛的经历,特别是参加此次国际化学奥赛获得世界冠军的体会,让慕名而来的一些初中同学获益匪浅。说到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何流兴奋地对浙江卫视记者说:“颁奖典礼上,在不同国家的朋友们都在注目这面五星红旗时,我有一种为国家争取光荣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姚琪老师、黄山老师与何流同学合影


图 / 何流同学坐在曾上竞赛课的教室里


化竞之路,源于兴趣

高一时,何流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化学竞赛这条道路。在他眼中,化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而自己学有所成也是因为有兴趣作为基础。


在学军中学度过的两年多日子里,何流同学说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充实。比如,初赛前有一段时间,为了模拟比赛中三小时一场的考试状态,他和同学们每天进行三场模拟考试:8点到11点,13点半到16点半,18点到21点……

图 / 高一军训时的何流同学


图 / 高三时的何流同学

不过,他为自己喜欢的学科努力,为化学竞赛奋斗,走到现在也觉得挺开心。一路走来,他一直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化竞之路能引领自己走向北大。小编要提一下,其实高二时的何流同学在2018年春季化学联赛中就已获得北大的签约协议。




说起自己成功保送北大的原因,何流想了一下后说:首先,自己的目标很明确,而且一开始就冲着高目标去;另外,他比较自信,自己内心觉得自己有这个水平,也就一直要求自己去努力达到并保持这个高水平。

图 / 何流(左三)在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获得金牌

竞赛生参加化竞之路,需要经历层层选拔,会遇到更加厉害的高手。这意味着竞赛生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在化学竞赛教室里,每经过一次大赛,留下的人就会更少一些。2018年9月前,教室里有17人,经过联赛之后剩下7人,再到10月份省队选拔以后,只留下了4人。


当然,在竞赛教室里,竞赛团队同学之间除了竞争关系,更有美好的共同成长。经过内部竞争后,大家再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赛时就能发现自己已进步了一大截。


2019年3月将有4名学生从50人的国家集训队中进入国家队,这4人将代表中国参加今年7月的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何流说,回想在山东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时候,又见到很多高手,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再提高。


由此看来,化竞之路,其实是一条探索化学奥秘的道路,走上这条路是源于兴趣,而走下去更需要不断坚持的恒心和毅力。


方法和积累一样重要

回顾三年来的高中学习生活,何流说,他自己在高一时学习上不够用功,导致化学竞赛的基础没有打扎实,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在高二学习刚开始时,也就是在2017年8月底的化学联赛中,他只获得二等奖。


经历那次比赛失利后,何流深刻意识到自己应该加深“内功”,补上知识点的漏洞。从此,他每天都看化学竞赛书,在看不进去时就抄书。就这样,他终于把基础打扎实了。同时,他也做了不少题目,积累了大量的解题“招式”,练好外功。这样“内外”兼修,让何流完成了对化学各方面的深刻理解。

图 / 何流同学“抄书”时留下的笔记

何流说,除了在学不进去时抄书,他还养成重视订正的好习惯。在做题时,他尽力保证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何流还总结说:“学习是每天都要积累的,尽管一开始时可能进步会比较慢,但是有一天自己会突然理解了某个知识点,进而一下子跳上一个新台阶。”


高中生活,不止于“化学竞赛”

2017年5月,读高一的何流同学主演心理剧《鬼来了》。该剧在校内评比中获得了年级组一等奖。

在日常生活中,何流同学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话不多的高个子男生。比起表达自己的想法,何流认为自己更善于倾听。他说,如果一个人有时急着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就会缺少经过仔细思考的环节,也就会错过一些重要的点。


前行的道路,有鼓励有陪伴

在化学竞赛教练姚琪老师眼里,何流是一个踏踏实实、话不太多的孩子。姚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程度、投入的心力,甚至都超过他对自己的孩子。2018年省队选拔后,何流和其他三位入选同学谈起选择化学竞赛的初衷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姚老师。“课堂有意思”、“学术素养高”、“常常鼓励我们”等,是他们对姚琪老师的高度评价。

姚琪老师


黄山老师


北京大学毕业的黄山老师,对何流的帮助也很大。黄山老师曾为母校学军中学获得第三枚全国化学竞赛金牌,在北大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重返学军,深情反哺。黄山老师说,何流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并能够高效地分配时间。


何流说,他和其他化学竞赛同学都把黄山老师当成一个很厉害的大哥哥,黄老师既是他们学术上的榜样,又是生活中常与自己谈心的好友。


每次竞赛与学生一起去外地时,姚老师和黄老师更像两位家长,既要安排好行程与住宿,又要做好考前考后的心理辅导和成绩预估。以往比赛后,都有考卷复印版给师生用于估分,不过本次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比赛后没有了这一环节。黄老师回忆说,当天复述完考卷,校对好答案,就已是晚上十点多了。


所以,大家眼中的学军学子突飞猛进,其实是日复一日、稳扎稳打的学习。初中毕业于杭州市文澜中学的何流同学,在姚琪和黄山两位化学竞赛教练的精心培养下,不断成长、进步。

图 / 何流和妈妈的合影

      图 / 何流妈妈发在朋友圈的文字

何流父母对儿子管得并不是很严格,而是给了很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选择化学竞赛之路,何流说自己也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鼓励和支持。


“妈妈当面没有说,但还是一直以我为骄傲的,”何流提到了自己在妈妈的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些让自己很感动的话,“看到之后,我感觉心里暖暖的。”


而在参加比赛前,班里同学也会送给何流一些卡片和小零食,卡片上都写了不少衷心祝福的话语。

图 / 同学们送的祝福卡片


感恩初中母校:杭州市文澜中学

图 / 2018年10月进入省队的四位同学:何流、汪天尧、谢嘉烨、陈璞阳

何流是杭州市文澜中学2016届初三毕业生。2018年10月,入选化学竞赛浙江省队的四名同学中,还有陈璞阳和谢嘉烨同学也都是毕业于杭州市文澜中学的。何流在一张稿纸上表达了自己对文澜中学的学弟学妹的祝福。


来源 | 杭州学军中学(ID:hzxjzx)、钱江晚报

 入驻化学加网快速通道,将与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2万多家化工医药企业已入驻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注册入驻)

分享赐稿 | 转载联系  | 广告推广 | 商务合作 

联系化学加编辑部 :18676881059(手机/微信)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拓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