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标准工时被质疑,怎么办?

2017-09-16 工业工程实践者


发现实际生产量远远低于标准工时对应的标准产量,现在现场质疑我们测定的标准工时的准确性,要求我们明年重新测定,该怎么办?



题目:

标准工时被质疑,怎么办?

作者:六号 

来源:工业工程共学社


问题:

看了你工时测定两难的文章,很有感触。我们在一线员工的信任下完成了标准工时制定的工作。但是有了标准工时作为基准之后,发现实际生产量远远低于标准工时对应的标准产量。现在现场质疑我们测定的标准工时的准确性,要求我们明年重新测定,该怎么办?因为第一次测定标准工时,我心里面也没有什么底气,也想重新测定……



思考:

这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六号认为可以分为:

1、我们标准工时测定的基本方法有没有问题?

2、基本方法满足之后,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3、没有达成标准产量,真的是标准工时有问题?

4、面对一个问题困惑,我该如何抉择?


   1   

标准工时测定的基本方法有没有问题?


首先我们要理解标准工时的定义。我查阅了一下百度,它给出的定义是: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这个定义还是在IE角度来讲还是相当不专业的,但估计很多老板、初学IE的人对标准工时的定义就是从这里来的。。。)


查阅industrial engineering handbook,我们再看看专业的定义:

Time standard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defined as the time required by an average skilled operator, working at a normal pace, to perform a specified task using a prescribed method, allowing time for personal needs, fatigue, and delay.


就是说在一个普通熟练工人在带有生理宽放、疲劳宽放、延迟宽放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标准操作手法,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差别是什么?专业的定义强调了:

1、没有说针对一个加工工序,只是笼统的说了一个工人在XXX情况下,需要的时间。如果针对一个加工工序容易和周期时间混为一谈。

2、工人是普通熟练,正常速度

3、宽放

4、标准操作手法


如果,以上四点的都注意到了,我想标准工时测定的基本方法上面,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了。


在一个普通熟练工人在带有生理宽放、疲劳宽放、延迟宽放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标准操作手法,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2   

基本方法满足之后,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其实标准工时测定的基本方法是一种工程方法,并不是完美的,还有很多问题,比如:


   1、霍桑效应 - Hawthorne Effect   

当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时,他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导致他作业绩效变好,可能导致作业绩效变坏。


经常的,IE拿着摄像机到线上去测工时,总有一种感觉工人不是正常作业,总是感觉工人在欺骗你。在质检的时候,看到尾端随机抽检的人员来了,就把一些不良品先收着,等质检人员走了,再把不良品拿出来带条件放行。也有好的,感觉自己被重视了,更加努力的工作,绩效增长。


不论什么情况,观测被发现的时候,往往绩效是不准确的,这种不准确的程度到底是多少,很难有定论。有的公司采购了能远距离采集影像的设备,不让操作人员发现。有的公司采取了和工人聊天谈心,解除工人的心里防备。有的公司则用采集出来的数据做调整。


这些做法都有利有弊,挑选哪种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基于目前你们的状况,可能选择进一步和员工沟通比较好。我个人也是推荐用这种方式。


   2、分辨率/精度   

一般的,流水线的Takt Time会在10S-120S之间,有可能有更高,更低的,但是过高,过低的Takt Time会导致操作绩效的下降。


在这么一个要精确到5秒级别的Takt Time下,工时数据收集的精度应该达到多少呢?一般性要达到精确程度的1/10,也就是0.5秒。换句话说,如果你要精确到秒,那么测量的精度需要到0.1秒。


所以测量精度到秒,那么只能精确到10秒的级别。所以不要拿着测量到秒的工时数据和别人说,你看,我们是精确到秒的哦。测量精度和数据的准确度不是1:1的。


   3、抽样误差   

大家都知道统计数据需要一定的采样数量,一组数据说明不了问题。因为这一组可能正好是很低的,也可能正好是很高的。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一定的置信度。但是多少人关注到了抽样误差呢?


在允许抽样误差在1*sigma(标准差)的时候,采样4组就能达到95%的置信度。而0.6*sigma需要11组数据。0.3*sigma就需要44组!很多企业都采集了3组,这就好比说,我知道人的寿命是在150岁以下,置信度是95%,这个95%的置信度又有何用呢?


此时注意!不要因为要缩小此抽样误差而大幅提高抽样次数,此项的投入产出比是十分低的。


  1.  当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时,他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2. 一般性精确程度要达到1/10

  3. 这一组数据可能正好很低,也可能正好很高


   3   

没有达成标准产量,真的是标准工时有问题?


如果按照上面的两个问题都思考过了,且觉得均没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真的可能存在于现场。


一个生产过程当中,标准工时只是包括了一些增值时间(加工动作时间)、必要非增值时间(部分搬运动作时间)。但是没有包括非必要非增值时间(部分搬运动作时间、等待时间)。但是由于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的问题,非必要非增值时间的比例甚至可以超过50%!那就意味着,标准产量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这点不要迫于现场的压力,去改动标准迎合他们,而是尽自己的一切耐心和他们讲解,标准工时已经经过了以上的条件检查。现在问题可能确实就是现场的浪费实在过多导致的问题,你愿意和他们一同找出问题,提高效率。相信在作业测定的时候,你有这样的基础。应该问题不大。


标准工时没有包括非必要非增值时间(部分搬运动作时间、拆放包装、等待时间)


   4   

面对一个问题困惑,我该如何抉择?


很多时候,很多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单单只看到了别人的问题,在会议上给对方抹黑。而这位朋友能怀疑自己的问题,想自己做得更好,这点十分可贵。


我赞同这样的一个做法:

遇到问题困惑之时,先从自己的做事的方法、态度上进行反省。


如果问题确实出在自己身上,那么首先要马上改正,同时要向受影响的人道歉。千万不要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掩饰、掩盖,问题越来越大,最终纸包不住火,酿成大错!


但是如果经历过相对严谨求证、学习过程之后,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大的过错,问题在别人身上。这时候我们也需要有勇气、用合适的方法指出别人的问题,并能够保持谦和的心态和别人一道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趁机抓住别人的把柄,而落井下石。


这样,我认为才是面对问题困惑的最好的做法。


参考材料:

1、Industrial Engineering Handbook

2、All About 6 Sigma - the easy way to get started

3、论语


采集:段邺

编辑:段邺

排版:段邺

本文由“工业工程实践者”微信公众号小编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留言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务必保留此署名模块,否则按侵权处理。


推荐阅读:

什么!?IE招聘第一期要结束了?!

考研| 啥?学生?在职?你都想要!?

飞机正在飞行,空姐说:不好意思,我们要做设备维护


招收在校生做文章编辑

有意请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