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发布!到2025年惠州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力争到2025年,“3+7”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建设……
1月28日下午,惠州新闻发布厅举行《惠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副市长黎炳盛,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邓真主持新闻发布会。
此前,《行动方案》已经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在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发布,传递出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彰显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决心和信心。
发布会现场。惠州日报记者 汤渝杭 摄
着力提升惠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出台《行动方案》,着力提升惠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近年来,惠州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重要基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的工作安排,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聚焦实体经济不动摇、聚焦现代产业集群不动摇、聚焦产业园区不动摇,经济发展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增长后劲。
2022年,惠州市工业投资完成1397亿元、增长42%,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2。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11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25亿元、增长6.3%(总量持续位居全省第5,增速位居全省第2),其中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00家,产值超百亿工业企业达1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6家。此外,惠州2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实现“零”的突破。
《行动方案》谋划展望未来3年惠州制造业发展蓝图,提出五方面主要目标,主要凸显增强惠州制造业竞争力。同时,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等五大重点发力,将“蓝图”实化具体化为“施工图”,力求做到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统一。
《行动方案》既注重量的合理增长,又突出质的有效提升。一方面,从发展规模、速度等指标明确目标任务,体现惠州制造业“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从发展的动力结构、消耗水平、比较优势等指标,突出惠州制造业以质取胜。同时,细化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硬指标”,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强调更要以智取胜,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发布会现场。惠州日报记者 汤渝杭 摄
行动方案包括5大部分23条具体措施
据介绍,《行动方案》包括5大部分、23条具体措施。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第二部分是发展重点,分别是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并将每个集群细化了发展方向、定位和目标。第三部分是实施五大行动,共5项内容16条措施,分别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行动、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园区提档升级行动、项目建设提速行动、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第四部分是推动要素保障向制造业集中,包括加大土地供给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支持、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第五部分是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新高地,主要包括强化“制造业当家”意识、建立健全会商协调督办机制、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等3方面内容。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在全市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全省的领先地位巩固提升,产业园区和集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协同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
与此同时,《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包括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更加凸显、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水平迈进、“3+7”工业园区产业格局更加清晰、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创新发展能级明显提高等。
2022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为打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制造业是惠州的家底、家当。省委聚焦制造业、大抓制造业,对惠州来说既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责任,必须乘势而上,把制造业家当做得更厚更实。”黎炳盛表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优质的产业生态作支撑。从惠州实际情况来看,就是要坚持发展“2+1”现代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加快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长足发展。
2022年,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达3450亿元,在现有中海油2200万吨炼油、中海壳牌220万吨乙烯的基础上,埃克森美孚、恒力石化等世界500强石化龙头企业先后密集落户,呈现国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良好局面。大亚湾石化区集聚了13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家化工企业,综合实力已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石化园区综合竞争力第一。同时,发挥“隔墙供应”优势,与位于惠东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联合打造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规模位列全省第三,集群规模以上企业855家,其中12家企业产值超百亿元。已形成超高清视频显示、5G及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核心基础电子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了TCL、德赛、亿纬锂能、伯恩光学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同时,惠州加快培育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形成中医药制药、生物医药材料、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智造、中药材种植加工、药食同源饮品生产、健康旅游综合体等产业布局。
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惠州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更加凸显。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6000亿元、8500亿元,规模分别较2020年翻一番,为打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长足发展,实现规模300亿元以上。
大亚湾石化区。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力争到2025年“3+7”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
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五大行动,包括服务新发展格局,实施区域协同发展行动;聚焦大产业发展,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强化大平台集聚,实施园区提档升级行动;坚持大项目带动,实施建设提速行动;聚力产业链现代化,实施提质增效行动。
在补链延链强链行动上,惠州将打造一流“链主”企业群。鼓励“链主”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组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聚力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资源整合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链主”骨干企业30家以上。推动TCL、德赛西威、亿纬锂能等企业延伸产业链项目落地,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中海油、中海壳牌、埃克森美孚、恒力等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地建设,打造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鼓励“链主”企业或商协会搭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带动本地超3000家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健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和提档升级工作机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持续专注技术和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迭代升级,形成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TCL厂区。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在建设提速行动方面,惠州将坚定不移抓大项目建设,多措并举促中小配套项目互补协同,精准高效优化项目全流程服务。对投资规模超30亿元的石化类项目、超20亿元的能源新材料类项目、超10亿元的电子信息类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抓到底”的模式成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班,聚焦“落地、开工、投产、纳统”目标实行“挂图对表”作战,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力争3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5%以上,累计总量超5000亿元。
“我们将进一步科学统筹和明晰产业布局,让各个工业园区各展所长,形成功能错位、高效联动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产业聚集区,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发布会现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3+7”工业园区将围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结合园区各自的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细分产业发展方向,并据此编制产业招商图谱以及重点招商企业清单。力争到2025年,“3+7”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合计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超75%。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以来,我市“3+7”工业园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年均投入150亿元。2023~2025年,我们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加大园区建设,3年累计投资将超650亿元。在不断完善园区道路、污水处理厂、电站、消防安全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合理布局生活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检验检测中心、研发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公共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满足职工群众对优质生活环境的需求,全面提升园区的承载力、聚合力。
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新高地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保障。《行动方案》的出台,将推动要素资源进一步向制造业集中。
“落实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建设。”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土地供应方面,惠州将加大土地供给力度。积极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对供地后1年内未有实质性动工的、土地开发使用低于50%的工业用地,通过闲置收回等办法实施盘活,优先用于工业园区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为优质企业腾出更多空间。按照“工业项目优先、工业园区优先、拿地即动工优先”原则,精准配置用地指标,落实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建设,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国家和省级先进制造业预支指标,每年供应工业用地面积1万亩以上。鼓励支持低效、低容积率工业企业“工改工”,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厂房。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人才引进平台打造,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南粤春暖’、‘惠’聚优才等线上+线下100场制造业人才专场招聘,突出围绕惠州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对人才需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在人才引进方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释放惠州人才政策红利,给予新引进的战略科学家和团队最高1亿元综合性支持,科技人才和团队最高500万元安家补贴和3000万元工作经费扶持,国家、省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1:1配套支持,青年人才最高30万元安家补贴和1万元落户补贴等,拿出真金白银招揽人才。
根据《行动方案》,惠州将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实施“惠”聚优才工程,精准引育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人才和团队,培养造就具有引领标杆作用的制造业优秀企业家;协同推进产业集群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鹅城工匠”“市管首席技师”“市管青年能手”三大行动,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创新校企协同育才机制,推动职业(技工)院校建立“以产业定专业、以岗位定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制造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健全高层次人才分类服务机制,在高管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粤惠才卡”全方位服务。落实人才安居政策,强化人才住房保障,积极为科技、技能等人才在惠落户创造便利条件。到2025年,制造业人才总量争取突破100万人。
此外,惠州将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新高地,强化“制造业当家”意识,建立健全会商协调督办机制,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随着《行动方案》的出台,惠州将加快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广东经济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二十大”获取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内容
“学习”获取每月学习清单
▼ 往 / 期 / 推 / 荐 / ▼来源 | 惠州日报
编辑 | 黎明珠
校对 | 张华卫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