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马不是马:你一定要跑个全的

2017-09-04 王乐 黑跑

发掘力量最深处

On Running

35公里之后是马拉松的精华部分,没吃到主菜的西餐能叫西餐吗?


半马不是马,这样说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事实就是如此。马拉松距离42.195公里,从历史渊源来说40公里左右(已无法考证二千五百零七年前具体路线),纪念菲迪皮得斯报信兵的英雄事迹,有了马拉松这样一项运动,这样一个品牌。


半马不是马,就如同珠峰8844米,登了4422米不能说登了半个珠峰。那是两个概念,0~42.195公里,越长的距离越趋近于质变,越能让你成为那个真.全马跑者。比如跑过全马的人会告诉你,35公里以后才是马拉松的精华部分,是戏核儿,是主菜,是文眼,是不能舍弃的部分,是小学时候我们都要归纳的中心思想。对的,没跑到35公里以上,就不能说体验过马拉松,所有考验都要用这个距离来承载,如春天的河水慢慢涌过堤岸,如同开水烧到了99度3。


多数朋友在设立目标的时候,都倾向于用一个全马来作为自己的“毕业考试”,没错,全马舞台等待你的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儿,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所承载的价值才配得上马拉松殊荣。

(如果你不认识图片中的人物,不妨百度一下阿赫瓦里)


为什么一定要跑个全的?


一、马拉松说的本来就是全马,从第一届现代城市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开始,即是如此。


二、如果不训练,身体好点儿的人也能够完成半马,但是只有很少的几率完成全马。全马半马成为区分“是否认真对待过训练”最好的注脚。不经过艰苦训练就能完赛的跑者并不值得特别推荐,好比不经过努力也挣到很多钱(我们管这叫富二代)不能复制推广。马拉松的荣誉,自于努力,来自谁都不能逾越的困难。奖牌,是你努力的背书。半马完成者则明显降低了门槛,掺杂了太多不确定因素,以至于根本不能成为一条考核标准。半马的背书可能存在了刻苦努力,也可能是因为年轻身体好或者比较能熬。


三、从人本身的能量储备(脂肪+糖原≈油箱)来讲,在关门时间完赛这个强度下,半马可以不用额外的能量供应。但是全马,多数人是需要能量补充的,这有涉及到合理的能量分配。多数人会遇到接近糖原耗尽的撞墙”阶段,而这也是超长距离跑的一个特性。不是一口气就能跑完,要有更多的环境功夫增加进来。半马你可以当做外出拜访客户来考虑,而全马则是到外地出差,这样你就明白需要做的准备有多大不同了。


四、国内顶级比赛,多数已经变成只有全马了,比如北马、上马。以后再想跑这些精品赛事,不够全马能力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而更高级别的比赛,比如六大等,则要求能跑、有钱或者命好(对应的是精英名额、慈善名额、抽签名额)。




半马不是马,只有跑了全程,才能跨越地域、穿越古今,用自己的“不容易”来感受当年菲迪皮得斯从马拉松小镇跑到雅典去报信的伟大。现代的马拉松给大家一个机会,去部分感受这份壮举。要知道,现在跑马拉松实在已经是舒服的多,我们拥有的是每2.5公里一个补给站,还有人加油,有兔子领跑,有收容车和随时随地退出机制。而两千五百零七年前(公元前490年),那个英勇的希腊士兵,已经跑了200多公里到斯巴达搬救兵(还原波希战争菲迪皮得斯从雅典到斯巴达搬救兵的路程有个比赛叫做斯巴达松246公里,大家自行百度),又返回战场,顾不上停歇,还负了伤,再高速奔跑40多公里去报信,他没有补给只有信念。


马拉松是一种严酷无比的考验,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或许我们还不能沿着脚步完全感受历史的伟大时刻,但至少,在这超长距离的锤炼下,我们能够慢慢升腾出一种穿越世纪的心意相通。一场全马,你值得拥有。


黑跑黑话

“半马不是马,如同登了4422米的山不能叫登了半个珠峰。”

烧到50度的水,也不能叫半开水。马拉松的量变和质变的差异,在35公里之后才能显现。

微信名:黑跑团

微信ID:heipaotuan

❶ 感谢阅读关注
❷ 欢迎分享
黑跑团私教课程,合作请联系

相关文章: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马拉松的强者精神

如何跑一场跨越昼夜的人车接力赛

前半程挖坑,后半程填坑,这样的马拉松过程你熟悉吗?

跑马拉松最大的成本是……?

再谈越野跑礼仪

真爱无敌:86岁加拿大跑者艾德-怀特洛克去世,留给世界一个关于真爱的故事

跑马拉松不“撞墙”的秘密

马拉松不可怕,不做准备跑马拉松才可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