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牧野】耄耋高龄非遗传承人干劲正足 被誉为“人类灵魂艺术家”
在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鄂托克前旗,有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以前是论年过,现在是论秒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就是没那么多时间了。” 这是他反复谈起的一句话。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整理、翻译鄂尔多斯民歌,现已整理、翻译一千首。
他就是前不久荣获“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曹纳木。
曹纳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
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结晶,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被广为传颂。鄂尔多斯婚礼一般要持续两天至三天,有一套独特而严格的程序,包括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既隆重又热烈,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文化品味。以幸福、吉祥、喜庆、热烈的情绪贯穿始终,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自始至终都洋溢着迷人的蒙古族风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曹纳木与鄂尔多斯婚礼结缘,和他从事鄂尔多斯婚礼主持的父亲有关。1934年他出生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克珠日嘎查牧民扎巴家,自幼生活在多彩而丰富的鄂尔多斯文化的海洋之中,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鄂尔多斯婚礼。在他的印象里,六七岁时就参加过一些蒙古族传统婚礼,当时什么也不懂,只是觉得很有趣,听到有祝颂人在祝颂他也会跟着念。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后来他经常在别人的婚礼上“跑腿儿”,这也拉近了他与鄂尔多斯婚礼的距离。直到1953年,他结婚时采用的就是传统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从那时候开始,他对鄂尔多斯婚礼礼俗及民间歌曲、舞蹈、祝颂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为参观者讲解鄂尔多斯服饰文化
为游客讲解鄂尔多斯婚礼风俗
为弘扬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鄂尔多斯婚礼,曹纳木一直执著于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的研究、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精力、时间和财力,与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1972年,曹纳木与学者陈育宁等人一同撰写了《鄂尔多斯婚礼》长篇文章;1984年他以民俗顾问和演员的身份参加由鄂尔多斯电视台拍摄的纪实片《鄂尔多斯婚礼》(上下集),这一纪实片的拍摄和播映,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对重新恢复鄂尔多斯婚礼的原貌起到了助推作用;上世纪末与他人合作撰写《鄂尔多斯婚礼》专著;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他经常受邀在鄂尔多斯民间婚礼中担任祝颂人、迎亲人和主持人;2011年8月7日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婚礼》在鄂托克前旗开机,他担任顾问,通过三户牧民家庭间发生的故事,全景式展现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的精髓,将这一流传700多年的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搬上荧屏。凭借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曹纳木成为传统鄂尔多斯婚礼的代表性传承人。
让更多的人知道鄂尔多斯婚礼、了解婚礼文化并传承下去是他的心愿。“鄂尔多斯婚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让它中断。”曹纳木如是说。曹纳木对鄂尔多斯婚礼的所有礼仪进行了系统研究,收集、整理了丰富、完整的资料,他还收藏了众多古老的鄂尔多斯婚礼服饰和用具等。为保护、传承和弘扬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曹纳木不断授徒育人,培养鄂尔多斯婚礼的继承人。现就职于鄂托克前旗民委的那仁满都胡便是他最得意的徒弟。“曹老师是民俗方面的专家,很多在民俗方面有疑问的人都会来向他请教。”那仁满都胡谈及他的老师时充满感激,“他不仅会以口头传授的方式给我们讲解鄂尔多斯婚礼文化,还会带我们一起参加婚礼活动,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各个旗之间在穿着、礼仪等方面都有区别,曹老师对各个地方的婚礼都懂,而且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搞明白为止。”
为传承弘扬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促使鄂尔多斯婚礼永远活跃在婚庆舞台上、铭刻在人们记忆中,曹纳木除口传身教外,还执笔写书将其流传后世。他先后编著、出版了与鄂尔多斯婚礼有关的《鄂尔多斯民歌集成》《鄂尔多斯民歌经典》《蒙古族肉食文化》《鄂尔多斯妇女首饰追溯》《鄂尔多斯文献》《鄂尔多斯民间故事》《蒙古族忌讳》等27部专著,多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各类成果奖,被誉为“人类灵魂艺术家”。
他用实际行动保护并传承了鄂尔多斯婚礼的发展,扩大了鄂尔多斯婚礼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曹纳木,虽已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但仍然精力充沛,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一刻不停地奔波着。这一切都缘于他对民俗文化的忠诚。为了传承鄂尔多斯婚礼及民俗文化,他建立书屋,收藏了几万册图书,并且肩负着培养更多年轻传承人的职责。他向一批民间祝颂人和婚礼主持人亲自传授鄂尔多斯婚礼礼仪程序,使传统鄂尔多斯婚礼后继有人,让鄂尔多斯婚礼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保持无穷的魅力!
尽管年事已高,曹纳木依旧坚持从事翻译工作,兼搞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2006年5月20日,鄂尔多斯婚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武文玲 马利军 孟瑞林
本期编辑:何苗 校对:高正彦
鄂尔多斯日报客户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