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港澳大湾区书写改革开放精彩故事|向改革要活力②

党建全媒体 南方杂志
2024-09-01


潮涌大湾区,风劲正扬帆。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改革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自2024年3月1日0时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华社/供图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 | 温柔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潮涌大湾区,风劲正扬帆。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改革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5年来,大湾区经济总量从超10万亿元上升至超13万亿元,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1%的GDP。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5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成为海内外瞩目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


如何继续书写好粤港澳大湾区这篇改革开放大文章?如何落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落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深入推进粤港澳全方位互联互通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


不断上演交融的湾区故事


近日,“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消息登上热搜,世界目光再次聚焦粤港澳大湾区。


而在“硬联通”之外,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更是成果丰硕。今年5月,广东对外发布第二批16个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顺利落地实施,高水平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湾区认证”推动三地质量认证规则衔接,“湾事通”助力“三地同城、无感跨境”……透过一个个典型案例,我们看到的是粤港澳三地间不断上演交融的湾区故事。


5年多来,广东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港澳居民来粤就业创业生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动,提高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取得初步成效。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已基本覆盖医疗、教育、就业、政务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


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摆放着来自香港的“智方便”和“跨境通办”自助机各一台。打开自助机的界面,税务、公司登记、物业及车辆、医疗健康……香港9个政府部门超过60项政务服务可以实现“跨境通办”,提高了港澳人士在穗生活的便利度。


据悉,粤港“跨境通办”服务专区上线以来,两地共推出服务事项150余项,通过香港智方便APP绑定完成粤港在线身份认证用户超1.4万名,线上服务专区访问量超17万次。跨境服务地图接入湾区内地9市政务服务中心共70个“跨境通办”服务实体窗口,在港澳部署18台自助服务终端,可办理高频民生服务事项200余项。


去年底,广东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启动“数字湾区”建设,通过数字化促进三地规则机制有效衔接、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有效融合、数字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未来,随着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不断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必将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四大平台闪耀湾区


横琴、前海、南沙、河套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这几个龙头舞起来,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如今,重大政策红利的叠加,让横琴、前海、南沙、河套这四个重大平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试验田”“先行地”,释放出改革的无限红利。


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门前,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正排队通过闸门。忙碌的车队,正是前海综保区“买全球、卖全球”的真实写照。如今,除了“买全球、卖全球”之外,前海综保区内诞生更多“保税+”创新业态。


再过不久,由深圳深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建”)主导的保税维修等项目将落地前海综保区。保税维修也被称为“全球修”,是外贸新业态之一。


6月25日起,新修订的《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促进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印发实施,提出“对在前海合作区内开展保税研发、保税检测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等保税新业态的机构,根据年度保税业态规模给予20万元支持”。


在深创建副总经理吴瑞国看来,前海合作区的政策红利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与信心。作为一家深耕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平台型企业,深创建为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监管场所,助力跨境电商平台、电商物流企业提升通关效率。


“8月,西门子医疗保税维修项目将落地前海合作区。”吴瑞国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保税维修业态不仅可以解决企业产品“出得去”,同时也能提供优质的维修服务,为提升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链路支持。


一家企业的创新探索,折射出的正是湾区四个重大平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


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这是实现合作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标志性举措;前海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35项,9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2023年以来,南沙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9个,新增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了一批重量级深港科技创新资源……


如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个重大合作平台立足各自使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强劲引擎。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4个重大合作平台对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将发挥核心引擎的功能、引领带动的作用。


释放“湾区力量”


“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使命。


科技创新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响亮的“名牌”。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力场,粤港澳大湾区吸引着更多的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将目光投向深港接壤处,一个世界级的科技枢纽正在崛起。这里是河套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这里因创新浓度之高而备受瞩目。


不久前,一则消息让河套合作区的科研工作者兴奋不已。


6月,河套合作区“一号通道”便利进出车辆审批权已下放深圳。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年内预计可以实现50家以上科研机构人员车辆备案高效出入境,大大便利科研人员跨境便捷流动。


科研人流物流的便捷出入境,为深港科创合作提挡加速。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集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1个,产生了国内唯一自主研发7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一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发布全球首个机密计算独立硬件解决方案、视觉提示模型等一批重磅科研成果。


“我们诚挚希望港澳方面与我们携手深化产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合作,合力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长王伟中发出邀请。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5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朋友圈”新增一名成员: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经过近6年筹备,这所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高校,今年将在广东省内招收首批本科学生。


据悉,深圳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教合作、优势互补,探索高层次人才的人员双聘机制,深圳先进院的500余位科研人员与深圳理工大学的教授强强联合,共同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当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不断推进,广东全省研发人员已超135万人,约占全国1/7。


潮涌珠江,千帆竞发。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源源不断释放出“湾区力量”。


本文责编丨郭芳


点击图片或者左下角“阅读原文”

即可在线翻阅最新内容



统筹丨刘树强 刘龙飞
编辑丨李晓霞 莫群
校对丨潘经春
来源丨《南方》杂志2024年第13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