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年轻人不过中国“鬼节”,却过什么万圣节?

2016-10-28 头条哥 九个头条网


关注最新最热头条,就来九个头条网勾搭头条哥吧!(微信ID:o2onds)



今天,哥圈里有一些市场部的朋友配上几张南瓜的图在宣传万圣节商家活动,没一会儿老板也来让策划个万圣节活动,再想想好像前几天就有人给哥发万圣节的活动链接了,哥只好去搜索一下万圣节,毕竟哥对万圣节的认知只有trick or treat和南瓜,却不知它是哪一天。

 


搜索过后,哥才发现,原来万圣节跟中国的中元节一样,都起源于“鬼节”……

 

中西“鬼节”都是什么节?

 

10月31号的万圣节前夜是西方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其实是大家对万圣节前夜的误称。

 

事实上,这个节日起源于古代西方的一些传说,传说这一天,故人的鬼魂会回到人间,还可能会依附于活人身上再生,因此这天晚上出去会变得格外危险,于是,人们就把自己装扮成鬼魂或者魔鬼,来吓走他们,南瓜灯和“不给糖就捣乱”也是节日不断衍生出来的一些活动。

 


我国的中元节,俗称“鬼节”。传说我国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阴曹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也会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

 

而与中元节相对应的是上元节(元宵节)、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但是,尽管与万圣夜都起源于“鬼节”,节日意义也较为相似。不过尴尬的是,现在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了解中元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了,大家反而较为熟知西方的万圣节。

 

中国人是怎么区别对待中西“鬼节”的呢?

 

先看即将到来的万圣节,现在你走在街上,估计会有种万人同庆的感觉吧?商场、店面都用或大或小的南瓜灯装饰着,各种万圣节庆祝活动的宣传充斥着你的朋友圈、实体店……根据往年的经验,等到万圣夜那天,也许你傍晚走在街上,就会有身着奇装异服的人猛地出来吓你一跳。你自己,也可能跟小伙伴们约个饭,玩个trick or treat的游戏……

 

再看今年已经过去的中元节,你参加了什么祭祀活动了吗?或者,你知道吗?哥记得小的时候,每到中元节这一天,家里的长辈会带着我到河边祭祀祖先、祈求家人平安。现在,估计也只有爷爷奶奶辈的人记得这一传统节日了吧?也从没见过哪个商家搞过中元节庆祝活动……

 

为何同是“鬼节”,却被如此区别对待呢?

 

万圣节虽然起源于“鬼节”,但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被娱乐化了,南瓜灯、“不给糖就捣乱”的活动也颇有趣味,再加上过洋节的人,也很少有人特意去查找节日背后的含义……


有专家曾称,诸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赠送、祝福大多局限于年轻人之间的小圈子,节日的意义早已被年轻人模糊化,演变成了一场疯狂聚会和轰轰烈烈的Party,至于节日本身,早已经被娱乐化和空心化。在中国人看来,这就是一聚会娱乐的由头,商家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利润,何乐而不为?

 

我国的中元节,俗称“鬼节”,听上去是不是就阴森森的?其实,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元节就是我国非常热闹的传统节日,直到上世纪50年代,被宣传为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再到文革时被取缔。

 

早先,传统的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后来大部分的商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所以逐渐消失。虽然现在,商办的节日里不乏洋节、新兴节日,甚至诸如七夕节在内的一些传统节日商家也会承办相应活动,但是像中元节这种没什么噱头,又鲜有人知的节日自然无人问津。

 

因此,我们一味推崇洋节,却不重视传统节日的继承、重塑和发扬,或许才是今天同是“鬼节”却被区别对待的原因。

 


对于洋节,我们无需过度紧张,甚至抵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洋节入境是一件不可逆转的事情,正如我们的春节,也在大洋彼岸颇受欢迎,美国纽约甚至将春节定位法定假日。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重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然后将节日与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一起带去世界,让诸如中元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为更多人了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你会喜欢:

BBC这次盯上了中国的代购们,还给他们取了无比高大上的名字啊...

新作滑铁卢?李安:我就想让你看看未来电影的样子



长按二维码,赏头条哥一壶酒




戳原文,注册即送166元黄金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