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期多次中央会议强调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核心结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利当前、更利长远,传统制造业、服务消费行业的绿色、数字化改造可能是发力重点,预计额外带动的投资规模可能在几千亿水平,专项再贷款、结构性减税等配套政策工具也有望逐步落地。综合看,本轮设备更新的实际带动效果应会好于2022年,对应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也会高于年初市场预期。1、新一轮设备更新政策密集出台,可能成为后续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政策抓手和投资线索。2、设备更新有助于拉动投资,对冲可能的去产能影响,发展新质生产力。3、设备更新投资的发力方向?关注传统制造业、服务消费行业的绿色、数字化改造。4、后续还有何期待?关注增量市场规模、具体政策工具、实际带动效果。
1、新一轮设备更新政策密集出台,可能成为后续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政策抓手。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对此进行专题研究;3月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其中应注意中财委会议此前主要讨论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如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本次针对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问题专门讨论,指向二者有望成为后续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政策抓手和市场投资线索。
2、设备更新有助于拉动投资,对冲可能的去产能影响,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政策表态看,中财委会议明确指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这指向本轮设备更新兼具扩大投资、提振经济和推动产能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从制造业投资结构看,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有所下滑,2022年同比8.3%,明显低于新建投资21.2%的增速,占比在34.7%左右震荡,没有延续此前的上升趋势,这可能指向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产能升级步伐有所放缓,更多投资转向新兴产业的新建投资。而近期中央明确指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后续可能推动去产能或限制新增投资。在此环境下,开展新一轮设备更新行动,有助于扩大技术改造投资,对冲去产能影响,稳定投资需求。
3、设备更新投资的发力方向?关注传统制造业、服务消费行业的绿色、数字化改造。>从政策表态看,3月6日发改委等五部委答记者问时指出,“重点将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将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同时,将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推动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升级”。可以看出,本轮设备更新在行业上,应是以制造业为主,但不局限于制造业,还将对基建投资、服务业投资等产生推动;在更新方向上,以绿色环保、数字智能转型为主。>从投资结构看,制造业中,2022年的新建和改建投资增速较2018-2019年回落较多的主要是传统产业(黑色金属、石油煤炭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专用设备等),此外,电子、医药也回落较多;非制造业中,服务消费类(如文体娱乐、住宿餐饮、交运)、租赁、地产、教育等回落较多。这些行业新建和改建投资增速回落较多,主因可能是近年来需求低迷、行业景气下行,进行产能升级的意愿较低,后续在政策支持下回升空间较大。
4、后续还有何期待?关注增量市场规模、具体政策工具、实际带动效果。发改委答记者问时提到“2023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结合上下文,这5万亿应是指现有的每年投资规模,后续随着政策发力,额外带动的设备更新投资可能在几千亿水平。>政策工具方面:
(1)结构性货币政策,如专项再贷款,2022年9月,为落实国常会决策部署,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受支持的商业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投放贷款,同时中央财政将为贷款主体贴息2.5%,则企业实际贷款成本将不高于0.7%。
(2)结构性财政政策,如减税降费,2023年8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将企业新购进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考虑到本轮设备更新的会议层级较高,后续如继续推出专项再贷款、结构性减税等措施,规模可能更大、条件可能更为宽松优惠。
>带动效果方面:
(1)历史经验看,2022年9月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后,企业贷款增速、需求指数小幅好转,但幅度十分有限;制造业投资、改建投资增速继续回落3.8、1个点,政策效果不明显。
(2)原因看,2022年Q4出口增速、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落,产能利用率和企业信心仍在低位,可能削弱了企业贷款意愿,截至2022年12月末,央行2000亿额度的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余额仍有809亿元。
(3)今年看,出口和利润增速预计有所回升,但产能利用率、企业信心可能继续构成制约,政策效果可能好于2022年,后续仍需继续观察。我们在前期年度报告《向波动要收益-2024年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中预测,政策支持下,2024年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韧性、全年6%左右,后续若设备更新政策力度较大,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预期可能将有所上调。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分析师;穆仁文,国盛宏观分析师;朱慧,国盛宏观分析师;薛舒宁,国盛宏观研究助理。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3月10日发布的报告,《新一轮设备更新的4点理解》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杨涛 S0680522070001 yangtao3123@gszq.com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