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以高质量党建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在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
惠州连续4年获评“优秀”等次
这其中有什么“高招”?
又有哪些创新机制?
新华社
进行了相关报道
一起来看看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以“亮牌提醒、闭环推进”机制为抓手,全域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三级同创”,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细落实,连续4年在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高质量党建不断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建立一抓到底工作体系
成事之道,贵在实干。惠州坚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任务落实。
惠州市惠东县全员轮训村组干部。
实施“三级同创”,锚定“整镇推进、整县提升”目标,全市把示范创建作为“头号工程”,系统部署“领导落实体系”“干部队伍体系”“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抓党建促“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等“3+4”工作全局,明确“三级同创”3个“60%以上”目标,推动市县镇村四级一张蓝图揽全局、一个目标干到底。
同时,创新建立“亮牌提醒”机制,聚焦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31项硬任务,每季度逐县盘点,逐项给予“红、黄、蓝”亮牌,每年将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干。
此外,惠州还在乡镇街道全面设立乡村振兴委员会和乡村振兴办公室,并在全市选取5个乡镇作为试点,整合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等涉农事业单位,创新设置乡村振兴事务中心,强化涉农人员、编制、资金、项目等资源统筹,既有力解决基层农办职能弱化、缺编少人的突出问题,又有效打破涉农工作常常需要多个部门反复沟通协调的困局。
形成奋勇争先生动局面
人以绩论,绩由事考。惠州坚持以比促干、以考促优,推动各级党组织在“比”中找差距,在“赶”上出实招,在“超”上见成效。
惠州市博罗县2022年第三季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赛。
建立四级联动“擂台比武”机制,县(区)党委每半年至少组织乡镇(街道)“打擂台”1次,乡镇(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组织村党组织“上台PK”,2022年,全市累计开展县级擂台赛17场次、镇级擂台赛105场次,县镇两级党委书记亲自点评考核,有效推动了各级党组织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针对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基础不牢的突出问题,惠州大力推进一村一策“消薄攻坚”。2022年,全市554个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薄弱村中,已有460多个率先实现“10万元+”,“消薄攻坚”完成83%,预计2023年可完成100%,并逐步向“20万元+”迈进。
惠州市委组织部每季度召开1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2022年累计编发《工作交流》23期,2020至2022年相继编撰印发《泥土的味道——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札记》、《高飞的头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札记》、《希望的田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案例选编》等3本工作札记,县(区)党委还每年组织镇、村党组织书记走镇走村观摩,真正实现从“背靠背埋头干”到“面对面抬头看”的转变。
凝聚各方力量共创一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惠州坚持把建队伍、聚人才、强保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惠州市龙门县山下村党总支邀请农技专家为当地村民“传经验、送技术”。
在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上,不断建立健全“行政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党建网格,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大力推进清单制实施,从组织体系、权责关系、管理模式入手,重新构建村组运行模式,全面强化村党组织对村民小组资源的整合统筹力度。
在锻造基层群雁队伍上,创新实施镇村组三级五类干部“大储备”,每一类储备人选均明确相应的人员配额、资格条件、选拔流程,累计择优选聘镇、村储备人选2000多人,分别全部达到全日制本科、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全部给予稳定待遇保障。2021年集中换届,1650名村级储备人选中有1025名顺利“转正”,推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35岁以下占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双双实现翻番,汇聚起乡村振兴新生力量。
在优化引才育才平台上,建成覆盖五个建制县(区)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精细化开展乡村人才培养,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人才培养活动,推动人才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实时匹配。2022年,全市共选派63名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307名科技特派员、278名“三支一扶”人员和49名驻村第一书记到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整合惠州开放大学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惠州乡村振兴学院,邀请组织、农业农村等市直部门“一把手”到校授课,充分用好院校资源培养乡村振兴实用人才。以人才强市战略为契机,制定优秀乡土人才遴选培养工作方案,每年培养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三带一助”乡土人才,不断打造本领高强的“三农”干部队伍。
激发党建引领强大动能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惠州坚持以党的组织路线服务保障政治路线,有效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霞涌街道上角村“美丽田园”项目。
抓党建促产业,走出“新路径”。惠州积极探索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成立党组织,推动党组织设置与农村产业链条、经营方式、发展模式相适应。大力开展“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由镇党委牵头抓总,党委书记亲自抓,目前7个示范镇累计投入9500万元,实施主导产业20个,种养面积达18.8万亩,带动农户3.95万户,“生产在农户、基地在乡村、加工在乡镇、流通在县城、增收在农民”的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初具雏形。
抓党建促宜居,干出“新面貌”。惠州创新建立“党群活动日”,带动镇村干部群众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四小园”见缝插绿、相映成趣,“环罗浮山”“将军故乡”等1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1043个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标准、80%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村容村貌大幅改善。
抓党建促治理,带出“新风尚”。惠州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百村共建”,推动组织、政法和公检法司等机关下辖党组织与134个重点村党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建立群众反映问题“收集—核查—研判—派单—归档—回访”的“接诉即办”闭环机制,探索形成乡村治理新路子。大力提升镇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功能,建立健全“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一社工”机制,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十大”获取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内容
“学习”获取每月学习清单
▼ 往 / 期 / 推 / 荐 / ▼来源 | 新华社、惠州市委组织部
编辑 | 黎明珠
校对 | 张华卫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