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打破了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尹雯雯老师家的平静。原来是邻居送娃上门求助。
邻居顾孝贤是区中心医院的护士,需要马上奔赴抗疫一线,而一年级的孩子既要上网课、又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急着奔赴战场的顾孝贤无奈敲响了尹老师小夫妻家的门。看着门外满脸焦急的顾孝贤,尹老师丝毫未曾犹豫,一口应了下来。于是,夫妻俩就开启了“邻家爸妈”的日子。夫妻二人自己也要上网课,督促和批改学生作业,再加上没有做父母的经验,最开始简直是手忙脚乱……做饭时,惦念着有孩子在,得荤素搭配,有肉有菜有蛋。“谁不上课、谁陪伴……”夫妻俩上课之余,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拿出来陪孩子上网课、绘画、运动、做作业,陪着孩子念“a、o、e”“A、B、C”。“邻家爸妈”把最适合学习的书房让给了孩子,自己分别在餐厅和卧室上课,时常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浦东封控以来,泥城镇一户家庭母子二人封控在家,而孩子父亲因工作需要坚守在单位。不幸的是,小姨病故,面对至亲的离世,母亲含泪赶去见小姨最后一面。然而,因小姨所在小区出现阳性病例,这位母亲被封控在小区内,留下14岁的孩子一人在家。14岁的孩子一人在家如何生活?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这位母亲又是焦急又是自责,只能向居委求助。居委会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上“邻家妈妈”。没有餐食?“邻家妈妈”们一日三餐送上门,营养丰富,精心搭配,变着“法儿”让孩子填饱肚子。家里的“米袋子”“菜篮子”也是满满当当。她们送上必备的一些口罩和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还叮嘱孩子戴口罩、少出门、勤洗手,有什么不舒服或有什么需要及时联系。在这段时间里,她们手机的音量始终调至最大,生怕因为忙碌的工作耽误了孩子的讯息。在“邻家妈妈”的照拂下,孩子物资不匮乏,关爱不缺位,每天的网课学习也井井有条。松江区某小区有一住户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的医生,坚守在抗疫一线,留下12岁的儿子留守在家。为解抗疫逆行者后顾之忧,幼儿园教师陈楠当起了孩子的“邻家妈妈”,平日里帮忙送饭,还为孩子送去书籍和蜡笔,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每次上门都不忘叮嘱孩子要注意安全,关照孩子遇到困难及时联系,属地社区也始终关注着该家庭,为孩子送去关心和关爱。黄浦区“邻家妈妈”退休律师陈雁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询问结对孩子的生活情况,“做过几次核酸了啊?”“基本物资家里都有吗?”她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关心结对孩子的居家、学习情况,第一时间了解结对孩子需求。
上海市优秀“邻家妈妈”,松江区中山街道蓝天二村的张仙妹,化身大白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奔忙之余,她不忘守护结对女儿,陪着孩子做检测,她们约定:疫情好转后,“妈妈”一定再带她散步、看书、画画……
这些邻家妈妈们的感人故事,是市妇联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进一步深化拓展的“邻家妈妈”工作的缩影。她们主动关心一线抗疫、独居老人、监护缺失儿童等困难家庭,积极参与社区邻里互助行动,相互支持、帮助、联动,服务身边人、促进邻里情。“告急~我13个月的双胞胎儿子口粮只能维持4天了!”“10天前的订单现在都没有发货,家里没有尿布了!”自从浦西进入封控以来闵行区虹桥镇的许多新手妈妈家庭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危险境地,一个又一个求救的消息,像海水般涌到闵行区虹桥镇妇联主席汤盛秋面前。经多方协调,虹桥镇保供应办公室对接了爱婴室爱琴海店,并火速开辟了绿色通道,全力保障虹桥镇婴幼儿的物资需求。为了做好物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让孩子们亟需的奶粉和尿片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家长们的手上,镇妇联与镇保供应办设计了一条缜密的物资输送链:由妇联分批统计、梳理家长们的需求清单,爱婴室进行配货与收款,由镇保供应办负责物资运输,送至虹桥镇人民政府后,再由镇妇联通知居委妇女干部过来领取,并负责最后的派送。汤盛秋说: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帮助了五、六百户家庭,帮他们解决了宝宝的口粮和尿布问题。
平时里最稀松平常的日用品,此刻也显得弥足珍贵起来,因为它们凝结着妇联妈妈们最温暖的关切。疫情以来,妇联妈妈们一直在行动。她们关注着受疫情影响的儿童和困难家庭、孕产妇及一线女性医务工作者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在全国妇联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各省市妇联以及各省市女企业家协会等援助的各方物资紧锣密鼓联系对接上海,同心抗疫、爱心守“沪”。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肯德基中国向上海多家儿童医院抗疫一线的医生和儿童捐赠12501份方便“爱心炒饭”。乐高集团捐赠1500份儿童玩具分别送至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仁济方舱及各区。美赞臣基金会为隔离点患儿等婴幼儿送去1067箱奶粉。上海国际主题乐园迪士尼捐赠毯子、玩具1816件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方舱医院。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对接上汽大众等为上海社区基层一线女性工作人员、志愿者提供11000份安全护理包;对接上海丽知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捐赠自由点无感无忧超薄卫生巾1667箱,已完成对奉贤、徐汇、黄浦、静安、青浦、宝山、杨浦、普陀、崇明、嘉定区妇联以及复旦大学、上音学院的运输任务。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精准对接近百家爱心企业,已募集到上海抗疫前线最紧缺的防护用品、各类儿童食品、婴幼儿奶粉,女性卫生用品等抗疫物资。其中恒安集团捐赠的婴儿纸尿裤及女性卫生用品运抵上海五个区;北京雪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女性卫生用品;广州市美赞臣公益基金会捐赠婴幼儿奶粉;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捐赠卫生用品、护肤品、防护用品;湖北丝宝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部捐赠女性卫生用品……众多爱心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到援沪行动中来。浦东新区妇联接到上海市儿童基金会转来一位隔离点妈妈的求助信息,称孩子和大人尚处于发烧后的虚弱期,急需衣物,尿布等生活物资,这位妈妈想尽各种办法,苦于缺乏采购渠道。区妇联随即对接该隔离点所在的合庆镇妇联。接到求助信息后,合庆镇妇联立即联系当地商超,采购物资,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了集中隔离点安全接触区域,一解隔离区小宝宝“断粮”的燃眉之急。同时,在镇妇联的号召下,华星村妇联主动捐赠一箱早教玩具,极大地安抚了隔离期间母婴的焦虑情绪。奉贤区柘林镇不少村居也遇到了尿布奶粉短缺的问题,不约而同地向柘林镇妇联求助。柘林镇妇联立即联系区妇联,咨询购买渠道。另外,有自行购买到尿布的妇联执委向姐妹们分享自己的联系渠道。镇妇联工作人员登记需要的物资,协调统一代买、送货上门。在采购到物资后,各妇联执委第一时间送往急需奶粉尿布的宝妈们手中。顾雪娟是崇明区新村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一个5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抗疫工作人员,老公也是抗疫在一线的后勤保障人员。4月11日起,顾雪娟工作的地方从绿华镇集中隔离点变为长兴岛隔离点,开始实施“21+7+7”的工作新规定。这次已经是她第3次进驻隔离点了,她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登记信息、查验核酸、测量体温、询问症状,繁忙而琐碎。到长兴隔离点的第三天来了一位密接人员,他心里很担心自己将会感染病毒,顾雪娟耐心地劝导他:“目前确诊的都是轻症,经过7-10天治疗就会好的。”给他复测核酸时,虽然确认是阳性,但由于前期和他做好了思想工作,他没有特别恐惧,坦然去了方舱医院。第五天,顾雪娟上门给一位阿姨测体温,阿姨说她刚从方舱医院转阴,现在在这里监测7天,怕传染给医护工作者们。顾雪娟心里顿时五味杂陈,又有一丝感动,她对阿姨说:“没有关系,您现在已经是阴性了,而且我们也做好了防护措施,不会被传染的。”“谢谢,辛苦你们了。”当她听到阿姨的回应时,心里的压力都化成了无限的动力。
从3月初疫情开始,顾雪娟和丈夫就把女儿送到新河镇奶奶家照顾,如今快两个月没有抱过女儿了。刚开始和孩子视频时,她都哭着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去,顾雪娟只能哄着她说,爸爸妈妈去打怪兽了,等打完怪兽,就带好吃的回去,等长大了爸爸妈妈带她一起去打怪兽。“作为一名母亲,我也有不习惯的时候,从孩子出生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我都没有错过她的每一次成长,这一次也许会错过一点点,但能够在城市有难、人民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是我一辈子都骄傲的事情,我想等她长大了,爸爸妈妈的经历也会是她的骄傲。”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抗疫医疗队队员宋圆圆主动请缨加入长兴核酸采样队的时候,孩子刚满周岁还未断奶,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后,她再次写下请战书,“背奶”出征加入支援长兴岛方舱医院医疗队。虽然不舍襁褓里的女儿,但是她毅然决然选择战斗在一线,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无怨无悔、尽职尽责。“这是妈妈来到长兴岛的第30天,视频时看到你会清晰地叫“妈妈”,捧着手机想要亲亲妈妈,妈妈也很想你!很抱歉错过你成长的这段宝贵时光!但是妈妈知道,等你长大后也一定会支持妈妈此次选择,一定会为妈妈始终坚守在抗疫最前线感到骄傲。”
“我妈妈真是个全能志愿者,她能上得了抗疫第一线,也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核酸和抗疫任务之余,她主动要求守在范家村工作站,担任了接线员的工作,每天接电话二百余通,无论配药、订菜、出入证、就医等问题她都能解答,我十分自豪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妈妈。”这段文字来自于松江区泖港镇范家村何苗的日记《我眼中的抗疫妈妈》。何苗的妈妈是一名普通员工,在范家村紧急封闭管理号召居家年轻人来当志愿者时,她妈妈毅然报名,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前些日子里早上天气还很冷的时候,村里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何苗妈妈四点多起来,维持秩序、测量体温、帮忙弄核酸检测码等工作。过了八九点后天气又慢慢变热,但又不能脱掉防护服,等到核酸做完,脱掉防护服后回家,她的衣服都已经湿了,喉咙也哑了。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何苗许下了自己的生日愿望:“4月3日是我的生日,疫情中的生日,注定是特别又难忘。这次我的生日愿望是想做一天真正的志愿者,没有蛋糕、没有丰盛的菜肴、没有礼物,但意义非凡。”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景凤路520弄居民区“85后”社工沙惠俊,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居委会办公室一住20多天。住进来的时候还穿着羽绒服,现在天热起来了,她依旧只能穿着厚裤子;刚睡折叠床时,她还不习惯,每天感觉腰酸背痛,但如今,工作的劳累早已让她对这些不适感到麻木;每天几十次的洗手,让她的手掌早就蜕皮了,指纹大概也磨浅了,手机指纹解锁因此罢工。但她依旧与同事们奔走在社区,服务居民。有个高三的孩子,他的父母都确诊了,但父亲坚持要留下来照顾备考的儿子。他担心自己转运后,孩子吃不上饭,影响学习,他说,在发现自己抗原检测“两条杠”后,就让孩子单独住一个房间,不让孩子出房门,自己也非常重视房间的消毒。
沙惠俊感同身受:“我也有孩子,我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我劝他:如果他和孩子都在家里,有很大风险传染给孩子。我向他保证:我会为孩子安排好餐食,并承诺,在他转运当天,安排物业到他家中进行消杀。在我们的劝说下,这位父亲最终同意了转运。现在我每天会将他儿子的午晚餐照片发给他,让他放心。”她们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但面对疫情,她们如战士一般,冲在战疫最前线。她们深入医院、发热门诊、社区……记录下这场特殊战疫中的点滴。她们身兼记者、策划、摄影、摄像等多重角色,找寻着这座城市的真实和温暖。在浦东封控管理期间,除了航拍记者,周文韵、陈慧莹、马婕、朱齐越四位上海电视台新闻采访部女记者和摄像们驻守浦东,采访城市交通、医院、金融机构、生产型企业等特殊部门,走进世博展览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深入社区,用镜头反映各方全力保障生产生活运行平稳有序。特殊时期,因为防疫要求,报道组成员在采访拍摄期间吃饭、上厕所都没有着落,每天都做好在车上露宿的准备,摄像机、信号传送背包、小飞机等各种装备始终随身携带,随时准备投入报道。虽然现场采访申请、协调都有一定的困难,但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基础上,报道组人员与受访对象反复协调沟通,找到最合规、有效的报道方法,千方百计完成采访任务。白天拍摄经常是三四个点连轴转,还要满足全天各档新闻多次连线,晚上写稿、编片忙到深夜,竭尽全力要把更多的现场实况呈现在电视和网端。 常年跑卫生条线的记者周文韵,在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经常跑医院,采访时随时可能直面感染风险,但周文韵没有退缩,在做足防护的前提下尽己所能,一身大白跑前线。因为孩子还小,为了不影响家里,她都在外封闭住宿,很久没看到孩子,也顾不上照顾家里。周文韵在蹲点时发现血透病人在疫情中遇到很多困难,她主动收集各方信息,反复与各家医院、各区卫健委沟通交流,为不同状况的血透病人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提供服务信息,并作出了客观且具有建设性的报道。融媒体中心的制作部和上视、卫视编播部门堪称保障新闻播出的重中之重。当中心分管领导发出召集令,各部门各工种人员踊跃响应。虽然有的家里老人小孩需要照顾,有的身有旧疾自己还在被照顾范围内,但当听到“没人了,能不能来”的询问后,没有犹豫,把孩子托给家人照顾,也顾不上不能断药的旧疾,义无反顾收拾好行李出门。尤其是制作部的字幕组承担了全天所有新闻直播的字幕配发工作。这个全体由女将组成的团队中,11名成员个个都家有小儿女,甚至有的还是二胎妈妈。但在此次浦西封控期间,为了确保播出需要,当接到驻台的指令后大家全体相应,最后除了一名因社区管控规定必须返家之外,其余10名全部到岗,连续驻守直播一线,为每一档新闻节目的播出尽心尽责。视频中的妈妈就是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崔岚老师,这么好听的亲子演奏,有没有感觉意犹未尽?崔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赏析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歌》《忆秦娥·恒山月》《黄水谣》《我爱这土地》,以及外国经典钢琴作品。还想重温钢琴联弹的朋友明天请锁定分享会哦~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钢琴合作艺术硕士生导师,声歌系艺术指导,雅马哈签约教育家,萨尔兹堡夏季音乐节导师。
部分素材来源:各区妇联微信号、上海市儿童基金会、上观新闻、SMG妇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