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文轩做客新西兰孔院 用“羽毛”讲述文学之美

2016-08-22 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

感谢您关注孔子学院总部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欢迎点击标题下方的“孔子学院”关注我们。


一支羽毛,它希望解答一个问题:

“我是谁的?”

问过孔雀,问过云雀,也问过老鹰……19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的演讲中,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饱含感情,翻着设计巧妙的英文图画书《羽毛》向听众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羽毛》封面

在曹文轩看来,这本《羽毛》也是一支“幸运的羽毛”。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根据曹文轩撰写的故事设计了这本图画书,这本书出版后,罗杰·米罗获得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而曹文轩也即将领取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


《羽毛》插图

这本书设计精美,不少细节引人注目:书页一侧有不断变换的羽毛图案,内文还有绘制在青花瓷瓶背景上的故事情节。这些设计创意和故事里精妙的构思一样,都吸引了读者关注。而在曹文轩看来,这种对美感的追求正是文学最重要的基本面之一。


8月19日,曹文轩做客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并发表演讲


他当天的演讲正是以《审美:作为文学的一个维度》为题,向听众们展示自己追求文学美感的创作宗旨。曹文轩认为,安徒生评奖委员会之所以选中自己,也是作品中的“美感”在发挥作用。“是语言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智慧之美打动了安徒生评奖委员会委员。”


曹文轩为现场听众讲述《羽毛》这个美丽的绘本故事


曹文轩在演讲中说,审美是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美让人类变成了有情调的人类,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他说:“人类一有情调,这个物质生活的世界从此改变了,变得有说不尽的,或者不可言传的妙处。”而正是文学,在人类情调的养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把平庸的物象变成可供审美的东西。


曹文轩认为,只有一样东西不会衰老,那就是美。“东方有一轮太阳。看到这轮太阳时,你的祖父会感动,你的父亲也会感动,你同样也会感动,这种感动会延续到你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会一直被感动着。这大概就是美的力量的永恒性。”


上百名听众饶有兴致地聆听曹文轩精彩的讲座


曹文轩的演讲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和出版界人士的关注。


当读者问及曹文轩是如何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时,曹文轩透露,自己年轻时从事业余创作,受到一名喜爱儿童文学的文化馆馆员指导。2016年4月10日,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得知自己获奖,第一时间就给那位老师发消息致谢。在走上文学之路后,曹文轩认为,使用童年的视角看待事物能够使自己的美学观得到实现,因此坚持儿童文学创作。


曹文轩一行参观奥克兰孔子学院


演讲后,曹文轩还见证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与新西兰欧诺亚出版集团的签约仪式。双方签订了17本曹文轩作品外文版权协议。算上与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等机构签订的版权协议,欧诺亚出版集团签下20多本曹文轩作品版权。


欧诺亚出版集团董事罗德·菲告诉记者,曹文轩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让他想起小时候陪伴成长的经典作品。曹文轩使用了美丽的语言讲述美丽的故事,作品不只关乎中国,更关乎全人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张晓楠也表示,曹文轩以诗意和淡定的姿态,呼唤着人类在这个世界中充满包容和人性之美。

来源:国家汉办、新华社




本文为孔子学院总部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孔子学院(ID: guojiahanban)”,欢迎分享与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