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 | 毛罗修士的世界地图——中世纪欧洲的宇宙观、绘图技术与世界知识
毛罗修士的世界地图绘制在直径为196厘米的圆形内,内接于边长为223厘米的方框中。
“毛罗修士的世界地图”是由伽利略博物馆与威尼斯马可国立图书馆共同制作的电子展览,有意大利语、英语、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四个版本。
观展方式:复制展览网址在浏览器打开,或点击阅读原文。(https://mostre.museogalileo.it/framauro/zh/)
展览围绕目前藏于马克国立图书馆的毛罗修士的世界地图展开(上图)。该地图由毛罗修士(Fra Mauro,活跃于约1430-约1459/1464之间)绘制于15世纪中叶,反映了中世界的宇宙观、绘图技术和思想以及当时欧洲世界地理知识的来源。
毛罗修士(Fra Mauro)
展览内容丰富,共有9个部分,包括导言、历史背景、互动探索、宇宙志和文献资料、接受、世界地图、绘制世界、陆地和海洋、数字图书馆。
可在“站点地图”中查看展览细目
导言与历史背景
这两部分采用2-3分钟的小视频介绍地图相关信息。导言概括了这幅地图的绘制时间、制作者、信息来源、总体特点和馆藏地变化。历史背景介绍了地图诞生地点——威尼斯在15世纪的商业、贸易情况和航海技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毛罗修士的身份和工作,及他所绘制的世界地图的版本和特点。
互动探索
这部分展出了这幅地图可以自由缩放的高清扫描件,点击图中文字,即可看到文字的电子版和对应的翻译,部分内容有视频讲解。
展览对图中的地理信息进行了数字化,可以在对应的小节下看到分别展示城市、河流、山川等信息的图层。
其中一个图层展示了《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地方,点击图标可以看到这些地点的对比信息。
宇宙志和文献资料
这部分首先介绍了地图四个角上的文字和图片反映出的自然哲学观,包括:从神学的角度讨论天的数量、行星之间的距离、潮汐的起因、陆地从水中浮出的原因、四种元素的绝对和相对大小、地球的可居性以及人间天堂的位置;之后简介了中世纪基督教了解世界的信息来源,包括传教士与使节、商人与旅行者,从中可见此时欧洲与远东世界的交流。
接受
这部分介绍了这幅地图的制作契机、人们对这幅地图认识的变迁、毛罗修士的影响。
“世界地图的复印与复制”一节展示了这幅世界地图在19、20世纪的复制、改写本,所有地图均可自由缩放阅览。
世界地图
这部分展示了8-15世纪的世界地图,所有地图均可自由缩放阅览。
绘制世界
这部分介绍了托勒密对地图投影的贡献、从托勒密到毛罗修士所绘制的地图表现出的世界大小的变化、毛罗修士绘制世界地图的方法。
陆地和海洋
和其他版块相比,这部分更像是“毛罗修士的世界地图”完整展览的海图微缩版,首先以视频介绍了毛罗修士绘制于同一时期的海图的绘图方法、地理信息及与世界地图的联系;之后展示可以缩放的高清地图,读者仍然可在分设于不同小节的不同图层查看海图中的文字翻译和地理信息;最后再以视频形式介绍中世纪航海图的内容、特点、绘制方法和技术、时空测量仪器以及航海技术。
数字图书馆
这部分列出了一些相关的电子文献,点击可以阅览扫描版全文。
往期展览推送:
线上展览Printing R-Evolution 1450-1500
更多有关地图的参考文献可在图书馆3.5.1Cartography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