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的前世今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带来好运哦!!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 1990~1995 - 个人英雄的年代
1. 1990~1995 - 个人英雄的年代
这是个人英雄辈出的年代,求伯君、鲍岳桥、王江民……一个个草莽英雄,单枪匹马开发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软件,让PC可以输入中文、做字处理、玩单机游戏、杀毒、看VCD(需要解压卡),黑底白字简陋的DOS变得丰富而精彩。
求伯君是我学生时代的偶像,他九十年代初写出了WPS,在中国风靡一时。鲍岳桥,如果没有他的UCDOS,中国普及电脑的速度也许会慢很多倍吧。电脑病毒在DOS上泛滥一时,王江明的KV杀毒软件扮演起PC保护神。
那个年代电脑还是个稀罕玩意儿,软件功能相对简单,最复杂的部分是如何充分发挥运算缓慢存储量小的CPU、内存等硬件的效率。产品还没从技术分离出来,一般认为好的产品就是技术最牛的产品,也就是功能强、体积小、运行快,这就是当时的用户体验。
技术上业界比较膜拜Symantec和Borland,被认为是两家技术最顶尖的公司。当时我觉得最牛的软件产品是Symantec的NortonUtilities,不但可以玩儿转DOS(其实也就是做个文件备份、格个盘、搞个压缩这种),当1994年我们用刚刚出现的网卡+双绞线通过NortonUtilities把两台电脑直连,居然可以对传文件,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基于Norton的工具我们年级几个宿舍组建了学生中最早的局域网,比北京青年报报道的“最早”的学生宿舍局域网还早了半年多,虽然作用只有一个- 打《DOOM》,我们都很迷恋那种举着电锯狂追同学的感觉。
那时还没有太专业的分工,产品外观设计也是实体产品公司才有。软件基本上就是程序员一人包打天下,同时兼项目管理、前后台设计、技术开发等所有角色。想好要做什么,直接写代码。虽然书上也说应该搞一搞概要和详细设计文档,但DOS上连好用的字处理软件和中文输入法都没有,更别说画图和设计工具。规范的程序员们会把设计思路放在代码注释里(少数学霸可能写在本子上),但大多数人可能就是放在海马体里。PRD?不存在的。原型?也许画在餐巾纸上。哦,那时中国好像还没有餐巾纸。
对于少数能接触到电脑的年轻人来说,PC最重要的是游戏功能,最脍炙人口的游戏是《仙剑奇侠传》,国产RPG巨著,打怪升级探迷宫找宝箱,可以抗衡任天堂红白机的魂斗罗、街霸和苹果机上的警察抓小偷、吃豆。
仙剑奇侠传
我凑了个热闹用汇编写了我的第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不需要拷贝,自己主动扫描和把自己复制在一个个exe文件头部,啥时候想启动了就自己启动,用户不能干预。工作时,用户DOS窗口字符像下雪一样往下掉,堆在底部变成一个雪人。用户爽?还是我爽比较好玩,用户稍微惊吓一下问题应该不大。嗯,按个空格键就恢复了。
时代总结:
典型产品:WPS、UCDOS、仙剑奇侠传
产品关键词:功能强/多,体积小,占用内存少,不蓝屏
设计方法:裸写代码,少部分逻辑放代码注释里,运行起来才知道产品长啥样
典型团队:个人包办全部角色
产品大牛:求伯君,鲍岳桥,王江民
2. 1995~2000 – 产品有了图形化设计
2. 1995~2000 – 产品有了图形化设计
95年是个重大的产品设计分水岭。微软先后推出Windows95和Visual Studio,图形界面逐渐普及,产品终于可以做可视化设计和开发了。当时我们觉得用VS直接把库存控件拖拖拽拽拼出一个产品界面原型,特别酷。然后编辑这些控件,定义它们对收到的消息(单击、双击、加载、销毁之类的)怎么响应,前台直观地走向面向对象编程,不需要再设计复杂的消息监听线程。更爽的是多线程的Windows死机大幅减少,内存也不再受限于640K,爽多了,不过不经常Ctrl-S还是比较容易悲剧,VS常挂。
软件越来越大,可能是因为都装光盘里了吧,纷纷变成了几十上百M,一张盘装不了几个,所以大软件有点贵。而硬件计算能力的落后,让代码的性能和精简度成为核心指标。此外,随着局域网的发展,大型办公或商用软件渐渐出现了服务器和客户端分离的设计,软件从单机版渐渐升级为CS架构(Client-Server),服务器端主要是数据库和一些需要共享的资料和服务,可以支持连接多个客户端。
因为软件大了,单枪匹马有点搞不定,个人英雄们纷纷搞起了公司。
软件产品逐渐商业化,街头也有了越来越多卖正版软件的联邦软件门店。软件产品唯一的收费模式是按盒装软件的价格付费。不过买正版的人实在不多,盗版光盘产业火爆。印象挺深的一件事是,王江民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因为盗版泛滥赚不到钱,一怒之下加入了逻辑炸弹,发作时盗版用户硬盘数据被破坏,软硬盘被锁不能启动。软件有风险,盗版需谨慎,我们后来都喜欢用同学的电脑先运行一段时间盗版软件。
Win95/98时代的标准软件界面
金庸群侠传
当时我做了人生第一个网站,起名“梦幻世界”,专谈黑客技术,在校园网里颇有些访问量,后来还有绿色兵团(后成为绿盟)的人来跟我交流,包括我很仰慕的黑客软件“冰河”的作者。网站代码就是用Frontpage裸写的,今天还珍藏着。写这篇文章时拿出来跑了一把,颇有些小激动,20年没见到土土的它了。这大概也算是比较早期的个人站长了。
本科毕业时我终于做了第一个正经产品,太原公交公司IC卡加油机控制器,汇编语言洋洋洒洒写了几万行,服务于太原公交车司机们,把他们从每天清晨繁琐的加油额度申请和统计中解放出来,刷卡自动完成。每天让用户多睡五分钟,满满的成就感让我觉得是个产品达人了。只是跟我交接的刘工比较痛苦,没有设计,没有原型,只有汇编语言代码,和一丢丢注释。
3. 2000~2005年-工程化的产品设计和管理
3. 2000~2005年-工程化的产品设计和管理
2004年的淘宝网
当然,这一切和移动端还没啥关系。移动设备已经有了,典型的是PDA(个人数字助理),上面跑Palm或者随时死机的Windows Mobile(那时还叫WinCE),电池差不多能坚持一小时。我当时上下班挤公交车时看电子书是PDA的典型应用场景。手机还只用来打电话,彩屏和弦铃声是主要卖点,能拍照的手机被认为是高端货。
智能手机出现前的掌上电脑- PDA
我的线上首单就是2002年在易趣网竞拍买了这么个PDA。当时流行拍卖制,分为两三天截止期的竞拍或者一口价两种方式,然后成交后线下面交。当然也有成交后走邮寄的,但先付钱的往往收不到货或者收到残次伪劣品,先发货的往往收不到钱。总之谁先谁倒霉,这个严重问题促成了淘宝设计了“担保交易”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买家确认收货后再打款给卖家,这直接催生了支付宝,最终担保交易与交易免费一起帮助淘宝击败了eBay。
电脑的使用姿势在这个阶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大家都是在电脑上运行大量软件,这个阶段工具盘的使用越来越少,休闲娱乐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 上网看新闻、上网聊天泡论坛、上网打游戏。
软件工程迅猛发展,迭代模型取代瀑布模型开始流行,后来演化出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和MVP的概念。国际项目管理权威认证PMP定义的需求管理成为后来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能,并逐渐引入头脑风暴、马斯洛金字塔、KANO模型及伪需求判别、用户分群画像等方法。质量管理后来逐渐被互联网技术团队认领,而时间、沟通、风险等管理责任则继续留在互联网项目经理的职责中,但由于项目经理权力的弱化,后来的产品经理也要共同负责产品实施上线。CMMI流行于大型软件公司,通过CMMI5评审是规范和实力的象征。这个重流程和组织能力的成熟度模型在敏捷方法兴起后渐渐衰落。
此外,产品方法论溯源也值得提一下统一建模语言UML。它在2000年之后逐渐引入中国,并逐渐流行于产品设计。UML用例图大致长下面这样。
UML用例图
当时规范的产品设计常要用UML画出用例和流程,虽然它缺乏输出界面原型的能力,但具有比较强的画类图、活动图、状态图的能力,偏架构设计,是产品和技术的桥梁。今天UML已经比较非主流,很偶尔看到怀旧型或者很偏技术的产品经理还在谈论它。
当时我做前端产品设计和开发时常用Dreamweaver、Frontpage制作网站原型,这类前端开发工具已经具备极强的高保真原型的快速输出能力,它和今天产品经理常用的Axure、墨刀之类的工具相比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很好的html和js的编写能力。
游戏这时候更厉害了。盛大2001年上线面向网络设计的《传奇》上线,其火爆不但后来把陈天桥推到互联网的第一位中国首富,也吸引得史玉柱连脑白金都不卖了,改行去做游戏。
传奇
那时我负责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软件部和产品规划部。因为有经费了,在产品设计里加入了用户研究。那是个体力活儿,顶风冒雪地跑电脑城和网吧,和发小广告的争相扑向每个路人,死缠烂打求填问卷。所以用研脸皮薄确实挺影响产出。海量用户的模糊需求梳理也是个很大的挑战,只能通过统计方法确定大多数人可能要什么,但郁闷的是,拿到的大多数调研结果有时不代表大多数用户,美女调研员出去收问卷效率非常高,获得的却往往只是适合男性用户的发现。另外也发现用户面对面填写问卷时的装逼心态很强烈,给出的不一定是真实想法。
典型产品团队:项目经理,功能规划工程师,架构师,程序员,美工
4. 2005~2010年:产品经理职能分离,用户体验设计兴起
4. 2005~2010年:产品经理职能分离,用户体验设计兴起
这个阶段,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风起云涌,淘宝击败eBay称雄C2C电商市场,势不可挡地于2007年上市,并开始酝酿天猫;腾讯QQ如日中天,2005年收购Foxmail迎娶张小龙,婚后五年小龙怀上微信,成为人生赢家;同年百度在纳斯达克火爆上市,市盈率2000多倍创下世界纪录,并先后推出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而莆田系也从电线杆奔向百度竞价排名;京东进入爆发性增长,除了在马云推崇的轻资产模式大红大紫的2007年以惊人魄力自建物流,颇有远见地挖掘了重资产护城河,同时鲸吞电脑数码市场,毁灭性地打击了男人唯一爱逛街的地方 - 电脑城。随后京东又进军大家电和图书市场,为下一阶段与行业老大国美苏宁当当开撕埋下伏笔;1号店在对供应链要求极高的超市电商领域迅速崛起,狠狠撕开了需求和难度均为最高的传统零售最后防线,全面吹响了线上颠覆线下零售巨头的号角;陈年在卓越网变现后成立凡客,与PPG一起席卷了抱有时尚梦想的屌丝群体,吹响了互联网进军制造业的号角;又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奇虎360在周鸿祎的带领下用魄力惊人的“免费”商业模式从杀毒到工具,彻底颠覆PC软件业。
极具个性的“凡客体”
与此同时,有些行业和模式则渐入黄昏。李嘉诚的TOM黯然退市,互联网Web1.0的单向信息发布模式日渐式微,曾经如日中天的三大门户,新浪转战博客和微博迎来第二春,网易暂时还没染指音乐和电商,靠游戏《大话西游》另辟蹊径,而搜狐则过了巅峰开始滑坡;互联网迅速向重互动的Web2.0过渡,其代表微博、天涯、猫扑盛极一时,天涯小胖和猫扑猥琐教主脍炙人口。电脑玩家曾经人手一本的《大众软件》销量急剧下滑,映照着个人软件市场渐趋穷途末路,也把盗版光盘产业扫进了历史尘埃(想当年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一整天光盘片基技术,顿时成为无用知识)。多年来统治信息产业江湖的企业级应用与服务市场在“云来了”和次贷危机的打击下一落千丈,曾辉煌不可一世的MNC们纷纷显露败相,人才阵地被互联网企业渐渐占据。
眼动实验和视觉热点图
这个研究方法体系深度应用在设计职能上,细分出了用研、交互、视觉等一系列后来的互联网前端设计岗位,并推动了C端产品在情感化设计方面的革命性升级。
用研。专注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深入理解用户心理因素的分析方法,是设计的重要输入。
交互。根据用户特性和使用场景,对产品信息架构、用户操作流程引导、系统对人的反馈等方面的深入思考,结合黄金8法和启发式评估10条为代表的交互理论,孵化出了交互设计体系。
视觉。探索视觉焦点分布和视线轨迹的眼动实验等科学研究手段与传统美学艺术理论和审美的结合,则成为互联网视觉设计师的方法论基础。
产品。用户的情绪、心理、潜意识、决策因素、行为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使用场景分析,结合商业目的运用于产品及模式打造,形成了互联网前端产品经理核心能力要素。
当然,这几个角色之间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存在着非常多的交叠和共性,也并非泾渭分明的。在很多公司面向UX的设计部门,也叫UED。
负责产品路线图,把项目经理对产品功能从“做”的管理上升到“想”的层面。 负责市场、业务、运营、技术的对接,相应MRD、BRD、PRD等文档体系逐渐形成规范。 重点负责功能管理,针对广义用户进行需求深度挖掘和功能设计,并输出产品用例和Demo。 在技术团队的支持下,与项目经理搭档完成产品的落地实施,与业务和运营搭档负责产品的持续改进。 逐步引入产品数据体系和KPI管理。
此外,互联网数据体系及网站分析技术日渐成熟,尤其是针对渠道、用户、商品和销售,在流量和转化等维度的数据和分析,对产品设计产生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虽然“大数据”概念尚未流行,但专注数据生产、数据挖掘和报表生成的BI部门已经渐渐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重要部门。
5. 2011~2015 - 产品理论体系渐趋成熟与设计思路的移动化
5. 2011~2015 - 产品理论体系渐趋成熟与设计思路的移动化
从产品管理的历史阶段来看,随着互联网新玩儿法新变革层出不穷,热闹火爆,负责互联网模式与功能构想的产品经理角色渐渐成为互联网行业最黄金职位,光环吸引着大量技术、咨询、运营、设计、项目管理等不同背景的人才纷纷转型产品经理。在这个大风向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专业的产品经理平台在2010年上线,并成为产品经理们的分享和学习乐园,帮助一代代产品经理和运营们成长,我也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学习和受益良多。产品经理大会、产品经理学院也在各一线城市逐渐兴起。火热的互联网时代推动着产品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渐趋成熟完善。
阿里、腾讯、百度作为三大人才基地,派生出风格迥然不同的三大产品经理流派。作为近距离观众,我的感觉是,阿里系产品经理商业化思维强烈,产品理念中带着满满的运营思考;腾讯系产品经理更接近产品理想主义,对体验追求极致,有着清晰的底线和面向用户的原则性;百度产品经理则更注重技术和科学,但换一个角度,对用户与市场的结合不免偏薄弱,这可能也和百度系脱胎于极重技术的搜索引擎有着基因关系。
消费心理学结合场景分析被不断引入产品设计,引导方式迅速繁衍,分化出丰富的适合促销导向、品质导向、场景导向等不同类型用户的各类导购栏目,同时炫耀、贪利、从众、好奇等人性哲学元素被深入运用到产品中,对社交传播和转化进行广泛有力的推动。
海量商品、海量用户的特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深入,精准化、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已经成为电商标配。最能体现千人千面特性的电商首页,从最初的“短”到内容丰富且固定的“长”,再到栏目顺序和聚合方式个性化的“长”,再回归到栏目和内容个性化的“短”,不断地轮回演进着。
促销玩儿法越来越丰富繁多,“无促销不电商”的观念逐渐渗透消费者心智,随后伪促销、伪红包开始泛滥,价格游戏成为主流玩法。在一场精心酝酿的南京“城市精选”项目实验中,我们最终证实消费者的实际选择是宁可相信原价虚高的假促销,也不选择价格真实打到最低的稳定底价售卖。
随着中产阶级和新一代消费者渐渐崛起,生活方式和消费诉求迅速变化,群体性亚文化带来鲜明商机。场景化产品设计逐渐开始流行,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逻辑逐步演化为以人为中心的连接逻辑,社群、极致单品和新场景连接变革着人、货、场,售卖对象从商品转向情感。
互联网产品架构随功能的不断复杂和强大而渐渐出现前后台分离,中台体系开始独立,一系列核心模块如营销系统、类目与商品体系、会员体系、用户体系、店铺体系、价格体系、广告系统等开始成型。
这个阶段另一重要特点就是移动端兴起并渐渐占据统治地位。移动端特性推动着产品设计依据的一系列变革。
时间碎片化。用户上网访问应用的时段发生转移,从上午10点和晚上,渐渐转为早晚通勤时间、午餐时间以及晚上上床后的时间,也从低频长时间变为高频短时长。这个特性不但推动了电商向高频小单发展,也推动了内容消费的重大变化–从深度文章和精致视频,迅速走向快餐化。
移动端(红) vs PC端(蓝)的分时流量趋势
流量碎片化。从过去的搜索引擎统一分发变为林林总总的app聚集起一个个流量孤岛。这也推动着流量争夺从SEO/SEM快速转向预装和ASO,流量争夺转向巨无霸内部生态层面的打通和交叉引流,也渐渐催生了后来的私域流量池思维。
LBS推动O2O和基于地理位置的营销和社交玩儿法不断繁衍,地图也随之渐渐成为流量新入口。
移动化浪潮带来了两大产品底层思维的变化:
首先是社交兴起。手机的独占性和随时在线的特点决定了手机就等于人,移动应用账号则是人在线上的映射。随着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社交化产品变得火热,从PC时代的圈层沟通和异性社交,渐渐承载起更为强烈的商业属性。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都在生态内重点建设社交体系,裂变思维全面渗入产品设计,带来了红包、拼团、砍价、有奖分享、社交游戏等一系列的传播玩儿法;而社交电商伴则随着微信和小程序崛起,粉丝经济和社群营销成为热点,社交成为营销的核心方式。
其次是草根化。早期的传播是单向式和星型结构的,以主流媒体和名家明星为中心,内容和观念被中心化的渠道推向万千读者。随着移动时代和Web2.0的降临,信息传播由星型迅速转为网状,草根随之蓦然崛起,数以亿计的草根以对等的投票权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主流审美,商业逻辑也从精英导向变为“得草根者得天下”。于是,产品设计与营销方式的草根化、内容的快餐化和媚俗化也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由此,UGC信息流、网红、直播、小视频、晒单种草纷纷成为重要的产品与商业形态。
移动浪潮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影响之大,很早就让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家决心“All in 移动”。当时我在携程经常给创始人James(梁建章)汇报业务情况,那时PC端流量还占百分之七八十,James就已经反复强调“拇指+水泥”的战略,只对移动端感兴趣。我打算在PC端产品投入一定资源,还颇挨了几次批评。当时有些郁闷,但后来很快看到移动端的压倒性趋势,对他的前瞻性颇为钦佩。这也影响了我后来主管前台产品的很多年,都几乎只把精力和资源投在移动端。
回顾这个阶段,我在产品设计层面的专注点,从方法、流程、技术、质量等层面,也逐步转向用户群体的心理学、哲学和侧重商业逻辑、传播逻辑、转化逻辑等产品驱动力的内因层面思考和逻辑推敲,更多地从“把产品做对”向“把产品做好”的思考维度跃迁。在携程负责业务BU的阶段受益良多,让我得以充分体会和理解互联网业务各个单元产品、运营、技术、编辑、数据、市场、商务等层面如何整合和协作,让我后来的产品思考不再太过偏重于产研视角,价值观也从把产品做得优秀转向如何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最好地支持商业目标。
时代总结:
典型产品:微信、天猫、京东、手机支付宝、高德、微博、美团、滴滴、陆金所……(此处省略10000字)
产品关键词:移动、体验、场景、社交、草根
设计方法:MRD/BRD/PRD成为标准产品设计输入输出;产品思维深度融入场景化、社交化和运营思维;UX体系趋于完备
典型产品团队:产品经理,UED,BI,运营,架构师,程序员
产品大牛:张小龙,雷军
6. 2015~2019 - 模式去芜存菁和对存量市场精雕细琢的时代
6. 2015~2019 - 模式去芜存菁和对存量市场精雕细琢的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狂欢过后,其实也并不落寞,互联网下半场,一切都日新月异。流量红利时代慢慢远去,在线上批发流量或者线下大规模地推,小礼品“求扫码”的时代已经成为回忆,互联网公司们开始用全新的姿势经营着流量:
增长成为行业热点。2015年范冰的《增长黑客》把Growth Hacker概念引入中国,GrowingIO也于同期成立并于2016年开始组织增长大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逐渐成为行业最大盛会。流量在AARRR增长模型下结合大数据的力量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线下市场成为流量竞争新渠道。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线下,入股或收购大型传统零售巨头。盒马、苏宁小店等新物种通过密集前置仓布点在线下卡位。
下沉市场成为流量争夺新热点,拼多多和快手在低线级城市的快速收割大获成功。 淘宝、微博、抖音等公域流量竞争激烈价格昂贵且不可控,微信社群、公众号、app等私域流量池玩儿法兴起。 拼多多和Luckin把传统的裂变打法发挥到极致,在强大的补贴下逆袭几乎不可战胜的行业巨头京东、星巴克,改变行业格局,成为新贵。 在资本狂热退去后共享单车的一地鸡毛中,新一轮“红黄蓝绿”重新崛起,只是核心逻辑已经从没有盈利模式的共享经济变成巨头们链接消费者抓住流量和支付的高性价比手段。
再次充斥北京街头的新一轮“红黄蓝绿”
产品设计理念在上一阶段已经基本走向成熟完善,我个人感觉在此阶段,除了与大数据的深度结合,并没有看到太大方法论上的变化与革新。如果说互联网上半场是在狂热的资本推动下层出不穷的新模式探索和快速圈地做增量市场,下半场则是精细化的存量市场经营和繁多商业模式的去芜存菁。产品经理们的专注所在,相应也应当是构建完整全面数据体系和模型,精确追踪流量的来龙去脉,深度挖掘每个产品节点的用户诉求及其心理细节,精细雕琢,并顺应近年来简约和沉浸式的设计趋势,将产品变成“懂你”的高效产品。
产品设计思路的迭代,这个阶段前期场景化大行其道,电商设计了越来越丰富的场景化栏目对商品进行聚合,对消费进行引导,但近期又开始精简,回归到精品频道加个性化内容的主旋律。下面举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最新的京东移动端首页改版,来诠释产品设计理念的变化。
下图左一为改版前的7.x版首页,图二、图三为三个多月前上线的来自两位不同用户的京东移动端8.0版首页。
京东App7.x版首页 vs 8.0版首页
不难看到,新版首页主要有如下变化:
首页栏目大幅精简。iPhone XS上,原来的首页大约6屏,新版首页只有不到3屏。原有板块和栏目大幅度简化,去芜存菁,原场景化栏目池东家小院,承载消费风格的版块女神、潮人、我爱我家、实惠好货、京东直播等均被搬离首页,折叠为二级栏目或取消。业务线原可提报的首页入口资源位除活动通栏外全部被取消。
个性化内容占据绝对主体。首焦轮播和icon区(百宝箱)栏目和排序全面个性化,并增加“我的频道”集中收纳用户偏好的频道。黄金频道区保留了秒杀、好货、闪购、排行榜等固定重点栏目,但入口图早已实现千人千面。由此,除黄金频道区的固定栏目,任何业务入口仅有的露出机会在百宝箱区和“我的频道”,但需要符合用户个性化偏好而获得算法推荐露出。
特色推荐区大幅增强。“为你推荐”从原来的单品瀑布流(Feeds流)提升为按品类分区,插入活动内容,让偏好逛单品推荐的用户可以有效锁定范围,同时Feeds推荐算法在精准度和复购周期等方面有一定优化,支持更好的沉浸式浏览体验。可见,导购思路从逻辑维度丰富的场景聚合型推荐,又回归了粗暴但高效的单品推荐。同时,为每个单品加入了用户反馈设计以帮助系统迅速提升推荐准确性。 我们也看到了设计中一系列的细节优化,如京东大红品牌色有所增强,视觉样式进一步统一,增强微动效引导,二楼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