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丨迈向“无废城市:卢布尔雅那的经验

Toxics Free Corps 无毒先锋
2024-09-04

| 卢布尔雅那 |



欧洲绿色之都、全球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全球首个绿色目的地,赢得这些称号并成为诸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效仿典范的,是斯洛文尼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卢布尔雅那(Ljubljana)。作为欧洲第一个宣布实现废弃物零废弃标准的首都,卢布尔雅那用16年的时间,实现从“零回收”到“零废弃”的飞跃式发展。其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本文将从制度建设、垃圾回收体系、宣传教育等方面,总结卢布尔雅那的废弃物治理经验。



| 一、卓越的废弃物治理成效 |


卢布尔雅那不仅是斯洛文尼亚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1712人/平方千米),在其168.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29.55万人。

图卢布尔雅那市的地理位置


但在政府与公众的共同努力下,从2004年开始至今,卢布尔雅那的废弃物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


  1)废弃物产生量不断下降。


如下图所示,卢布尔雅那的残余废弃物总量在2004-2008年间约为10万吨,随后在2009-2014年间迅速下降至约4万2000吨,并在之后保持在4万吨上下。2018年,该市人均废弃物产生量仅为358公斤,远低于欧盟国家居民年均产生垃圾的492公斤。

 卢布尔雅那市残余废弃物总量(2004-2018)


  2)废弃物回收量持续上升。


在废弃物产生量不断下降的同时,卢布尔雅那的废弃物回收量也持续增长,回收废弃物重量已从2004年的16公斤/人增加到2018年的220公斤/人。废弃物回收率则从2002年的8.6%攀升至2018年的68%,并有望在2025年提高至75%。

卢布尔雅那废弃物分类回收类型的总量

(2004-2018)


 3)废弃物处理方式持续改善。


随着废弃物回收率的提高和处理技术的发展,该市采用填埋方式处理的废弃物总量也在不断下降,已从2002年的71万吨降为2014年的不到21万吨。



| 二、与欧盟接轨的废弃物

治理制度建设 |


卢布尔雅那卓越的废弃物治理成效,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


 (一)法律制度建设。


在卢布尔雅那,废弃物治理主要依赖以下几项重要的法律法规:


· 1996年《斯洛文尼亚废弃物管理战略性指导方针》:针对全国范围的纲领性指引,明确提出四年减少40%废弃物总量的目标。

· 1998年《废弃物管理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废弃物的类型、处理方式、处理中各方的责任等事项。

· 1999年《国家环境行动计划》:提出执行前述政策的具体方案。

· 2000年《废弃物处置法》:对垃圾填埋场的废弃物处置提出精确指标,并特别关注了对废弃物生物降解处理的应用。

· 2004年至今《环境保护法》、《废弃物填埋法令》和《废弃物法令》:聚焦废弃物处理环节,对采用填埋处理的废弃物进行明确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卢布尔雅那的法律体系建设,还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顺利加入欧盟,斯洛文尼亚自2002年起,在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规定上强调对欧盟制度的遵循和与其他成员国标准的对接。如,斯洛文尼亚2015年颁布的相关律令解释明确指出,该国废弃物管理部门需将废弃物管理上的相关数据分析报告提交给向欧盟委员会。


 (二)管理体系建设。


在卢布尔雅那,废弃物的处理由以下部门协同配合进行:


✅政府部门:在国家层面,由环境署(Slovenian Environment  Agency)负责废弃物管理的统筹规划、法令制定与施行。在卢布尔雅那市级层面,由环境保护处(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负责与废弃物相关的污染治理,但不直接参与具体的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管理商。卢布尔雅那的废弃物回收及处理由公共市政公司Snaga负责。该公司拥有138686个垃圾桶,年处理量约为15000吨,是该国最大的废弃物管理公司。


✅居民家庭和小型商业企业。作为废弃物的主要产生者,家庭和小型商业企业需按规定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且缴付一定的处理费。每个家庭年均费用为100欧元(约合800人民币),低于全国平均的150欧元。


随着672法令在全国的推行,槟城也于2016年6月1日起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并在一年的过渡期后,于2017年6月1日全面实行强制垃圾源头分类。

卢布尔雅那地区废弃物处理中心


(该中心每年可处理超过17万吨废弃物,并可生产出3万吨再生材料、6万多吨燃料、0.7万吨腐殖土、3.5万吨有机土和0.6万吨木材。发电厂年发电量可达1.7万兆瓦时,产热3.6万兆瓦时,最终,仅有低于5%的残余废弃物将会被采用填埋处理。)


| 三、科学高效的废弃物回收处理 |


除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科学高效的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也是卢布尔雅那实现零废弃的关键。总结来看,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有:


 一)降低垃圾收集频率。


在卢布尔雅那,混合垃圾和生物可降解垃圾(如厨余垃圾)的回收以挨家挨户的方式进行,纸张、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则以生态岛(Eco Islands)的形式单独收集。为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公共市政公司Snaga推出降低收集混合垃圾频率的做法。具体来看,在低密度人口区,混合垃圾的收集由每两周一次降为每三周一次,而在高密度人口区,混合垃圾每周收集一次,可回收垃圾每周可收集多次。这一操作原则使得该市的垃圾分类收集率从2013年的55%增加到2018年的68%。


 二)减少垃圾产生总量。


卢布尔雅那在鼓励市民减少垃圾产生上,推出了一系列做法,包括:

1)政府投资对未受损的旧物进行清洗、消毒和修补,以促进物品循环利用;

2)政府投资设立纸品厂,生产完全可循环的纸制品;

3)废弃物回收站举办讲座,向居民普及如何修补破损物件;

4)公共市政公司Snaga于2013年创建社区再利用中心,以鼓励和方便居民在社区内进行再利用物品的二次交换。据调查显示,近70%的居民曾参与到社区再利用中心的交换中。


居民参与社区再利用中心的物品交换


 三)提升垃圾处理效率。


卢布尔雅那将诸多新技术应用于垃圾的收集、处理中,如:

1)使用电子智能卡方可打开垃圾箱。在卢布尔雅那,每个投放点有5个垃圾桶,分别容纳纸、塑料、玻璃、有机垃圾、其他生活垃圾等,垃圾箱不能被随意打开,需居民使用电子智能卡才可以,垃圾箱的运行由安装在垃圾箱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赋能。


2)投放点的垃圾箱属于半地埋式,箱底部的地下回收站系统则由专业公司定期打开。一部分垃圾箱与地下废弃物回收站直接连接,简化了废弃物运输流程。


3)在处理废弃物时,处理商积极引入可降解材料与技术,采用提升废弃物堆肥效率、焚烧效率的技术及硬件,大力提升废弃物治理效率。


卢布尔雅那

五分类垃圾

卢布尔雅那

地下废弃物回收站


  (四)强化废弃物分类教育。


垃圾的分类投放教育在斯洛文尼亚贯穿于学校、家庭及公民活动的全过程:

1)每户居民均会收到宣传手册,详细阐释与垃圾分类回收相关的规定和知识,包括分类方法、处罚细则等。

2)从幼儿园起设立环保课程,让孩子从小接受环保知识教育。

3)通过网页、应用软件等广泛传播、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结语


作为欧洲的绿色之都,卢布尔雅那实现零废弃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背后蕴含的是制度建设、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完善、公民教育等各方面的努力,为其他城市的零废弃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整理自《从零回收到零废弃:卢布尔雅那废弃物治理经验》


作者:张勇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编辑:何晨阳

排版:袁倩倩


感谢万科公益基金会提供的资金支持。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本机构的观点,与万科公益基金会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点击查看案例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无毒先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