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福建力争4所高校达到“双一流”水平
12月1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福建省第二轮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支高层次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到2026年,力争4所高校、10个学科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标准。
打造优势学科
1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
《实施方案》明确,我省将打造优势特色学科。赋予厦门大学自主权,自主确定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推动福州大学做大做强化学学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建造、 大数据与智慧管理等学科群培育国家一流学科。支持华侨大学建设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学学科,福建师范大学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学科,福建农林大学建设植物保护、生态学、林学学科,福建医科大学建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科,福建中医药大学建设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集美大学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学科,闽南师范大学建设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学科,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建设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期间,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国家高端智库、国家级奖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15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10%。
我省还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建设基础学科联盟,打造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鼓励高校探索“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育人模式,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为拔尖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建设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有条件 的高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建设期间,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课程教材、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
扩招博士后
与世界高水平高校学分互认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施方案》强调,我省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校培养院士等领军人才加强青年人才培育,鼓励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数量,将博士后作为师资的重要来源。实施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加大力度支持高校引进中青年学科领军人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实施公办普通高校人员控制总量管理,深化人才聘用、评价和晋升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聚集、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通过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特级人才(团队),在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端领军人才上实现新突破。
此外,在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方面,我省将推进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校联合资助工作,培育高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等。支持福州大学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福建农林大学省部共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菌草生态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
《实施方案》还强调,我省将加大融合开放力度。充分发挥我省先行对外开放优势,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开展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推进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院校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海丝学院。支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建设。支持天津大学在福州滨海新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办学。积极探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路,推动建立闽台高校融合发展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台生预科学院、专业教学学院、科研院等。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海峡都市报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