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牧野】笔走龙蛇书古今——包金山与蒙古文书法

池小花马利军白杨 鄂尔多斯日报 2020-09-20

文化名片

蒙古文书法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内容,以毛笔书法技艺为传播载体,是蒙古族已传承几千年的传统艺术。蒙古文书法在书写形式上可分为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写体,后来又出现了挺胸书、腾跃书、方隶书、摇摆书、象形书等艺术风格的书体。

在光辉灿烂的蒙古族文化中,书法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艺术类型,从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作用以及影响来看,历史石碑和《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等古代著作,以及史记、童话故事、诗集、祝赞等很多著作,都以书法形式保留了下来。它在蒙古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蒙古族人民用智慧为人类文明创造的精神财富。

笔墨纸砚伺候,只见他握笔抬手,腕下有如生风,笔走龙蛇间,有鹰击长空之豪放,亦有鱼翔浅底之灵动。笔落,日月山川、河流湖泊、草原骏马,风物风姿尽现于纸端。观之,可窥得蒙古民族发展史上的风云激荡,又可照见蒙古人今日之新生活,古今齐览。包金山蒙古文书法之功力,凡观者皆叹服。

书写之事,非一日能铸成。9岁启蒙,一写40余年,包金山手中之笔浸满了时光的味道。包金山生在鄂托克旗牧户人家,那时候,在他们那个小队里,最有文化的就是他的姑爷爷米日嘎拉。小队的人多数不识字,外出请假的假条也要拜托姑爷爷写。父母常常去,他便跟着。姑爷爷家有两支毛笔,还有一方铜砚台,写字时用的是固体的墨,写来洒脱自如,小小孩童看着好奇,满心羡慕。姑爷爷看他如此情状,拿起一本自己看的《红旗》杂志,写下七个基础的蒙文字母,又一并送他一些纸。他如获至宝,欢欢喜喜捧着,从供销社弄来塑料墨水,细细临摹,废寝忘食。这便是他书写的开始。此后,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凡蒙古语文作业,他皆用毛笔完成,无一例外。

虽没有手把手教他,但姑爷爷将他带入了书法的世界,也为他打开了新的视野。从此书法变爱好,成为他一生的事业。姑爷爷热爱文化、崇敬文化,即便时局紧张、身处险境,仍不忘抢救文化。姑爷爷拼力存了四大柜子蒙文书籍,可惜去世后再无人管护。待得他有意识、有觉悟去保护时,存书就只剩一本,仅存一百多页,想来万分可惜。书没了,但姑爷爷对文化的态度依旧鲜活。这种态度一直影响着他,以致后来写《成吉思汗箴言》和《蒙古秘史》,与之不无关联。

真正了解“文房四宝”,进入书法界,是在呼市念内蒙古蒙古文专科学校之时。初出草原,来到城市,不知宣纸为何物。第一年,学校举办了一次书法比赛,他写了一副歌颂故乡的字,标题为行书,选的四行诗为楷书,作品颇得评委们的赏识。可那副字是在素描纸上所写,不符规范,只得了三等奖。由此才知,写书法要用宣纸,“文房四宝”就是笔墨纸砚。因为这次比赛,他备受鼓舞,写字入了迷,有空就写。下课写,星期天写,假期写,同学出去玩,他窝在宿舍写,旁的事什么都不管。书写的同时,也理顺了蒙古文书法渊源,技艺更是精进。毕业那年学校又办了书法比赛,这回,他的作品一鸣惊人,拔得头筹。包金山说,这是他书法生涯中特别有意义的一个奖,由此他算是真正进入了书法界。

“入界”多年,书法之于他,由痴迷爱好到习惯使然,自然少不了一以贯之的坚持,缺不得多少年来的笔耕不辍。大学毕业分配到乡苏木,因为字写得好,当上了有很多人竞争的文书,又做了乡长、书记。乡里事忙,怎么都要抽出时间来写字,出差时也要带上笔墨,得空即书。后来工作调动到旗里,时间相对固定,他便每日四五点钟起床,净手写字,写到八点,喝过奶茶炒米上班去。尤其是开始创作《蒙古秘史》,更是日日用功,一天不歇,浩浩荡荡六万字,一气呵成,气势恢宏,力透纸背。

笔力日醇,佳作良多。2007年,他编辑出版了第一部书法作品《成吉思汗箴言》。2012年8月,出版发行了书法作品《蒙古族民俗箴言书法集》。其《“蒙古秘史”书法作品集》于2010年出版,2014年第二次书写完成了《“蒙古秘史”书法长卷》。《蒙古秘史》书法系列长卷代表内蒙古参加上海世博会,惊艳四座,并获得内蒙古第二届蒙文书法比赛特等奖以及内蒙古“萨日娜”文学奖。他将自己的一部分作品拿出来,并收集了八省区书法大家的作品共2万多件,在鄂托克前旗成立蒙古文书法博物馆,将之展出,为人欣赏交流之用。

对包金山而言,蒙古文书法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他创作《蒙古秘史》系列艺术品的初衷,内里饱含他对文化的无限崇敬与热爱。自2001年开始,他以世界名著《蒙古秘史》为主题,相继创作系列艺术品真品,十三项,共有2500多件。6万余字皆书写、印刻、烧制于不同材质上,有宣纸、丝绸、陶瓷、红木雕刻、汉白玉石刻、皮雕金箔涂饰、骨雕、银板手工阳刻等等。他还专门请蒙古国和内蒙古的知名画家,用传统蒙古画形式来展现《蒙古秘史》,这在世界上都可说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种种皆是精品,又有元代藏品和“数字图书”支撑,成立《蒙古秘史》博物馆之设想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逐渐变为现实,预计今年6月30日就能开馆。“《蒙古秘史》是世界名著之一,是我们蒙古族的瑰宝。我筹划《蒙古秘史》博物馆,就是要弘扬我们的蒙古文书法,传承蒙古族文化,让蒙古族文化走向全世界。”包金山说。

作为蒙古文书法的传承人,包金山弟子众多,有干部、有教师、有学生,也有普通农牧民,遍布各旗区。除了每星期在鄂托克旗、东胜区、杭锦旗等地实地教学外,他还为全市的蒙古族学校进行在线授课,节节不落。教学时,他推广改进“五线谱”,便于小孩学习和练习。同时,他细心研究毛笔笔头软硬,反复确认羊毫和狼毫的比例,力求呈现出楷书的最好效果。最近,他专门突破楷书,号召从哈旺加卜等大家学起,打好基础,着力纠正不写楷书直入草书等不良书写风气。

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书法亦如此。包金山说,评价一副蒙古文书法是不是写“好”了,做到这个“好”字不易,要看设计,要看章法,要看笔法,还要看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愈深,功夫就愈到家,境界就愈高。尽管写了这么多年,他对自己还是不甚满意。不满意才能不断进步,也正是如此,他才能融文于字间,在更高的境界里自由穿行,永不停歇。写无止境,笔走龙蛇之下,我们看到一个书法绘出的世界,明媚而洒脱,幽深而隽永。

更多推荐

龚明珠调研高等教育提要求

【砥砺奋进的五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生活用电、抽水灌溉、饲料加工……“智能微电站”为偏远沙区农牧户带来大方便


本期编辑:高正彦 校对:李丹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