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责任是老师的,但孩子是家长的!”老师最想告诉家长的7大教育真相!!

德育报 2022-05-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21世纪教育网 Author 小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sz-21cnjy)


生活中,我们不止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调皮、不听话

“等进了学堂,交给老师,一下就服帖了”


孩子没自理能力、懒惰

“等离开了家,住校就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干了”


孩子成绩差、跟不上

“老师水平不行吗?换个老师就好了”


很多家长认为,挣够了票子,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可以踏实做甩手掌柜,教育孩子这件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士(老师)来。


这是中国式父母的普性:


“我们知识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


“我们整天为生活奔波忙碌,也顾不得上孩子。“


“我们出钱出力把孩子送进校园,教育是学校的事。”



总之,孩子毛病多,希望老师们能好好管教,我们做父母的自然十万分的感谢老师。


亲爱的,责任是老师的,但孩子是家长的!


小雨今日分享,老师最想告诉家长的“6大教育真相”,影响孩子一生。


1


教书的是老师,育人的是父母。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表示,他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宽厚,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坚韧,是父母成就了自己。


他坚信:父母的素质决定孩子一生。


老师不是万能的,别把教育孩子这件事全推给老师。


老师教的永远是课本的知识,而课本以外的,是家长的育。


有了老师的教,家长的育,教育这件事才完整。



2


老师教不到的地方,都是家长的责任。


你的孩子,只是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但你不一样,你是孩子世界里的唯一。


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如果家长把一切都交给老师,那最后耽误的一定是孩子。


3


别总对孩子的名次存执念,第一永远都只有一个,但孩子的一生有千万种可能。


360行,行行出状元。互联网时代,每天都上演着奇迹。


排名永远锁不死孩子的未来,被执念压抑的天性才会。


在我们要求孩子次次第一的时候,自己在单位能否样样优秀?


十指伸出有长短,树木琅林有高低,人间事事都不齐。


人家孩子是第一,咱家孩子在中游,回头看看垫底生,比上不足比下余。


知足常乐,每天进步一点点,心自安!


4


家长与老师肩并肩的位置,才是教室里的“黄金c位”。


春晚小品《抢c位》戳中万千家长心声,引起广泛讨论。班主任扎心回复: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成就学霸,成为c位。


今天电话,小A贪玩要坐第一排


明天微信,小B成绩差,安排和学委坐


后天来校,小C和小D打架,要分开


......


可怜老师众口难调,惹人骂。


一线老师告诉你,座位的排列是要考虑很多因素的,视力、高矮、成绩、性格、同学间的搭配,等等。


且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重新调配。


与众人处,吸取众人智慧。居不同环境,都能安然处之。这是孩子出社会后必须学会的第一课。


座位再远,能远出教室?座位再偏,能偏出老师殷殷目光?


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都是勤勉、努力、拼搏,而不是固化的一方坐席。


5


不盲目攀比,是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别人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自己家的孩子再差,那也是自己亲生的。


有时间去攀比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在自己家孩子身上。


你不用心教,璞玉也会变废石。


谦逊懂礼的孩子背后一定是知书达理的父母,爱看书的孩子背后一定是励志上进的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培养出孩子的好品德,奠定孩子美好未来的基础。


6

尊重老师的权威性,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来。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教育专家,人人都能随意指点,置喙老师的权威性。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请教老师,但老师不认识。


于是,老师和颜悦色的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不妨去请教他,老师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


第二天,孩子又来找老师:“爸爸说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称。他还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


说完,孩子顺手还把爸爸写的一封信交给了老师。


老师打开信,上面详细的写明了小草的名称和特性,最后还附着一句话:希望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为妥当。


这位父亲没有以植物学家的身份压人,也没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灭老师威仪。


他自降身份的支持老师,帮助老师塑造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形象,其实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7


初心一致,家校合作,教育才能更高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人生启蒙老师。


老师,是孩子求学路上的引路人,传道授业解惑。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本心都是一样:为了孩子好!


只是,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不同。


双方只有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更高效。


写在最后:

家校合作是一项崇高的教育事业,它需要信任、理解、互谅去浇灌。


家长的信任,老师放开手脚,全心投入。


家长的理解,教学苦累艰辛,老师甘之如饴。


双方的互谅,家校携手,教育合力。


...

共勉!


来源:这里是21世纪教育网官方公众号,专为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和培训机构提供小升初、中高考资讯,以及各科教学资源、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


告诉我,你“在看”对不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