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育德:蕴含传统戏曲神韵的佳作

文艺报1949 2024-06-08


高甲戏新作《围头新娘》是一台动人心弦的好戏。这部戏的内容并不复杂,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就题材而言具备了史诗般的艺术品格。任何的剧种都有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有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中国天南海北任何一个角落,有的故事却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地方。《围头新娘》的故事,就只能产生在福建海边晋江围头这个特殊的小村庄。故事不大,但是从某种角度可以归于重大叙事之列,因为它表现了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海峡两岸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中国历史有着极大的特殊性。生活在围头这个与金门咫尺相望的小村子的人们,对两岸的政治和军事有着特殊的敏感,所以才产生了围头新娘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围头村一家三代人的命运,他们的命运记录着两岸关系数十年间变化和发展的脚步。


1949年某天,围头村的小商人洪水智到金门做生意,战争局势突变,他再也回不了家。妻子乌英天天到海边张望,期盼能得到丈夫的消息,一等就是40年。本来围头金门是一家,可无情的战争使乡亲变仇家,被迫分离数十载,彼此咫尺相望,却不能来往。1958年的“8·23”炮战,万炮轰金门,围头成了“炮战第一村”,洪卫国成了“战地小老虎”。即便如此,围头和金门老百姓的乡情与亲情是割不断的。洪水智的儿子洪卫国带领女儿洪飞燕,在海上和金门的渔船相遇,一见面,才发现彼此并不是仇敌。


1979年元旦,大陆停止了对金门的炮击。两岸老百姓都盼望“三通”。“三通”的实现是缓慢的,但民间的“三通”却比官方快得多。“明不通暗通,官不通民通”,围头和金门占据着特殊位置,自发地在海上进行贸易往来,政府支持围头率先建立海上民间小额贸易试点,不仅有相互贸易,而且有了通婚。于是产生了围头姑娘洪飞燕和金门青年唐越相识、相爱、相恋而终成眷属的故事,围头成了“两岸通婚第一村”。


《围头新娘》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两岸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真实,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祖国必须统一,祖国一定会统一,这是不可动摇的民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该剧剧情有极大的真实性,因为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围头,而且全国几十万个家庭,都曾经历过和乌英家一样的离合悲欢。这是此剧典型性之所在。剧中的人物大多是鲜活的,勇敢、热情、敢于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围头女儿洪飞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数十年痛苦地思念丈夫的乌英,生动感人。此剧最关键的一个细节,是洪卫国遵照围头当地的习俗,冒着风险埋葬了国民党军官唐建华。正是这个行动,使得洪飞燕和唐建华的儿子唐越的爱情与婚姻成为可能和必然,故事也更具传奇性。


高甲戏是福建闽南较为接地气的戏曲剧种。导演怀着对戏曲艺术的尊重,对高甲戏艺术的尊重,努力地把这一台现代戏做成体现高甲戏神韵的戏曲。比如,渔民驾船出海,舞台上的船是制作了和传统表演的砌末“云片”同样符号性质的“船片”。船片的舞动和拼接使得海上行舟实现了象征化,这一点足以显现戏曲的艺术特征。高甲戏的丑角艺术是非常高超的,一直为人称道。导演充分调动丑角的功夫,不仅让成群的渔民渔妇做出了丑角的身段,而且阿彩婶演出了媒婆丑的精彩。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海峡两岸人员交流的日渐活跃,有了男女通婚的个例,还出现了一群媒婆。这群丑角的精彩表演,给郑重而沉重的戏剧主题增添了几分喜剧色彩,使观众的心情得到必要的调节。


如果说此剧还有什么需要斟酌和改进的地方,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洪飞燕和唐越的爱情的表现。一见钟情固然是可能的,但是洪、唐见面之后的双方十年坚守、不婚不嫁,则有些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二是周永平的形象。剧中的周永平是一位思想开放、通情达理的党支部书记,是关系全村群众行动的决策人。他也喜欢洪飞燕,在婚姻问题上是很有竞争力的,乌英也很欣赏他,但是他却主动放弃对洪飞燕的追求,一力成全洪、唐的婚事。这个形象漂浮在舞台上,必须让他充实起来。三是洪卫国心理和行动的表现。他是当年给前线解放军送炮弹的“战地小老虎”,是一个上了国民党黑名单的人物,转而成为国民党军官遗孤的老丈人。这个转变对他来说反差太大,对比度太大。按理应该有激烈的心理矛盾和斗争,那正是此剧戏剧矛盾可以开掘的地方,可惜在剧中并没有足够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事的可信性。


这台戏令人感到震撼、愉悦,让人在艺术欣赏的同时产生不同层次的思考。比如,尾声所唱“问君何时返家门”,祖国何时才能统一?海峡两岸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向统一?这是每一个观众都会思考的。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内容来源:《文艺报》2024年4月24日8版

微信编辑:王靖茹(实习)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