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矿区“生活”了三十多年,它拥有神东人最多的记忆!

神东之声 神东煤炭之声 2023-02-22




这意味着服役了30多年的1号桥不久后就要告别人们的生活,几个月后一座宽22.5米的新桥将以不同姿态,“回归”矿区人的生活。



 桥静静地立在那里不语,却又满载记忆


拆除的1号桥,已陪伴神东人30多年。这座桥见证了神东矿区的开发建设、发展壮大,在神东人眼里它有着特殊的分量。


与其说人们留恋这座桥,不如说人们将对这座煤海小城的热爱移情于此。在神东人心里,这不仅仅是一座桥,其中也蕴藏着神东的发展历程。




“悄”……静悄悄、孤零零,这大概是神府煤田“破晓”前人们对这片土地最深刻的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矿区还是一片沙梁地。乌兰木伦河将矿区一隔两半,遇上暴雨洪水,趟河过去是不可能的。即便平时,也只有穿着齐腰的水皮裤才能勉强趟过河对岸。


千呼万唤,沉寂的煤海,多少有些落寞地等待着春的来临。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声号角,唤醒了沉睡的煤田,也随之带来了新的生活。




瞧!荒蛮的土地上来了一批批创业者。他们打破了土地的平静,也带来了新的生机。30多年前,为了方便矿区生产生活,老一辈神东人集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矿区的第一座跨河12孔石拱桥,大桥全长425.7米,高12.6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0.75米。



老一辈神东人回忆,当年,在1号桥建设工地上,河道里,铁锤的敲打声、抬石头的号子声此起彼伏,热火朝天。


对于这座桥,参与设计修建的原榆林分公司党支部书记贺长江有着很深的感情,“尽管荒凉,但是人们对煤田开发的热忱极其高涨,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也格外坚定”。30多年过去了,回忆当时造桥时遇到的困难记忆犹新。他说:“当时的条件非常差,修桥全靠人工,6000多方石料要一块块采出来,镶在大桥上。1200斤重的料石,4个人每天要抬四五十块。”


就这样,一锤一凿间,伴随着矿区的开发建设,承担交通运输和人员往来的重任,1号桥应运而生。


1号桥的开通,解决了开发建设初期行路难、过河难的难题,也成为神东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1号桥落成后,成了连接乌兰木伦河两岸唯一的桥梁,也联通了矿区对发展的信心。因此,早在那个时候,1号桥就已不仅仅是地标,更是搭建在人们心里的一座桥。这座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桥,成为一道新的风景,也成为矿区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不只贺长江这一代神东人,许多80后、90后,成长在矿区的孩子们也对这座桥印象深刻。这段时间在朋友圈刷屏的1号桥“告别仪式”,就是一种不舍、一种怀念,更有一份希冀。


随着矿区的开发建设,一座座新桥诞生了,1号桥又有了新“伙伴”,横跨乌兰木伦河的2号桥、3号桥、4号桥、5号桥与1号桥让矿区的交通更加便利,生活更加便捷,他们也见证了矿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而乌兰木伦河两岸崛起的矿井群、住宅楼,也成为矿区生产、生活、生态的真实写照。


在矿区,或许没有哪座桥能像1号桥一样,浓缩见证了整个矿区的发展变迁。老神东人讲:“以前的简易房不见了,漂亮的办公楼和住宅楼拔地而起。学校、医院、公园……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对1号桥心里虽然舍不得,但我们更关注矿区新的发展。”


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这一走,就持续到了30多年。从石桥到钢筋混凝土桥,从窄桥到宽桥,桥的通行功能没有改变,但结构、承应力等发生了变化,与之相伴的是这座煤都的发展变迁,真正走上了采煤行业的世界舞台。


巧!随着时代的进步,矿区的发展,桥的变迁有目共睹,桥两岸人们的生产生活蒸蒸日上。矿区人口增加了10多倍。以前人们靠“11”路车往来跋涉,现在家家都有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十多年来,神东的发展,同样印证着一个“巧”字。无论是生态优先,开采与保护并重的大手笔,还是惠民工程的工笔画,都很好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变真理。



1号桥和它的好“伙伴”为矿区居民的通行和矿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它运送大量生产物资和成千上万的神东人一起奔跑在致富道路上。小时候桥边嬉戏玩耍的孩童,现在也成了建设矿区的骨干力量,1号桥,也连接着无数神东人的青春与人生,烙印着神东的变迁、发展和梦想,默默见证着陕蒙两地的巨大变迁。


从记忆到情怀,神东是拓荒者,1号桥则是拓荒者在矿区搭建起的第一座致富桥梁。它连接着矿区人的生活,也串联着神东人的过去与未来。


记忆抹不去!修1号桥时,写满了神东人扎实奋斗的足迹。如今新建1号桥,倾注了神东为民服务真抓实干的坚实步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我们在讲述的同时也在倾听,在经历的时候也在记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神东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站上了世界煤炭行业的舞台,成为业界翘楚。




如今的神东,创下了数不清的世界纪录。老煤矿和旧模式在神东不见踪影,现代化矿区,正在为矿井生产插上信息化翅膀和智能化引擎,生产、生态的和谐共生更是让神东人引以为傲。一个欣欣向荣的神东,成为五湖四海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好选择。


历史,记录着走过的印迹;镜头,见证着煤海小城的变迁,承载着记忆,也延伸着希望。


同期待,桥的华丽转身。


共盼望,神东越来越好。



来源 | 神东之声(ID:shsdzsgf)

作者 | 神东全媒体记者 张小艳

通讯员 | 神东规划发展部 贾嘉勇

编辑 | 李霞

校对 | 李媛



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