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研究》论文精编 | 我国银行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非对称性及变迁——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作者:李珊珊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来源:《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第8期
原文标题:我国银行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非对称性及变迁——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信用风险是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最主要的构成,而对信用风险的量化则以违约为中心。由于信贷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我国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信贷违约风险。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未来几年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由此带来的信贷违约风险将是我国维护金融稳定面临的重要挑战。顺周期性是信用风险的首要特征,但宏观经济与信用风险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国内学界尚未研究过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非线性特征。鉴此,研究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演变趋势,对于更好地把握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作为信用风险的典型代理变量之一,不良贷款率使用的是存量不良贷款,但在核销和不良贷款这两个指标中,单独使用其中任意一个指标均具有误导性。特别是我国近年来不良贷款核销转出速度显著加快,可能降低不同时期不良贷款率的可比性。为此,本文创新使用加回核销转出后的不良净生成率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代理变量,该指标对经济基本面变化的灵敏度远高于不良贷款率。第二,国内尚未对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非线性特点进行研究,本文使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不同信用风险区间、不同经济增长区间、不同货币扩张区间和不同房地产景气区间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决策层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经济波动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支
本文基于面板校正标准误的LSDV法估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资产价格不仅会通过抵押品价值效应直接影响信用风险,还会通过与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信用风险及其顺周期性。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在不同信用风险区间、不同经济增长区间、不同货币扩张区间和房地产景气度区间,均体现出非对称性特征。在近年来的经济和货币中速增长时期,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相对历史上的高速扩张期有所减弱。
第一,以不良净生成率为门槛变量,基于样本数据,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仅在不良净生成率低于一定水平范围内显著,这是因为一方面,房地产的景气与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削弱了高风险银行的信用风险在经济衰退期的顺周期性;另一方面,基于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当经济环境恶化,不良净生成率上升幅度超过某个临界点后,信用风险对于经济增速波动的敏感度下降,这体现出经济增长底线思维对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性。
第二,以经济增速为门槛变量,在我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且持续下行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有所减弱,这与传统的信用风险顺周期性在经济下行期更为显著的结论有所不同。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解释:一是虽然2015—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增长质量提高,实体企业核心盈利能力改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上升;二是房地产的景气与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削弱了经济下行周期中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
第三,以货币增速为门槛变量,在近年来的货币中速扩张期,信用风险也未体现出传统的顺周期性,与基于经济增速门槛变量下的检验结果实质上保持一致。以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为门槛变量,房地产景气度越高,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越弱。
本文研究结论有两点政策启示:
第一,由于近年来我国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下降,维持金融稳定的目标对于经济增长底线水平的要求降低,因此应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此外,传统上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非对称性导致信用风险对于紧缩型货币政策较为敏感,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在经济下行期高度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而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减弱则意味着,在更低的货币信贷扩张速度下仍可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对于政策制定者重新认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关系,设定更加灵活的货币信贷增速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第二,在经济下行期,房地产的景气通过与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削弱短期内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这表明,在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手段且资产价格处于合理区间的前提下,决策者可考虑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考量范围,将对房地产的适度逆周期调节作为维护短期内金融稳定的备用工具之一,但需要在短期和长期金融稳定的利益之间做出平衡。
本文为精编版,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思考,全文详见《金融监管研究》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