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改革组合拳 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动力|向改革要活力④
聚焦“放活”权限、“盘活”资源、“激活”要素,广东不断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镇村流动,为县镇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韩江源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快速推进。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政府/供图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 | 史成雷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寄望广东“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要打好改革组合拳,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的活力动力。”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多次强调改革的重要性。
在5月9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黄坤明指出,要深化资源要素改革、县镇管理体制改革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带动土地等闲置资源、沉睡资产活起来、动起来,激励引导更多资本、人才“进村入乡”,更好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以来,聚焦“放活”权限、“盘活”资源、“激活”要素,广东不断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镇村流动,为县镇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不久前,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2024年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大抓体制机制改革。
向改革要动力,广东不断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图景。
不久前,河源市灯塔盆地灌区现代化改造近期工程基本完工,灌区实现全线通水,近20万亩耕地工程性缺水问题得以解决。
灌区改造工程涉及不少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东源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去年底,东源县林业局接到申请后,仅用1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灯塔盆地灌区(东源片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工作,有力推进了项目的及时顺利完工。
而在此前,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属于省级职权,如此高效的审批速度是不可想象的。
县域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出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推进实施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将60项省级事权批量调整由市县实施,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扩围至全部57个县(市),县级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东源及时承接省级行政职权事项41个。
“强县必先赋权。”省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谭炳才告诉《南方》杂志记者。通过深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放活”权限,广东不断破解县镇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约束,为县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镇是联通县和村的关键节点。没有镇域振兴,就很难做到乡村的全面振兴。在中山市,通过扩大镇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街扩能提质跑出“加速度”。
中山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2023年以来,中山市把放权强镇作为实施营商环境改革的关键之举,创新开展两区一镇“点单式”事权下放改革,向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小榄镇试点下放市县级事权及管理权限43大项77小项,向所有镇街下放部分增资扩产和招商引资事权,大大激发了镇街发展活力。
该负责人举例,技改项目备案事权下放后,中山市各镇街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改投资的工作力度。2024年1至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1个百分点,是全省平均增速的2.7倍。
三河镇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西部,因梅江、汀江和梅潭河在这里汇流而得名,也是广东第二大河流韩江干流的起点。
在三河镇汇城村、先觉村,覆盖面积约150亩的韩江源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快速推进。三河镇副镇长张维涛介绍,通过实施该工程,不仅可以增加部分林地、园地,还能腾退出131亩建设用地指标,目前项目进度已经达到32%左右。
“此前,三河镇的土地存在较为严重的碎片化、无序化和闲置等问题,甚至出现一亩地分属于十几户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成本,严重阻碍了全镇的发展。”张维涛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被确定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后,三河镇向存量要增量、向集约要空间,全镇发展呈现出“一招落子满盘活”的局面。
张维涛举例,通过韩江源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增加的林地、园地,将作为村小组集体资产投入经营,增加集体收入,腾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将用于村庄集中居住区、能源产业预留区等的建设。
今年以来,三河镇推进建设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子项目,目前8个已完工。一个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正在三河镇加快形成。
部分地区存在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四化”问题,是摆在“百千万工程”推进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通过改革带动土地等闲置资源、沉睡资产活起来、动起来尤为迫切。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黄坤明特别强调,要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离不开土地这一关键要素支撑。”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介绍,广东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前全省42个国家级和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方案。
今年初,广东印发《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的通知》,明确扩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范围,以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典型镇为重点,推动整治扩面取得新成效。
茂名化州市杨梅镇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目前,杨梅镇计划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子项目60个,涉及面积达424.7公顷,目前已完成投资2.02亿元,立项子项目7个,开工子项目16个。“结合各乡镇资源特色和综合条件,化州市积极以县域为单元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谋划,正在成立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化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累计实施项目478个,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整理分别约6.1万亩、6.4万亩、13.1万亩。
走进茂名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连绵起伏的山峦上,到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果树。近年来,这里掀起了退桉种果的热潮,一个个山头被改造成水果种植基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以来,广东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开辟了新的路径。
这些果树的其中一部分,由一个特殊的企业来经营——位于新塘村的富美芯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美芯塘”)。
成立于2023年12月的富美芯塘,是化州市首个村办企业,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法人代表、村委干部兼任员工,聘请农村职业经理人全国龙担任总经理,对新塘村村级资源资产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
全国龙介绍,去年底,富美芯塘通过土地流转、保底分红或与农户共建等方式,在冬种基地种下200亩玉米和5亩特色马铃薯,今年实现“开门红”,仅玉米种植基地就为村集体带来总收入约9万元。
在富美芯塘的示范带动下,截至目前,化州市共成立了12家强村公司。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整合土地资源、筹建强村公司等方式,化州市不断探索新模式、新做法,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当前,广东各地深化改革创新,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持续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探索出一批好的改革经验:韶关市全域推开“强镇富村公司”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云浮市探索“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汕尾市“股票田”改革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力……这些改革创新探索不仅有效盘活了乡村的沉睡资源,也显著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村民增收。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近24.5万个,2023年度收益1057亿元,全省基本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本文责编丨郭芳
▲
点击图片或者左下角“阅读原文”
即可在线翻阅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