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月一章:我在博士期间的写作方法

科学史图书馆 科学史图书馆 2023-09-19

如果说2020年一年我的个人里程碑是建立了个人图书馆和文献收集系统,2021年我的个人里程碑就是建立了自己的写作习惯。我大概今年一二月意识到了建立持久的写作规律是一个问题,因此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直到三月份从夜间转为早间写作,以及借鉴了一位超级高产的教授的写作经验,效率才变得高起来。下面总结一下我自己的写作经验。

目录

  • 有强度的思考
  • 500词,1000词,1500词,20天
  • 写作日常
  • 将脚注规划为写作的一部分
  • 笔记与软件
  • 永远的work in progress心态

有强度的思考

首先划定一下本文要谈的主题:对我而言,写作=以准出版质量为目标的写作。 这里的准出版质量,最低要求是可以交给自己导师看的work in progress,一般意味着改1-2稿后可以交给examiners看的博论章节,或者改3-4稿后可以投出去给journal的文章,说“准”是因为真正的出版质量从来不是你一个人的劳动结果,你还需要审稿人、编辑,等等等等。下面的所有计划、习惯、字数等针对的都是这种写作。同时,展览、艺术项目相关的创意出版物写作对我来说都是正式写作,因为创意写作想要写好,需要的思考强度和写论文是同等的。我从来没有写大篇大篇读书笔记、日记随感、评论杂文的习惯,甚至博文写作都已经减到极少。这可能是我对自己要求较严的一面:如果今天写了一篇博文(比如现在你看到的这篇写作经验),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啊我今天写了这么多”,但我自己并不把它算在今天的写作任务之内,也不会享受在一种半正式/半业余的状态下写学术杂谈一类的。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并不是说写作有高下之分,不要误解。

我自己一直以来的写作原则都是惜字如金,不求多写。一个学者每天能够集中精力写东西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超过了这个限度,思考的质量、写作的质量都会下滑,因此我选择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国内大学里大家往往是内卷式写作,字数只有下限没有上限,下限3000字的课程论文大家都在比着写一万字,好像写得越多越好。我非常反对这种以多为好的内卷写作,因为它对逻辑思维的养成是有害的。 如果习惯了堆砌语言、意识流写作,你会越来越难以适应有理有据地去论证一件事情,写出的东西就很难有力量。

体验了种种不同的学术写作,我现在写文章永远先把论证结构和证据摆在第一位。对我来说,写作=有强度的思考。 这不是指想好一切再动笔写,那样你完全不会有想好的一天,而是指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即使第一稿不能完整规划好一个论证,也要尽可能去写清楚、想清楚。如果是论证性文字,就争取两三句话甚至一句话一个语意,两段话之间必有层次,如果是贴合史料的事实性、描述性写作,就尽量做到不浪费一个字把事情说清楚。如果在写作上疏于追求逻辑,就会发现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写了很多字,但是想真正整理出来一篇立得住的东西如大海捞针。

500词,1000词,1500词,20天

那么一天多少的写作量才算合适?我这一个月以来借鉴一位教授的方法,为自己制定了一个三级的字数标准。按照上面谈到的高强度思考+准出版质量写作的定义:

  • 500 words(相当于论文一页多)=good tier,一个正常发挥的工作日

  • 1000 words(相当于两页半)=genius tier,一个超常发挥的工作日

  • 1500 words(相当于三页多)=geek tier,可能是超超常发挥,也可能是难度低一点的写作,例如talk的草稿或偏重一手材料的项目,如重构Henry Power的私人图书馆这种。

一般的日子里,能写保质保量的500 words就是很不错的进展了。状态好的时候多写一点,但是不要刻意追求,质量是第一位的。如上所述,大多数时候写这种博文我是不算进写作工作量的,如果写5000字里面感觉有500字是对我的博论写作真正重要的idea,这种时候才会算进去。一般abstract的写作我也不会算,除非是给新的尚未开始研究的project写摘要,这种时候摘要基本就算作正式写作的提纲。

同时要注意的一点是:没必要强迫自己每天写作。这也是这位教授对我的启发:30天里有20天能够写500 words就很不错了。一个月里总会有几天天早上要开会下午要去archive trip,也总会有几天需要彻底的休息,不必用“一定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这种信念给自己施压。真正需要每天坚持的事情不是坐在电脑前写,而是持续地思考问题、思考难题,不要陷入思想上的懒惰。

每月20天,每天500 words,加在一起就是10000 words,足够一个博论章节/期刊论文的篇幅。四月一个月我就实践了这个方法,下图是我四月这27天以来的写作计数:我用数字贴纸在桌前的大日历上记录每天写了几百词,可以看到5,10,15都有。敲了一下计算器,我这些天的写作总数是17500 words,具体到工作量上就是一整个博论chapter的初稿和修改稿、两个talk,一个17世纪图书馆复原项目(200多本书的书目和注释草稿)。所以你看,不需要坚持每天写作,也不需要一天写很多,其实就能规律地完成许多任务。一月一章是可以做到的。

写作日常

学术界喜欢把各种活动安排在下午,因此我现在的写作时间一般从早上9-10点开始(九点前我是不可能开始工作的),专心写到中午,下午/晚上看情况可以再多写一点。写几个小时和写几百词之间本质上没有任何鸟关系,思路清晰就写得又快又多,没思路就硬逼着自己写多少算多少,都很正常。我会使用番茄(用的app是Forest),但并不是很热衷于种树数量。我只有在写博论和期刊论文时开番茄,因为这些写作是最需要专注的,而且也方便计算纯粹用在博士研究上的时间。一棵树我只种25分钟,不会设置过长,多给自己一点做杯咖啡的自由度。

我这个月单日的番茄时间最高纪录是6小时,也就是纯粹高强度思考写作的时间,我觉得这已经是极限了(而且是deadline前一天)。如果仅仅是读书、看档案、查资料,工作8个小时可能都不觉得有什么,但学术写作保持4-5小时就基本到头了,5小时以外再写可能就是糊涂写作。前一阵推特上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吹什么每天多刻苦写10个小时博士论文之类的,事实上体验过都知道不可能。只要“算进去”谁都可以凑够10小时工作时间,但是真正干了什么只有自己清楚。疫情期间年轻学者都不容易,还是少内卷一点,不要引来老板的更多压迫。

将脚注规划为写作的一部分

这里特别要谈的一个问题是脚注。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写完全文再来补脚注,我觉得那样简直是平白给自己增加一倍工作量,原本动动手指可以完成的事情如果单独再花一次时间,可能两个小时都不止。想到要引用的东西,就打开Zotero直接加进去,其实是最省时间的。对我来说 脚注就是论证的一部分,是用来支撑论点的,如果有时候写作思路卡住了,我可能还会在正文没写完的情况下先写几个脚注找找感觉,写好脚注就更知道论证要往哪个方向走。有时候读着文献,发现某一条材料需要引用,我可能会打开对应论文的文档在没有正文的情况下单开一个脚注先把这段摘录进去。我下面一节会专门讲读书笔记和写作的关系。

我读学术论文有一个习惯,就是会特别关注脚注的质量和密度。如果一篇文章脚注的密度和语意的密度基本一致,我就会心生好感,认为作者至少是逻辑清晰并且在editing上下了功夫的。脚注和正文理想的状态是形成一个图式结构。我写史学论文的习惯是一个语意一个脚注,让全文类似于一个 超链接网络,读者可以从我的文章里链接到很多新的地方。许多期刊计算字数都是包含脚注在内,所以只要脚注和论证总体的逻辑清晰,字数上不会带来太大问题。如果是更为创意性的写作,那一个脚注都不要有才是最好的。但是实际上句句有脚注和全文零脚注这两者都很难,随机脚注、想起来再补脚注的状态才比较常见。

笔记与软件

我的另一个原则:不记太多笔记,不管是读书时还是思考时。阅读中兴之所至想做的笔记,我以两种方式处理:如果当下就清楚这条笔记与我的哪个博论/论文项目的哪一节相关,我就打开Pages的相应文档直接将笔记写入论文文档内。如果没有那么直接相关的项目,我就拿出纸质卡片手写在卡片上,整理进塑料盒里,留待以后翻阅。日常思考中我另有一个paperblanks的小本,用来不定形地记录想到的project idea,一般阅读中有明确出处的想法就记在卡片上,没有出处的脑洞才用这个本。

虽然自己是个数字人文的enthusiast,但我认为电脑写作本质上是不适合“笔记”这种流动性、碎片性强的思维体裁的,单个的数码界面更适合用来整合东西。而且如果电脑上写“意识流”的话一不留神就会废话写得过多。手写对我来说是一种释放创造力的方式,同时也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时间:手写是要花力气的,这使得我的卡片笔记得以保持精简,只写下思维中最精要的片段。我能整合到手头项目中的东西都尽量即时整合进去,需要找灵感的时候再来翻卡片翻小本。

我在写作中使用的软件如下:

  • Pages:我讨厌Word,平常写论文都用Pages,好处有三。一是界面简洁,二是有好看的模板可以用,我一般用Essay模板写论文,Classic Letter模板写talk,完全不用自己调格式,顶多等到需要导出Word上交的时候把字体变一下。使用模板的好处是格式已经划定好,有出版写作的正式感,上来就会让你想要好好组织文章结构。三是section之间调整比较容易,这点Pages非常直观,插入一个section break就可以另起一个section,section之间想要换位的话鼠标直接拖动页面就可以了。好久不用Word了,不知道Word这方面有没有进步。 

  • Ulysses:我不用Ulysses写正式论文,主要因为页面太沉浸式了,统筹结构不是很直观。但是有两件事我是用Ulysses做的,一是写作公众号,主要因为Markdown可以直接用免费工具转成微信排版格式,二是写abstract,bio,application这种对结构要求不是很高的半正式学术写作:abstract反正也就一两个自然段,一句一句写就可以了,非正式的proposal也是一样。这种如果用pages写等于要一个250词的abstract开一个文档,存在电脑里就显得很累赘,不如全都整合到Ulysses里面,需要提交的时候再导出。
  • Notion:我的Notion现在基本是一个大型数据库,比起写作不如说是用来做图表的。关于Notion如何用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Notion的个人数据库功能:档案查阅、资料收集的最好助手
  • Powerpoint:对我来说ppt=文章插图工具,使用简单直观,方便插图和图注同时保存,也方便一页多张插图的编辑。下图是我博论一章的插图缩略,导师对我这种collage的做法很惊讶,想不到我是用ppt做的,哈哈。

  • 卡片盒:阅读笔记库,详见我去年写过的文章:博尔赫斯的天堂卡片盒:个人的数码藏书、卡片机器,及Zettelkästen近年研究书目
  • Paperblank/moleskine:记录灵感/脑洞。我其实是个文具控,家里的moleskine收了有一柜子。

永远的work in progress心态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要被完美主义害了自己。论文不是作业,不是交上去被打个分就结束了的工作(如果学校这样对待你,那是他们教得不好,去寻找愿意陪你一遍遍改论文的老师吧),而是永远需要一遍一遍不断打磨,根据体裁、读者不断修改的东西。从作业心态变成work in progress心态可能很难,尤其是在学业制度本身不支持work in progress做法的情况下,但多给自己一点一稿一稿修改的空间,放轻松些,其实也能提高思考和写作的质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