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京、沪、穗、深」是一线城市,那么,宁波就是妥妥的二线城市。最近四五年,我在一个社区篮球场打球,我发现这群篮球爱好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以这个群体为窗口,可以触摸到宁波的城市脉动,观察到细微的社会变化。据「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数据,2020年,7岁及以上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7.2%。其中,学生占据了大部分,因为他们有定期的体育课,都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另外,退休的老年人,又占据了一大块,他们最喜欢小区里那些免费的健身器材。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去研究了一下那些器材的名字,比如:扭腰机、平步机、漫步机、肋木、太极揉推器、大转轮、立式腰背按摩器、上肢吊环牵引器。只要每天坚持去「扭腰机」上扭几下,都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除了少年和老年,青壮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其实非常低,而就算「参与锻炼」,主要还是以「散步」为主,《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调查显示,中国人参与比例最高的体育活动是「散步」,比例为56.7%,紧随其后的是羽毛球,跑步排名第3。
青壮年常年锻炼的少,参与对抗性运动的,更是少之又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我的经验来说明。托体育彩票的福,最近小区附近,建了一个免费的灯光篮球场。在这个球场方圆一公里之内,坐落着各种小区,其中不乏高层建筑。保守估计,居民人数至少有5万,根据我过去几年的经验,坚持来打球的(每月至少一次)也就百来号人左右。我以前的住家,在号称是宁波最大的小区之一,共住了大约2万人,小区内有3个篮球场,2个游泳池,1个网球场,我在那里住了十几年,经常坚持打篮球的人,也就那50个左右,几乎每个人我都认识。群体性对抗运动,在中国普及率非常低。篮球参与者的比例,不会超过0.5%。至于足球,参与者比例就更低了,无它,场地更少,价格太贵!有些人不是不想动,而是没时间,没精力。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意为,城市里节奏快,平均寿命提高了,但健康程度却下降了。在人群中,真正健康的人只占10%,被诊断患病者不足20%,有70%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 亚健康」。其特点为“自觉不爽,检查无病,但活力降低,功能减退”。如果你觉得所谓「亚健康」的定义太模糊,那么,咱可以自我诊断一下。初中生1000米跑及格的标准是4分55秒,现在有多少人能跑及格?就算能跑及格,也会累趴下。不信大家可以去试试。根据我长期打球的经验,在对社会开放的篮球场,打球的人,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年龄太大,吃不消,篮球毕竟是对抗性运动,需要体能和力量,超过45岁,就力不从心了。年龄太小,还在读书,一般在学校里打球,没必要来这种社会球场。打篮球的人,通常身体条件比普通人好,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矮,太胖跑不动,太矮抢不到球。另外,体能比较充沛,有拼抢,有对抗,一般人吃不消。可能有人会抬杠,明明有身段柔软的大胖子,神出鬼没的小个子,百发百中的老头子。没错,的确有,但那些是凤毛麟角的江湖传说,比例很低。
篮球毕竟不是散步,需要一定训练基础,才能上场比赛。否则连球都接不住,只能当看客。对普通人来说,高中和大学,是培养篮球基本功的最好场合。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读过高中和大学,一般人就很难系统性接受篮球训练,进入社会后,也就不会继续篮球运动。在宁波,有大量的体力劳动者,比如,外卖小哥、泥水工、家电维修工、卡车驾驶员、工厂的普工、出租车司机等,这些人的收入也不低,人数众多,身体素质也不错,但他们几乎不会出现在篮球场上,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系统性接触过篮球。在社区篮球场,经常来打球的成年人,主要是自由职业者,比如说:个体码农,外贸从业者、酒店试睡师,美食鉴定师、婚礼主持人,广告中介、自媒体、地产经纪、健身教练、保险顾问、自由画家、各类设计师、主持人、音乐创作人、摄影师、专利代理人、律师、会计师、个体老板……这些人的工作性质,可以让他们灵活决定下班时间,他们经常在下午5点左右,去打一个小时的球,然后回家,洗澡,吃饭。在篮球场上,我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由职业者,他们不一定非常有钱,但相对比较自由,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最近,据我观察,这些打篮球的青壮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分别是:中年人不敢花钱,年轻人不谈恋爱。如果把25~45岁这个年龄段,分为两部分,那么35~45岁这一批,权且称之为中年人,这批人,大多已经成家立业,有一定的积累。江浙沪是中国的经济重心,这里有中国比例最高的中产阶层,口罩结束之后,我的感觉是,这一群人,普遍信心不足,手里不缺钱,就是不敢花。房地产前景不明朗,缺乏买房的欲望,出国消费不方便,又少了一笔大开销,换车的冲动也大不如前,能开就将就着开吧。以我为例,口罩前的2019年,我飞了103个小时、78635公里,超过99.1%的人。而口罩三年期间,这个数字从来没有超过80%。原因就是出国不方便,就算到了现在,虽然已经解禁,但依然不如以前方便,经常是一犹豫,就不去了。2022年,全国13家银行存款暴增到人民币150万亿,较2021年大增16.67 万亿元,增幅达到12.4%,创下历年新高。若按照总人口14 亿计算,相当于每人多存1.2 万元。与此同时,GDP的增长却只有3%。本以为,口罩结束之后,会出现全面报复性消费,把去年存的钱,都拿出来花掉。但目前看起来,报复力度远不如预期,2023年一季度「社零」总额约为10.8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3.3%。2022年的基数那么低,才这么点增长率,实在让人跌破眼镜。与此同时,今年的储蓄增加更快,央行4月11 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也就是说,虽然去年存款暴增,而今年一个季度增加的存款,就相当于去年整年的增量!你说,意不意外?惊不惊喜?从台面上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受口罩影响,居民消费不振,增加预防性储蓄;二是受房地产调控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居民购房和投资意愿下降,盈余资金转为存款;三是受银行理财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影响,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居民选择稳健的存款类产品。而在台面下,根据我的观察,还有一个心理层面的因素。最大的担心,说到底就是被去年那种「反反复复」搞怕了,大家心有余悸。对以前笃定一定不会变的东西,产生了动摇。马云今年58岁;张一鸣40岁;黄峥是1980年生,刚40岁出头;美团创办人王兴43岁;刘强东48岁;宿华41岁。他们都正年富力强,但都选择了退出自己的事业。他们也是非常特殊的一群人,属于所谓的头部科技公司大佬,长期生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这些人的动向,对城市中产的心态,影响巨大。这里省略500字。长三角一带,可能是中国中产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他们的特点是,受过比较好的教育,也见过一些世面,还能接触一些外部的信息。但是呢,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平时还要忙工作,很难做到对每个信息进行考证。如今,在大数据AI时代,信息的推送都是「投其所好」,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如果理性思考,多看各方面不同的信息,就可以知道,前段时间那些所谓有变动的企业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网络平台。国家也许对这两个部门,有针对性的调控。但对于整个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阶层,应该不存在所谓的「应收尽收」。周鸿祎、雷军,不照样参加大会吗?25~35岁,这个年龄层,相对于那些已经成家立业的人,可以称之为年轻人。在这个年龄层,能坚持打篮球的人,其实还算是比较优秀的那一部分。从健康条件看。这批人的「力量、体能」都比同龄人好,大热天,几场篮球下来,大汗淋漓,对平时不打球的普通人来说,可能吃不消。从外形条件看。打篮球的男生,至少个头不矮,身材相对匀称,整体外形条件,大概率比不打球的男生好一点。从心理状态看,至少还有闲情逸致来打球,说明心态还不错,热爱生活。从经济条件看,这批人,就算不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但也不比同龄人差。能在工作日挤出时间打篮球,说明时间管理能力要强于普通人,至少不是单位的最底层。从「健康、外形、心理、经济」各方面来说,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男生,条件都还不错,然而,他们居然不谈恋爱!根据我观察,来打球的年轻人,超过一半都没有女朋友。休息的时候,我经常坐在一边,听他们聊天,从内容上判断,他们对女生也不是那么感兴趣!而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一群男生聚在一起,谈的都是女生,你懂的。难道世道真的变了?有个球友说:30岁是个分水岭,他已经2年没相亲了。因为以前的经历告诉他,但凡他能看上的,几乎都看不上他,相亲就是浪费精力浪费钱,没意义。另外,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普遍认为,一旦结婚就被家庭捆绑,休闲娱乐时间和用在自己身上的消费都会减少。执着结婚生子,也没啥意义,普通人生孩子大概率就是延续自己的苦难。他们干脆不相亲,也不谈恋爱。拼高达,给高达上色,研究变形金刚变形合体,看奥德彪,修蹄子,荒野求生,剥藤壶等等等,于是,我又去查了高达、奥德彪、藤壶……那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他们认为,搞钱、旅游、找乐子、打球,难道不香吗?时间都不够,还交女友,纯粹浪费生命。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喜欢的话,请在右下角点一下“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