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牧野】张嘎?不是小兵!他有自己的“绝活儿”!

跟着节拍、踩上点,筷子绕身飞舞,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慢舞稳重深沉,快舞飘洒矫健,在一挥手、一扬臂、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族人的淳朴、热情、勇敢和粗犷……筷子舞以明快的节奏、轻盈的舞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筷子舞,是经典的鄂尔多斯传统民间舞蹈,凝结着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也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近日,记者见到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筷子舞传承人张嘎。


他满腔热诚,用一颗对筷子舞传承事业的赤胆忠心,呕心沥血,使筷子舞相继走出鄂尔多斯、走进人民大会堂、走向祖国各地。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筷子舞传承人张嘎

1943年出生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克仁格图嘎查普通牧民家。缘于对艺术的热爱,他从十几岁开始接触艺术,曾在歌舞团、乌兰牧骑、文化局等单位工作过,并逐级通过旗区、盟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选,2008年被确定为旗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被认定为盟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见证着筷子舞这个传统民间舞蹈由民间走向舞台的全过程。


筷子舞作为鄂尔多斯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流传地鄂托克前旗被誉为“筷子舞的发祥之地”“民间筷子舞艺术之乡”。2015年鄂托克前旗被评定为“中国蒙古族筷子舞艺术之乡”,筷子舞已列为鄂尔多斯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张嘎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从事文艺工作,如今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谈起筷子舞,他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鄂前旗筷子舞创始人吉格登(前排左一)和筷子舞传承人张嘎(后排右二)于1964年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图为演员合影

鄂托克前旗民间艺人那木吉拉旺楚克,用沙竹竿和着优美的鄂尔多斯民歌有节奏地敲打着自己的手、肩、臂,尽情地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形成了筷子舞的雏形。之后经过鄂托克前旗民间舞蹈家吉格登的加工整理,编创了较为完整的筷子舞。令张嘎最为自豪的,就是1964年他与老师吉格登表演的筷子舞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首次将筷子舞搬上首都舞台进行展示,受到了全国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评价。从此,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珍品引起了舞蹈艺术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鄂前旗筷子舞传承人张嘎(第二排左三)于1964年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张嘎从小热爱艺术,自小学毕业一直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主要成员,1962年分配到家乡昂素镇克仁格图嘎查担任会计,任职期间,他召集周围爱好艺术的年轻人组建了克仁格图嘎查业余文艺宣传队。1964年年初,嘎查业余文艺宣传队代表鄂托克旗参加全盟业余文艺汇演、全区文艺汇演等。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民间艺人吉格登,并拜他为师开始学习筷子舞。1964年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吉格登与张嘎师徒二人首次将筷子舞搬上首都舞台进行展示,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还参加人民大会堂“迎新春文艺晚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赞扬。1970年,张嘎被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借调,从事专业艺术工作,经常下基层为农牧民服务,在完成演出任务期间,他编创了《鄂尔多斯婚礼》《骏马赞》《送粮食路上》等节目,并在盟、区乌兰牧骑汇演中荣获奖项。他还多次赴河北、南京、锡林郭勒盟等地参加慰问演出活动,将蒙古民族的舞蹈、民族文化送到祖国各地,对弘扬民族地区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筷子舞表演

他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这么多年,始终没忘记筷子舞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整理工作,2002年退休之后,他组建了鄂托克前旗老年艺术团,在各镇区、嘎查村演出达一百多场次,受到广大农牧民的一致好评。2007年他又编创了筷子舞题材的舞蹈《六十棵榆树》《牧人的狂欢》等,并参加鄂尔多斯市中老年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首届中老年文艺汇演中获得表演一等奖,在全旗繁荣文化奖励活动中荣获了保护和传承筷子舞特别奖项;2011年受鄂托克前旗文广局的委托,参加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节,将筷子舞展示于众。

编排筷子舞

张嘎用大半辈子的时间研究、创作、传承筷子舞,他乐在其中。只要有人愿意来跟他学习,他绝不藏私,倾囊相授。为了传承、保护和整理筷子舞,2013年中央民族学院教师奥登格日勒委托在校三位同学来了解筷子舞,张嘎一一解答同学们的疑问;2013年9月份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的全区艺术团队编导人员采风团来到,张嘎给他们讲述了筷子舞的来历和以后的发展状况。在他的世界里,只要是认定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并且做到极致。

带队重温红色革命教育

传统技艺的传承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张嘎对此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会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我希望将筷子舞传授给真正热爱它的年轻人,让他们继续将它传承和发展下去。”

在授徒传艺方面,张嘎最大的骄傲就是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儿子呼格吉乐图,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而热爱舞蹈,后来走上了艺术的道路,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剧院副团长,在父亲的影响下编创舞蹈《盅碗筷》,2011年11月在第八届全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赛中获得群舞组作品金奖,2013年10月在第七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作品金奖。

给儿子传授筷子舞

张嘎这位已过古稀之年地地道道的蒙古族汉子,用执着和信念坚守着自己的艺术梦,并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洒在民间舞蹈筷子舞上,凭着一股韧劲儿和对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决心用毕生的辛勤付出践行自己的人生信念,不仅要把筷子舞传承好,更要把这项民间舞蹈发扬光大,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筷子舞而努力着。

更多推荐

产煤大市不见煤!鄂尔多斯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揭秘!

鄂尔多斯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记者:武文玲 马利军 孟瑞林

本期编辑:宝上越 师姗姗 校对:何苗

鄂尔多斯日报客户端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