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命名浙江省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村为“地质文化村”。作为我国首个被正式命名的地质文化村,地质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序幕在白雁坑开启。“地质文化村建设可以丰富地质遗迹保护方式,充实乡村文化内涵,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研学旅游发展。在此过程中,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可以说是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陈远景表示。目前,浙江省有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5个、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3个。全国千村万落各有特色,地质文化村这个名字从何而来,又为何源起于白雁坑?
“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地质文化村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浙江厅一级调研员孙乐玲回忆说。2013年,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基于嵊州市通源乡建设地质公园条件不足,而自身又具有独特资源环境优势的情况,提出将地质环境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这项工程以通源乡白雁坑村为重点,并将白雁坑正式定名为‘地质文化村’。同时,确定了地质为魂、保护为基、生态为要、民富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有物可看、有品可尝、有文可读、有声可听的‘四有四可’建设标准。”孙乐玲说。
大山深处的白雁坑,森林茂密,环境优美,村庄紧邻绍兴市最高峰西白山主峰。亿万年来,火山喷发、地壳运动、山体崩塌形成了白雁坑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不仅如此,它还位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地质文化特色鲜明。
2014年,通源乡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启动,地质文化村建设拉开序幕。2016年,该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白雁坑村地质文化村基本建成。
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通源乡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摸着石头过河的通源,在创建地质文化村的实践中也积累一些经验——
首先,要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土地、生态、环境等要素,强化国土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在谋划地质文化村建设时做到“多规合一”,注重村庄风貌的保护,保障村庄建设长远发展。
其次,要牢牢把握地质文化村建设理念,紧扣“四有四可”的建设标准,相辅相成,坚持体系化打造。
同时,要坚持“乡土化用材”和群众参与,避免边建设边破坏,实现生态保护与村庄建设相统一,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发动村民参与共建共享。
最后,要形成和持续提高品牌效应,把村庄特色挖掘出来,把地质与文化等各种元素整合起来。通过打造地质文化村,让广大村民得实惠,项目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
“白雁坑村这个‘浙江样本’,为推动全省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典型示范,对其他正在创建中的地质文化村(镇)也具有借鉴意义。”孙乐玲表示。
培育发展与地质有关的优势产业,走出一条地质遗迹有效保护、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成为浙江省创建地质文化村(镇)的基本模式。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白雁坑村,得益于地质文化村建设,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在地质文化村建设项目推动下,嵊州市在白雁坑及附近区域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对白雁坑村实施了村庄综合整治,道路交通、电力、污水处理、饮用水提标等工程。地质文化村的“金名片”,让这个273户的山村改头换面。“2014年-2021年,村里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民宿从2家发展到21家,农副产品销售额从数百万元增加到千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从不足万元提高至5万元以上。”白雁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斯伯荣说。金村,一个隐藏于浙东深山的小村庄,曾经因地理条件限制,人多地少、山多田少,发展落后,被戏称为“光棍村”。2018年,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金村与白雁坑村一道,成为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示范点。浙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金村以“地质﹢综合服务”型建设为定位,采取“上级补助、对口帮扶、村民投工”的形式建设地质文化村。2019年3月,金村开门迎客,2020年游客量破万,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到近3万元。“我先后去过金村10多次,村民都认识我了。”原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王孔忠表示,地质文化村建设,成为金村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收入的新路径。施家庄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方前镇,面积3.57平方公里,因三面临崖,地貌特征独特,被称为“悬崖村”。这个地质文化村目前处于挂牌筹建阶段,聚焦“地质﹢生态旅游”型地质文化村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地质研学样板村、地质文化助推低收入农户全面奔小康示范村、地质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标杆村。自2021年以来,施家庄村已建成观景平台、停车场、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等旅游设施,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产业日趋成熟。该村从原来几近与世隔绝的落后村庄,如今蜕变为“网红村”。施家庄地质文化村建设进展自评报告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促进了该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2021年-2022年6月,施家庄村共新增7家民宿,接待游客数量达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80万元,农产品销售约90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白雁坑村中的百年香榧树
致力于地质文化传播,着力建设地质文化产品体系,体现了浙江创建地质文化村(镇)的初衷。从2020年起,原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张建芳参与了浙江省地质文化村标准与示范项目。他介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发掘乡村特色地质资源,以“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为目标,策划设计了一批地质文化长廊、研学路线等科普形式,开发了一批地质文化村(镇)Logo、导游手册等地质文化产品,挖掘了乡村地质文化内涵,初步形成了有景可游、有物可看、有品可尝、有文可读、有声可听的地质文化产品体系。参与仙居金村地质文化村项目的王孔忠,曾策划了“金村的前世今生”主题故事。在他的策划和设计下,金村开发了2条地质研学路线、23块科普解说牌、4条地质科普小径等科普形式,开发了《小蜜儿畅游金村地质文化村》科普书、宣传视频等科普产品,建成了地学文化长廊、地质文化公园等科普场所。2022年8月,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全国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名单,湖州市安吉县报福地质文化镇被授予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是浙江省首个以镇为单位创建入选的对象。据悉,报福镇共有32处地质遗迹点,该镇以“山海有约,安居报福”为地质文化主题,设计了地质文化镇标志碑、科普解说牌等展示系统,开发了地质文化镇科普导游手册、研学路线折页等宣传品,以及白茶采摘、农耕乐等乡村旅游项目。2022年9月,全国科普日期间,多数地质文化村(镇)开展了地学科普活动。在报福地质文化镇,活动参加者不仅能在地质文化陈列室了解报福的海陆变迁、火山喷发、构造提升等地质过程,还能到野外考察了石浪群、峡谷、小壶口、火山岩柱状节理等地质遗迹,深切感受、体验到报福镇独特的地质文化魅力。“浙江创建地质文化村(镇)获得了很多经验,但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更要明确今后创建的思路和对策。”陈远景说。陈远景认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资源挖掘和科学解读深度不够;二是地方政府对地质文化村(镇)建设重短期成效,轻长期发展;三是部分地质文化村(镇)的后续建设资金、技术支撑和保障条件不足,运营发展模式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对此,陈远景表示,浙江厅将会同省地质学会,结合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和全省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具体要做好“五个一”重点工作:一是建立一套省级管理制度,规范和指导全省地质文化村(镇)建设;二是建立一本省级动态建设名录,形成保持一定数量的拟建村(镇)储备库;三是打造一个数字化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地质文化村(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运营情况;四是推送一批地质文化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地质文化产品,推进地质文化传播;五是建立一支地质文化传播团队,形成科普专家“下得去、干得好”的地质文化传播长效机制,真正把地质文化进村(镇)落到实处。浙江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方兴未艾,稳步推进。到2025年,浙江省计划建设地质文化村(镇)20个,进一步构建地质文化传播平台,促进地质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