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做的腊肉

王印明 读书村 2018-08-06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二村平台年节专题

23

腊月二十六

农历丙申年

2017

1


▶关注丁小村言(dxcn916),阅读年节专题文章。

1月10日:《去略阳,寻找一点阳光……》

1月15日:《叩问关山,英雄怎不思勉县……》

(更多文章请关注丁小村言阅读,长按页面底部二维码关注)

▶二村平台在年节期间推出专文(旅游,美食,年节习俗,年节记忆,纪事,地理人文,故事……等。),欢迎阅读,也欢迎作者赐稿。


读书村·年节专题——已发出篇目:

年节记忆:盼过年

在灿烂的夜空下,仔细地听……

过年的新衣服

(更多篇目,请点阅:读书村2017年节专题)





母亲做的腊肉

  文 | 王印明


老家人有个习惯,不腌腊肉就不算过年,因而,一进入腊月,乡亲们就忙着开始腌腊肉了,从此,年的味道就弥满了整个村庄。

我的老家在陕南农村。在“大集体”的年代,公家有个硬指标,各家各户都要交毛猪。一般来说,乡亲们一年只养一头猪,咋舍得全部交给公家。到了冬腊月,把猪杀了,一半交公家,一半腌成腊肉自己吃。而日子殷实一些的,就像我的母亲,买仔猪时要逮两头养着,到出栏时,一头交给公家当“任务”,一头留着自己吃,一吃就是一年。

乡下人都知道母猪产子多,一窝少则五六头,多则十几头。逮仔猪时,若是逮两头,也都是“孪生兄弟”。尽管它们是一母同胞,但命运却不一样,交给公家的猪可能要坐上车,被运到附近的城市,让公家人享受新鲜了,而另外一头猪被就地解决,乡下人用土办法腌制成腊肉。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人都吃不饱,更何况猪呢。因此,打猪草便成了我们孩提时的“必修课”。下午,小伙伴们出没在田间地头,用不了多大功夫,就提回一大筐青青的猪草,勉强地供住猪吃。那时,由于受季节的限制,夏秋季节,还得晒些农作物的茎叶什么的,如黄豆叶、花生秧、红薯秧,等等,粉碎后以储备冬天或来年春天用。母亲总会“算计”,猪快出栏需要“追肥”时,才肯给猪喂些麸皮、米糠、包谷面之类的。这样,猪肉才有“油水”,腌制的腊肉红润发亮,十分诱人。

现在想起来,就忍不住深呼吸,咽口水,那历久弥新的味道不由让我想起母亲腌腊肉的场景……

过去是没有铝盆、塑料盆之类的,木盆腌腊肉是母亲一贯的工具,因为是自家腌制,杀猪匠像庖丁解牛一样,按主家的要求,把猪肉分成类。在我的记忆里,大都会割成三指宽,一尺多长的肉,俗称方肉。我不知道母亲腌制腊肉的手艺是从哪里学来的,但母亲确实心灵手巧,她分门别类地涂抹上粗盐,肉皮朝下层层叠压,在木盆里腌两三天,待盐入肉后,捞出来用粽叶绳子串起来,挂在灶头上,选用柏树枝、椿树皮慢慢熏烤。随着烟熏火燎,烟味的香气就慢慢地渗透到腊肉里去了,这样,色泽红润,肉质透亮,着实诱人。当香味绕鼻时,年就等不及了,好像一步就跨进了年的门坎里。也只有这时,母亲才端个高板凳,站在上面,像观天相一样,看一遍又一遍,琢磨了又琢磨,才从挂购上取上两块腊肉洗净煮着让我们吃。后来才知道,要不是逢年过节,母亲是舍不得的。

其实,不是母亲小气,按她的话说就是要靠那些腊肉招待客人、走亲戚哩,难怪母亲轻易舍不得吃。可一旦腊肉味从门里、窗子、屋檐下把邻居孩子们吸引过来后,她总是让邻居的孩子先吃,惹的我们时常不高兴,就连我们手里剩下的骨头,也让邻居的狗先“品尝”。眼下,我们与邻居的关系非常融洽,或许这也是受到母亲的教化吧。

 现在,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腊肉遍布城乡,透明发亮,色泽鲜艳,无烟熏味,但怎么也吃不出过去那种细嫩瓷实,口感醇正的滋味。不知是我们的味觉发生了变化,还是童年时“原汁原味”的腊肉里多了一份亲情呢?


王印明,发表有散文作品多种,陕西作协会员。现居陕西勉县。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汉中乡土美食:寻常百姓滋味

·人间烟火:土灶

·生活·地理 | 我的秦岭

·乡土·滋味 | 我妈做的手擀面

·在山里过夜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可以查阅订阅丁小村言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