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龙头企业纷纷抢滩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重磅解码!

惠州党建
2024-10-28
“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来
——高质量发展园区行”主题报道来到第四站↓↓↓

"


位于惠东县白花镇,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个平台、五个产业片区、六大产业板块”。“一个平台”即化工新材料创新和中试平台,形成化工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五个产业片区”即化工新材料区、合成材料区、精细化工区、先进有机原料区和功能新材料区;“六大产业板块”包括先进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和包装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及日用化学品、前沿新材料。


2019年7月8日,惠州市政府成立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园区规划编制、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按“三年打好基础、五年初见成效、十年成熟运营”思路,园区分近、中、远三期开发,规划到2035年总投资约2500亿元、年产值4000亿元。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

规模如何?

让我们先来看看几组数据

↓↓↓


特种聚丙烯、改性塑料、电子级硫酸……在产业园指挥部展厅,仿佛置身一个科普展馆,各种化学材料制作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基础化合物到航空材料,一幅从石化产业延伸到现实生活的美丽画卷在眼前生动展现。


作为惠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依托大亚湾石化区原材料,发展壮大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瞄准高端产业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肩负着打造千亿级园区重任。目前,园区已落户8宗优质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恒力集团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分别签订了40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




站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场平一区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双向4车道的化二路(一期)和双向6车道的化三路(一期)已经建成通车,人行道、照明、电力、绿化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航拍图。


“今年是园区‘三年打好基础’的最后一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既定目标。”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环保办主任、指挥部总工室主任张陆讯介绍,除了建成通车的化二路(一期)和化三路(一期),园区正在推进17条市政道路建设,其中9条道路计划今年底前路面具备通车条件,所有道路明年全部建成通车。


无论是原料进口还是产品运输,园区运营都离不开内畅外联的路网体系。在建设园区内部路网的同时,我市加快畅通新材料产业园的外部通道。除了广惠高速和沈海高速,正在建设中的市一号公路也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旁边通过,一路南下到达大亚湾。业内专家指出,一号公路建成通车后将打通新材料产业园南北运输和陆海联运的大通道,进一步提升园区原材料和产品运输能力。


轨道交通也是新材料产业园发展的一大助力。日前,我市启动惠大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及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相关专题公开招标。根据招标公告,新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铁路专用线总投资约9.84亿元,线路从惠大铁路新开三和站南端引出,并行惠大铁路东侧向南走行,分别上跨省道254线、淡水河后,再折向东北上跨惠大高速公路,沿省道356线沿线居住区北侧走行,进入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并新建园区装卸站,正线全长约18公里,设1座装卸站。


业内专家认为,一号公路和铁路专用线建成运营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将真正形成内畅外联的运输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园区货物进出口能力,也为将来发展集约式仓储、智能化物流打下基础。


高质量园区是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前提,为此,指挥部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目前,起步区4.5平方公里的场平(一、二、三区)工程全面开工,完成3平方公里。1.21平方公里的场平(五区)工程已立项,正在进行勘察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污水处理厂已完成立项、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建成投产。


完善的配套工程有利于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据介绍,园区有序推进热电联产、资源再生利用、特勤消防站、变电站、内部管廊等市政公用工程,确保部分公用工程与首批入园产业项目同步投产、投用。稳步开展“一道两管”(产业园石化专用通道、产业园与大亚湾连接管廊、产业园污水排海管道)各项前期工作,总投资约45亿元,已完成路由选线并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其中,石化专用通道去年已动工,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污水排海管道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2公里管道铺设,确保今年底建成。


园区建设和运营对安全环保提出更高要求,明确要求做到“不让一滴污水流进东江”,目前引进的几家企业按园区设定的评价标准打分都在90分以上。同时,园区内将建设鸡笼山公园,打造新型科普型休闲生态公园,开展园区孵化器及加速器基地建设等。




8宗项目推进建设,12宗项目正在跟进,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招商工作亮点纷呈。


“目前,指挥部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优先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上市企业以及‘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招商办主任、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蔡文浩介绍,目前园区已落户8宗优质产业项目,包括6宗上市企业项目、2宗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项目,投资总额约120.9亿元,总产值约226.6亿元。恒力集团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分别与市政府签订了40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产业园建设PTA下游新材料项目和尼龙66新材料系列项目。


▶八宗落户项目名片◀

百利宏电子级高端化学品项目

▪大亚湾原料:硫磺等

▪项目产品:电子级硫酸、环氧氯丙烷

▪应用领域∶集成电路、电子电路、医药等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19亿元,主要产品为湿电子化学品(高纯试剂和半导体级试剂)、电子级环氧氯丙烷。年产值约22.6亿元,年税收约2.6亿元。

▪项目特点∶广东省首个生产满足纳米级半导体制造要求的电子级湿化学品项目,产品质量可替代进口。

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大亚湾原料:正丁烷、PTA、甲醇等

▪项目产品:PBAT、PBS、PTMEG等

▪应用领域:汽车、包装、服装、塑料制品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约51亿元,主要产品为顺酐、DMS、PBAT、PBS等。预计年产值约98.7亿元,年税收约15亿元。

▪项目特点:实现内部能源平衡和物料就地转化。顺酐装置拟采用国际顶尖技术,工艺流程精简,转化率高,生产能耗低、污染小。

鑫昌龙工业填充新材料项目

▪大亚湾原科∶PE、PP等

▪项目产品∶工业填充剂,改性工程塑料

▪应用领域∶汽车、电子、新能源等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5亿元,产品为工业填充剂、高性能复合玻璃纤维纱、5G通信材料和功能材料改性剂。年产值约9.5亿元,年税收4800万元。

▪项目特点∶主要产品工业填充剂、塑料改性剂等研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同方电子新材料项目

▪大亚湾原科∶乙醇、异丙醇、甲苯等

▪项目产品∶助焊剂、焊锡膏等

▪应用领域∶汽车、电子、新能源等电子焊接领域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10亿元,主要产品为助焊剂、焊锡膏、电子绝缘涂覆材料。年产值约26亿元,年税收约1.2亿元。

▪项目特点∶依托自主先进的技术优势,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沪江功能性工业软包装材料项目

▪大亚湾原料∶聚乙烯、聚丙烯等

▪项目产品∶软包装材料

▪应用领域∶各类工业重包装袋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5亿元,主要产品为PE重包袋、锂电池材料包装袋、可降解塑料用包装袋、高强扁丝增强复合膜(袋)。年产值约6亿元,年税收约4500万元。

▪项目特点∶薄膜包装材料得到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国内外龙头企业认可,是其优质供应商。

惠州立拓聚烯烃新材料项目

▪大亚湾原料∶丙烯等

▪项目产品∶聚丙烯、改性产品

▪应用领域∶食品包装、3D打印、医疗卫生、汽车轻量化材料等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12亿元,主要产品为特种聚丙烯、聚丙烯改性材料。年产值约26.7亿元,年税收约1.96亿元。

▪项目特点∶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特种催化剂,突破核心技术封锁,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家技术空白。

沃特特种尼龙和复合材料项目

▪大亚湾原料∶正构烷烃、PC、ABS、PP等

▪项目产品∶特种尼龙、特种工程塑料改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

▪应用领域∶航空航天、5G通讯、医疗健康、新能源汽车、家居电子等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10亿元,主要产品为长链尼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年产值约28.7亿元,年税收约3.1亿元。

▪项目特点∶特种尼龙产品将打破国外化工巨头在透明长链尼龙上的垄断地位,复合材料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

产业园资源再生利用项目

▪项目情况∶投资总额约9亿元,具备15万吨/年的综合性废物资源化利用及处置能力,同时生产半导体级电子化学品、高端精制油等产品,年产值约7亿元,年税收约6500万元。

▪项目特点∶项目采用从日本瑞环控股株式会社引进的世界领先的精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半导体级溶剂回收再利用技术;危废资源化利用率达72%;排放标准达到全球最严格欧盟标准,安全环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今年以来,按照指挥部年度招商计划,园区招商人员分赴上海、福建、湖北,拜会了巴斯夫、利安德巴赛尔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累计接洽50余宗项目,筛选出12宗企业实力强、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作为重点引进对象,总投资约175亿元,预计总产值约440亿元。


为何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扎堆落户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这既是企业“用脚投票”的必然选择,又是政策利好、地理优势、定位专业等多重因素叠加的最佳结果。


蔡文浩说,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获得国家、省在产业等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园区交通四通八达,广惠高速、沈海高速、惠霞高速以及支线均在园区周边经过,到大亚湾、惠州港只需10分钟车程,距离厦深铁路惠东站、惠州机场仅20分钟车程,非常有利于人才的“引进来”和产品的“走出去”。园区与大亚湾石化区距离近,可通过原材料“隔墙供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园区定位专业,在华南地区具有稀缺性,目前连片开发30平方公里以上规模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只有2个。”


项目落地了,服务更要跟上。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主任、指挥部副总指挥汪习清介绍,产业园已经形成完善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抓到底”服务模式和定期督促办理机制、落户企业服务机制等,为入园项目提供从落户到建设再到投产的全程保姆式“一对一”精准服务。


以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为例,该项目仅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洽谈到动工全部流程,其中为了推动先行项目土地摘牌,指挥部倒排工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会同市、县各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召开十余次会议,专题研究协调解决疑难问题,迅速完成了土地清表、场平、线路迁改等工作,最终如期摘得先行项目用地,为项目进场提供了无障碍施工条件。



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


去年,指挥部成立产业园项目专班联合党委,凝聚园区管理、参建、落户、属地等单位服务共抓、难题共解。对此系列举措,园区企业纷纷点赞,“惠州的营商环境好,项目推进很快。”惠州立拓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田野如是说。





按照规划定位,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将利用大亚湾石化区原料,生产战略性新兴材料和高端新材料,最终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展厅。


“我们制定了招商图谱,围绕聚合物产业链和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两个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蔡文浩告诉记者,在招商过程中要考察项目与园区产业规划是否匹配,是否与大亚湾石化区企业形成上下游关系,企业在工艺水平、研发实力、市场前景、安全环保等方面综合能力是否表现优秀等。


正是在精准招商思维的主导下,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引进的优质项目都与大亚湾石化区实现深度链接,延链补链强链效应明显。


目前园区已落户优质产业项目8宗,投资总额约120.9亿元,其中包括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惠州立拓聚烯烃新材料产业项目等。在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先行项目现场,各种设备有序作业,生产管理楼、中心控制室等建筑已封顶并完成装修,项目PBAT生产单元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根据计划,年产6万吨PBAT先行项目8月实现机械竣工、10月试生产。


“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分为三期,总投资159亿元,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充分利用大亚湾石化区富余的烷烃资源,主要产品均为市场紧缺的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的重要原材料或直接成分。”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先君介绍,包括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在内,宇新股份在惠州陆续建设了3个生产基地,其中2个在大亚湾石化区、1个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彼此之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未来宇新将以碳四为原料通过技术创新生产顺酐,然后转化成PBAT、PBS、PTMEG、NMP等产品,再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实现产业链延链补链,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与大亚湾石化区“隔墙供应”的优势,已经成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吸引高端产业项目的重要法宝。


上市企业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州成立了子公司惠州立拓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约12亿元在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年产30万吨特种聚烯烃装置及15万吨改性专用料装置,依托大亚湾石化区的丙烯原料,生产高端聚烯烃产品,加速推进我国聚烯烃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和进口替代进程。


“惠州立拓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是在国家鼓励发展特种聚烯烃等化工新材料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田野介绍,项目利用企业自行研发的特种催化剂以及聚烯烃工艺开发和产品改性全套技术,突破核心技术封锁,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家技术空白,产品主要用于电子、改性剂、医疗器械等领域。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区域强。按照“三年打好基础、五年初见成效、十年成熟运营”的思路,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正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引进优质项目落地,向着千亿级园区的目标奋进,助力我市打造万亿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让我们最后来听听

企业声音和专家观点

↓↓↓

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

落户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是最佳选择

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先君介绍,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主要发展丁烷产业链,即以碳四为原料,利用公司自主创新的技术工艺进行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可降解塑料、高级溶剂、高端热弹性体材料等,助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胡先君算了一笔账,碳四的原料价格在4000~7000元/吨区间浮动,而项目生产的附加值高产品价格在1~3万元/吨区间,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到300亿元,给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大推动力。


“落户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是我们的最佳选择。”胡先君直言,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不仅有原料资源、靠近华南消费市场,而且有港口码头,为企业获取有竞争力的国外原料提供便利,助力企业降低成本。

(上下滑动查看)


惠州立拓聚烯烃新材料项目:

三大突显优势吸引企业落户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三大突显优势,是吸引企业落户的主要原因。”惠州立拓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田野分析,一是惠州的营商环境好,市政府和产业园指挥部大力支持项目落地建设,推进速度快;二是园区与大亚湾石化区形成“隔墙供应”,公司项目处于石化产业的下游,主要利用大亚湾石化区炼油项目产出的丙烯作为原料,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供应有保障;三是身处华南这个高端烯烃产品需求量大的市场,交通便捷,能降低销售端的成本。

(上下滑动查看)


纪红兵(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两园区“双剑合璧”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大亚湾石化区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隔墙供应’种类丰富的石化产品及原料,让产品实现‘就地转化’,助力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做到上游生产和石化产品后加工、精细化工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纪红兵长期关注惠州石化产业发展。他表示,两园区“双剑合璧”,全力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将助力惠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


当前,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正处于“三年打好基础”的最后一年。纪红兵表示,绿色安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园区要重点在“三废”的资源化和本质安全方面形成重要基础,“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要求开发建设。”他建议产业园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产业链设计和优化,尽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水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他表示,在石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由技术引领的创新链仍需加强,其本质是围绕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完善人才链。他建议,惠州宜构筑一条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到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资源服务的完整人才链条,将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上下滑动查看)


梁乃锋(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学教授):

把产业园建成创新要素集聚的“磁场”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面向产业链高端招商引资,已经引进了宇新等行业龙头企业,对推动园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梁乃锋点赞园区的高速发展。


目前,产业园已建成投用科创中心,并预留了几十万平方米用地用于研发综合基地。对此,梁乃锋表示,这非常有必要,因为新材料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大、产业发展周期长,对研发条件要求较高,高起点规划建设园区公共科研创新中心对提升园区科研资源集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他认为,苏州工业园在培育创新土壤方面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苏州工业园面向创新产业前沿,不断搭建创新平台和载体,相继建成纳米城、创意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还建设了维纳机电制造、软件测评等30多个公共技术平台,在政策端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并从科研经费、场地租金、税收减免、人才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了创新要素的迅速集聚,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他建议,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要用好科创中心,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研发综合基地,使其成为创新要素集聚的“磁场”,成为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和“核心引擎”。

(上下滑动查看)


下一站我们将一起走进

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





进入【惠州党建】,点击“发消息”,回复:

“十九届六中全会”获取相关内容

“党代会”获取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相关内容

“学习”获取每月学习清单

▼  往 / 期 / 推 / 荐 /  ▼



编辑整理:惠州党建

素材来源:惠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惠州党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