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到了,杉达教授与你聊聊英文怎么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英语世界 Author 曾泰元
作者简介
曾泰元,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原系主任、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英语世界》编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排在小满之后,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时间点落在阳历6月6日左右。
“芒种”这两个字怎么读?是 máng zhǒng 还是 máng zhòng?
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芒种”,“种”这个多音字把我卡住了,无法立即确定读法,先试了三声的 máng zhǒng,脑中浮现的是“芒果的种子”(类似的语义结构还有:麦种、高粱种),也浮现了“芒果的种类”(类似的语义结构还有:兵种、语种)。然后我又试了四声的 máng zhòng,这个读法没有给我清晰的语义联想,芒果的种植?我找不到类似的语义结构,难以自圆其说,于是便不自觉地往三声靠拢,把它读成 máng zhǒng。
我来自宝岛台湾,台湾本岛横跨北回归线,地理位置偏南,加上四周环海,受到洋流的调节,气候形态有其特殊性。节气源于黄河流域,所根据的气候变化和物候特征,与台湾当地差距甚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台湾同胞的节气观念普遍淡薄。关于节气,一般人或所知甚少,或从未听说,如果开口问,可能都是小学生程度的基本问题。
那么“芒种”到底是 máng zhǒng 还是 máng zhòng?我查了规范性的《现代汉语词典》,才知道这个节气读成 máng zhòng,“种”读四声。有意思的是,我再查卷帙浩繁的《汉语大词典》,两个发音均可,“种”读三声的 máng zhǒng 是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种”读四声的 máng zhòng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原来,这里的“芒”不是我先入为主的芒果,而是谷物上面的芒刺。台湾偏南的地理环境,加上自己五谷不分,在在都制约了我对“芒”的想象。
(图源:meipian.cn)
宋末元初理学家吴澄的节气经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到了芒种这个时节,有芒的谷类作物可以播种了。芒种到,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结穗,籽实黄熟要尽快收割,下一批夏播作物也需及时抢种。
节气的“芒种”由两个概念组成,芒(有芒刺的谷物)和种(种植新一轮的谷物),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却代表了一连串的农事活动。芒种的含义,就是“有芒的谷类作物可以播种了”,如果过了芒种还不播种,那就没有用了。农谚有云,“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农时节令的总结,在农耕社会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于种植作物的时机,芒种是个承先启后的分界点。这个节气一到,许多人就都在为着耕种而忙碌,所以民间也称之为“忙种”,意思是忙着耕种。
(图源:cj.sina.com.cn)
芒种的英文怎么说?目前所见的翻译,绝大多数都是 Grain in Ear,各家汉英词典、中国气象局、《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节气倒计时、《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等媒体平台,都是这样用的。主要的例外是“维基百科”(Wikipedia),它用的是 Corn on Ear。
芒种的英文怎么说?目前所见的翻译,绝大多数都是 Grain in Ear,各家汉英词典、中国气象局、《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节气倒计时、《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等媒体平台,都是这样用的。主要的例外是“维基百科”(Wikipedia),它用的是 Corn on Ear。
说来惭愧,我第一次看到 Grain in Ear 的时候,其实是不知所云的,“耳内有谷物”的理解不合常理,但又不晓得所指为何。大家都这样用,似乎是约定俗成的标准答案,我也就不求甚解了。后来查了《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 OED),才晓得 in ear(又作 in the ear 或 into ear)是个短语,意思是 in the stage of bearing ears(处于结穗的阶段),这里的 ear 是“穗”,不是“耳朵”。
至此,我才豁然开朗,“芒种”的传统英译 Grain in Ear 是“谷物结穗”之意,传达了芒种时“有芒作物已经结穗”的物候。然而,Grain in Ear 这个英文表达可能会让许多人不懂、误解,而且只翻译了“芒种”前一半的“芒”,后一半的“种”并没有交代。
(图源:baijiahao.baidu.com)
“芒种”的意涵丰富,连中文都需要背景说明,英译若想一次到位,难度较高。何妨采取直译,把它翻成 Awn and Sowing(字面“芒与种zhòng”),忠实传达“芒”(awn [ɔn])和“播种”(sowing [ˈsoʊɪŋ],动名词,动词原形sow [soʊ])这两大核心概念,必要时再做进一步解释?
关于 Grain in Ear 这个英译,虽然各路专家多有共识,各家媒体也多所采用,然而能清楚其意者有多少?即使对上了“芒种”前一半的“芒”,后一半的“种”也没有处理。新译 Awn and Sowing(“芒与种zhòng”)另辟蹊径,起码让人知道芒种是两个概念。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是个老问题。二十四节气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更是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之中。放眼世界诸语言,在把自己的文化特色词翻成英文的时候,均以音译(即借词、转写)为主要的手段,借译(即直译)次之。那么,“芒种”的英文,能否先推汉语拼音的 Mangzhong,再佐以“有芒有种”的新译 Awn and Sowing,以作为补充说明,加速受众的理解和掌握?
来源 | 英语世界
图片 | 学生传媒中心
制作 | 李域佳
推|荐|阅|读
学校官网:http://www.sandau.edu.cn
投稿邮箱:sddwxc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