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洪波谈金波新作:一个返老还童的诗人,引领小读者进入诗的王国

2017-07-06 高洪波 文艺报1949

点击上方“文艺报1949”,让文艺成为一种生活!







作家

金波




我从没这样顺畅地写作过。我甚至于要说,不是我在写这些虫儿,是虫儿们复活了我童年的记忆和童年的故事……


“大自然对孩子来说,就是无边无际的游乐场。”金波先生倾尽一生昆虫知识、儿童经验写成的这本《自然笔记》,分明就是一份“游乐场指南”。


金波散文集《自然笔记》:游乐场散记

高洪波 | 文


北京的一场透雨后,在清新凉爽的空气中捧读金波先生赠送的《自然笔记》(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端的是一场享受。


耳畔响起的是蝈蝈的鸣叫,我与金波先生同好,都爱饲养这种山野的翠绿色的歌者。我也写过若干篇描写蝈蝈的散文,其中一篇《翠绿色的歌》还有幸入选过北京市小学生《语文》课本,但我的认识面,我指的是对各种昆虫的认识面,与金波先生不可同日而语。他写蟋蟀、蝈蝈,写知了、豆娘,写草蛉、金铃子,甚至还写米虫、蝲蝲蛄、书虫,直到跟斗虫、蚁狮和屎壳郎,他在描写这些细小卑微的生命时,我能看到他专注而童稚的目光,欣喜又尊敬的姿态,这是一个返老还童的诗人用美妙的文字传递出的对大自然的热爱,用快乐的诗心吟唱给小读者的生命之歌。


诚如金波先生“序”中所言:“大自然对他们(指孩子)来说,就是无边无际的游乐场。”而金波先生倾尽一生昆虫知识、儿童经验写成的这本《自然笔记》,分明就是一份“游乐场指南”。法布尔的《昆虫记》被称为昆虫世界的一部《圣经》,《圣经》虽好,未免严肃。而金波先生的《自然笔记》则是典型的中国式童年的叙事方式,是每一个中国北方孩子几乎人人都有的经历,所以这本冠以“美文·美绘”的小书才给予我巨大的阅读快感,当然还有阅读记忆。



金波先生以诗名世,这本书中的文字明显具有诗人散文的典型特质:精短、精准、精彩。首先篇幅精短,没有冗长拖沓的语言,这符合被描写对象昆虫的身份,更适合小读者快意阅读。譬如:《和屎壳郎的对话》拟人化的描写,幽默风趣,有童话的传神气质:“屎壳郎,你真是神奇的艺术家,你居然能把粪便滚动成一个个圆圆的球!”这是开场白,也是主人公的推崇语。屎壳郎不领情:“请你注意,用词要多加推敲,慎重下笔。”“难道你不是在滚粪球吗?”我们不明白。屎壳郎坚持道:“请换一种说法。”金波这时写道:“我在沉默。思考。很久很久。”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诗人与屎壳郎平等对话,对它的要求甚至思考“很久很久”,当显示出“滚粪球 ——推丸”之后,趣味继续浓郁,情节持续推进,因为屎壳郎不喜欢主人公刚才使用的一个伤自尊的字,并且拒绝重复。“我在沉默。思考,很久很久。”这次出现了“屎”字,屎壳郎大喊:“请你快住嘴!听到这个字,我就作呕。”金波最后这样结束全文:


“我终于明白了,我大声喊道:‘蜣螂先生!’”


这是我看到的一篇关于蜣螂最精彩的美文,说它是童话、寓言、低幼文学都可以,而且体现了金波先生骨子里的风趣和幽默,这正是一个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天生的气质。



当然,在《自然笔记》中讲故事的篇什最多,譬如《油葫芦》中寻找失伴的油葫芦,共七节,算是比较长的一篇了,可是由于作者结构故事与对语言的讲究,草蛇灰线,引人入胜,最后自行归来的小虫油葫芦,有余音绕梁的韵味。金波书中这类篇章可谓不胜枚举,《茶色金龟子》中金龟子的神秘消失,《书虫》中对旧版书《木偶戏》的残缺本实录,尤其是对书虫咬噬的洞洞处的想象:书虫也喜欢读诗,才把读懂读不懂的一些字吃进肚子里——多有趣的想象和艺术联想!此外,像《米虫》中饲养出米虫的故事,那么栩栩如生,有“一粒米中见世界“的放大效应,必将激发起小读者观察生活与大自然的极大兴趣。特别是逮蝈蝈、捉花蹦蹦、看蚁狮提蚂蚁等童趣盎然的描写,既是金波先生的童年记趣,又是引领小读者进入诗的王国、美的世界的入场券,故金波先生在后记中承认道:“列着虫儿名单的稿纸,幻化成童年的绿草地。”他继而开心地告诉我们:“我从没这样顺畅地写作过。我甚至于要说,不是我在写这些虫儿,是虫儿们复活了我童年的记忆和童年的故事。”这是夫子自道,也是让我快乐阅读的原因。


金波《自然笔记——昆虫印象》


《自然笔记——昆虫印象》

金波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3月


金波的《自然笔记——昆虫印象》是一本关于虫虫的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叙写他与油葫芦、蝉等可爱的鸣虫、书虫、米虫的点滴趣事。以平朴、冲淡、简洁而饶富诗意的语言及鲜活的细节状写这些小虫各异的体貌和“性格特征”,文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微小生命的细致体恤和温婉关爱,宇里行间激荡着浓郁的诗情诗意。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17年7月5日3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作家网,更多信息等你哦!

图片来自网络

《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文艺报1949微信号:wyb19490925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