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斯多葛哲学、疫后世界和《四个春天》
Let This Be Our Finest Hour
公元2世纪中后期,古罗马爆发了持续性瘟疫事件。这场肆虐了近10年之久的瘟疫,死亡率在10%-20%之间,大约有750万至1500万人陆续毙命,疫情顶峰时期的罗马,每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大大削弱了罗马帝国的兵力和财力。
当时的皇帝马可·奥勒留面对战乱和疫情,没有逃跑或者推卸责任,反而沉着冷静的处理局势,甚至变卖家当挽救帝国的经济危机,不幸染病之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在临终之际仍然费心劳神的处理国事,保证在自己死后能有平稳的过渡。这期间他写下了流传至今的《沉思录》,包含了他对于死亡的思考,以及他作为斯多葛派的生活哲学。
“Do not act as if you were going to live ten thousand years. Death hangs over you. While you live, while it is in your power, be good.”
“You’re a little soul carrying a corpse”
“It is not death that a man should fear, but he should fear never beginning to live.”
“To bear in mind constantly that all of this has happened before, and will happen again—the same plot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identical staging. Produce them in your mind, as you know them from experience or from history. All just the same. Only the people different.”
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也是载入史册的领袖,他之所以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在至暗时刻带领英国人民奋勇抗战,还有他在一战后被政治放逐那十年的「荒野岁月」。自1929年起,因为在印度独立、绥綪希特勒还有国王退位等议题上与朝野精英的政见相左,当时的丘吉尔成为了英国政坛上最令人反感的政治家。在那不得志的十年间,丘吉尔没有郁郁寡欢,反而借机研究希特勒,读遍关于他的新闻和作品;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写下了《世界危机》和《我的早年生活》,为日后上位时知己知彼赢下战争打下了基础。我在伦敦参观了丘吉尔在二战爆发时的地下战略指挥部,阴暗狭小密不透气,丘吉尔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忍受数年而毫无怨言,还能保持理性的头脑指挥作战,实在令人钦佩。
“Let us therefore brace ourselves to our duties, and so bear ourselves, that i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its Commonwealth last for a thousand years, men will still say, ‘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
“One must never forget when misfortunes come that it is quite possible they are saving one from something worse.”
“No man is more unhappy than he who never faces adversity. For he is not permitted to prove himself.”
历史总在重复着自己,人类也总在犯同样的错误,但我们还是战胜了这些疫情并从战争中康复过来,走到了今天。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在疫情和战争之下只会为衣食住行和个人安危而担忧,而像马可·奥勒留和丘吉尔这样临危不惧的历史人物,他们需要操心和管理的是整个国家的大局,肩负着泰山压顶般的重任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支持着他们保持理性,沉着冷静并时刻反思自我的就是实践性的斯多葛派生活哲学。
所以在疫情当下的今天,我也时常提醒自己,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焦虑的内心和忙乱的头脑。疫情就像一面放大镜,把你生活中本来就留存的问题突显出来,而隔离在家的日子正是为自己可以面对问题而提供了绝佳的时机。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回归到自我层面,多在自我层面进行反省,设立新的日常惯例,给爱好留出时间,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就做点义工,分享爱,这样的斯多葛派哲学足以在疫情当下指导生活。
Prepare For A 'New Normal'
发现周围人谈论最多的问题就是:“疫情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解封?”“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殊不知,新的世界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不管我们接受与否,过去我们视为正常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而现在正是人类创造新世界的机会。
以往人们总会抱怨现存的社会制度,公司文化,教育体系,而疫情的到来突然为我们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在混乱中才有机遇,在混乱中才有改革。一个崭新的世界不会突然降临在我们眼前,而是需要人类去一手创造,你需要去想象未来的样子,然后一点点将未来打造成新的现在。
疫情过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商务旅行的频率大幅下降,因为公司发现其实远程会议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在家办公即将成为常态,多少人因为免受开放式办公室的打扰而变得高效;流媒体平台将迎来井喷式发展,毕竟人们对于家庭娱乐的需求将大幅提高;本就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线上购物平台更将迎来下一波的高潮,而商业办公楼和传统商场则会受到更大的冲击;饭店酒吧,户外运动和旅游景点将在解禁后迎来大量人流;也有更多的人在隔离期间发展出新的居家爱好,像是烹饪,乐器,电竞等等;人工智能和数字/机械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毕竟这是不需要人的产业,机器人可不会因为感冒病毒而罢工;初创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对于雇员的吸引力不复从前,不稳定性和非必要性让人们在经历疫情后望而却步;民宅的购买会迎来高峰吗?家装和一切与提升家庭生活舒适度的产业会盼来春天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仅为个人猜测,请酌情参考)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最近看了一部片子,读了一本书,又勾起了我对于乡村生活的回忆,那就是陆庆屹导演拍摄并书写的《四个春天》。
怎么说呢,看惯了好莱坞大场景片子和欧洲文艺小众片后,突然来了一部白开水一样的生活纪录片,本身已经让我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而导演的文字叙述也是平和朴素。就是这样一部出自普通人之手的作品,却因为真实真诚地记录了生活中的点滴而让人深有共鸣,陆导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结合他质朴笔触的温柔刻画,更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暖意融融,无论是观影还是阅读过程都让我在平凡之中见真情而泪流满面。
始终觉得每个人都有可以点亮他人的超能力,你的基因和经历都是与众不同的,这就表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和技巧结合起来,与大家分享这份独特的礼物。
YOU HAVE SOMETHING TO OFFER THE WORLD.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如果继续封闭自己,仅凭有限的经验和偶尔的释放去揣度这丰富的世界,生命不免太过单薄。今后,或许应该走走不同的路,去往不同的车站,看看不同的景,见见不同的人,让自己变得更开阔。」
「因离家多年,我的审美、思维、习惯已被重构,这距离使我变成了家乡的旁观者。在不需要与生活角力之后,我有了新的视角去观望故乡的生活方式、人情、风物,美好的东西从一片琐碎中浮现了出来。我几乎是贪婪地把所看到的记录了下来。」
「我时常想,在这个世界里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在过往的人生阅历里,并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我喜欢表达,哪怕只是给自己。我觉得每个人的诞生都是随机且不可复制的,每个存在都有独特的价值,都应该有与世界相处的独特体验,都可以把这些体验表达出来。」—- 陆庆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