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学姐查寝」还疯狂!这场15万人围观的校园洗脑,看得后背发凉!

库管 Kindle电子书库 2023-04-16
本文共2218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近,学姐查寝事件火爆了热搜!


六位黑衣女部长,江湖范儿十足地推开门,用鼻孔冲着学妹们,留下一句:

 

除了我们6个,谁管你们都不好使。

 

 

瞅这无敌的气势,各位小学妹的胆子都被吓破了。

 

只不过区区6个人,愣是把整个年级的学生,支使得一愣一愣的。

 

可比起被学姐支配的恐惧,电影《浪潮》中的洗脑,杀伤力更加惊人。


2008年,电影刚一上映,就引发热议不断。哪怕过了10多年,豆瓣评分依旧高达8.7,热评足足6万条。

 

 

当然,电影能被如此热议,离不开原著的加持。

 

原著《浪潮》中的罗斯老师,就因为在班上做了一场洗脑实验,差点让学校陷入无尽的混乱……

 


浪潮组织

 

罗斯的历史课上,学生们不停问着同一个问题:

 

就那么一小撮纳粹,怎么把整个德国拿捏得死死的?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罗斯决定,仿照纳粹建党的路子,在班上创建一个小团体。

 

这样,学生就能亲身感受纳粹组织的影响力。

 

首先第一课:把全班人变成“一个人”。

 

罗斯要求学生,上课必须手放身后、后背挺直,服装必须统一,回答问题前必须加上一句“罗斯先生”。

 

一个人做起来有点傻,可一群人做,那就是酷。

 

很快,就连班上最调皮的孩子,都站如松、坐如钟。

 

 

第二课:所有学生就地成团。

 

有组织领导才会有方向。

 

罗斯宣布,班里要成立一个名为“浪潮”的组织。

 

可怎么辨认谁是同伴?罗斯倾情奉献了一套浪潮问候礼。

 

右手握成环状,拍打左肩膀,然后直立起来。

 

当整个班同时站起,齐刷刷完成这个动作时,罗斯仿佛看到一群士兵在行动。

 

 

最后一课:让组织极速扩张。

 

一个组织,凭什么显示自己的优越性?凭人数!

 

罗斯指示成员,把圈外的兄弟请进来,让“浪潮”不断壮大。

 

 

罗斯怎么也没想到,整个建队过程会如此顺利。

 

仅仅用了三堂课,就让整个校园都陷入了“浪潮”的海洋。

 

他更想不到,这三堂课,直接拉开了一场校园劫难的序幕。

 

脱离控制

 

“浪潮”创立之初,那场面红火极了。

 

跨年级、跨专业的学生纷纷聚拢在罗斯的旗下,说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

 

甚至很多老师见到罗斯,都直夸他这个团队建的好。

 

毕竟,“浪潮”的影响力有目共睹。

 

上课时,学生们就像打了鸡血,抢着回答问题,恨不得整节课都举着手不放。

 

下课时,他们勾肩搭背,好像失散多年的兄弟,巴不得同吃同住同父母。

 

在这些成员里,改变最大的要数罗伯特了。

 

从没被同学正眼瞧过的他,在加入“浪潮”后却宛若新生。

 

 

加入“浪潮”前,罗伯特就是典型的学渣。

 

上课就睡觉、独自吃午饭,见到人群躲着走,就连他自己都瞧不上自己。

 

可自从成为“浪潮”的一员后,他觉得自己突然有用了。

 

他能行最标准的问候礼,喊最响亮的口号,还能给罗斯老师做保镖。

 

他脱胎换骨了。

 

罗伯特知道,这一切都是“浪潮”带来的。他要保护好这个新生的组织,谁都别想搞破坏。

 

然而,当“浪潮”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罗伯特时,事情就开始变味儿了。

 

 

正所谓物极必反。

 

罗斯猛然发现,“浪潮”蓬勃发展的表象下,一些细思极恐的事情正在发生:

 

为了不在学习上拖后腿,学生们全力死记硬背,再也没有人提出古怪的问题;

 

如果胆敢有人不拥护“浪潮”,成员们上去就威胁加恐吓;

 

更恐怖的是,就连体育场边都有人把守,如果不行问候礼,谢绝入内。

 

浪潮,逐渐有了纳粹那味儿,可学生却浑然不知。

 

 

但这一切,罗斯都看在眼里。他意识到,“浪潮”再不结束,即将万劫不复。

 

可已经走出了这么远,说停就能停吗?

 

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放手一搏。

 

拉回正轨

 

人的天性就是,宁愿被别人领导,也不想自己动脑。

 

为此,罗斯打算编造一个领导人,把坠入深渊的学生都拉回来。

 

该来的总要来。

 

约定电视会议当天,礼堂坐满了“浪潮”的成员。他们举着“浪潮”的标语,挥舞着“浪潮”的旗子,呼喊着“浪潮”的口号,就像一帮粉丝等待天王天后。

 

但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电视机被打开的一瞬间,全场只剩下呼吸声。几百双眼睛死死地盯住屏幕,生怕一个眨眼错过了领袖的出场。

 

可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仿佛停止了,电视上始终一片雪花。

 

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个喊声:根本就没有什么领导人!

 

这句话,刺痛了在场的其他人。他们怒视发声者,直接把他清出了场子。

 

罗斯知道,时机已到。

 

他冲着台下200多名死忠粉,大声吆喝:你们有领导人!

 

说着,他拉开舞台大幕,露出了巨大的电影幕布。

 

 

“那儿!那就是你们的领导人!”

 

顺着罗斯的手,屏幕上出现了阿道夫·希特勒巨大的人像。

 

礼堂里瞬间爆发出惊讶的喘息声和尖叫声。

 

转眼,所有的成员抱头痛哭。

 

看到希特勒的那一刻,他们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原来法西斯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学会独立思考

 

仅仅几天时间,罗斯就让“浪潮”发展成了一个小型法西斯,连他自己都没料到。

 

而这个极度震撼人心的故事,竟然来自真人真事。

 

196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克柏莱中学,历史老师罗恩·琼斯创立了“第三浪潮”组织。

 

“第三浪潮”不仅迅速席卷了校园,就连开创者琼斯也陷入其中。

 

 

他喜欢被拥戴的感觉,喜欢200号学生对自己唯命是从。

 

这场闹剧,给当时的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毕业30年后,有同学偶遇琼斯,还能准确无误地做出“第三浪潮”问候礼。

 

洗脑,从来都如此简单。

 

而洗脑的诸多时刻,就隐藏在你的日常生活里。

 

 

你肯定看过不少这样的情景:

 

在饭圈,爱豆就是粉丝的宝。谁胆敢说偶像的不是,二话不说,直接开撕;

 

在公司,PUA玩得溜溜的领导一顿洗脑,员工就觉得自己能在这工作,做牛做马都乐意;

 

甚至哪天打开直播,看到里面清一色的“买它、买它”,你都觉得缺了这个东西,自己还怎么生活。

 

这些丧失了理性的时刻,都应该值得警惕。

 

那个时候的你,不过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任人摆放。


就像那些把学姐耍的官威,当做至理名言的同学们,早就放下了自我思考。


事实上,你每一个失去自我思考的瞬间,都是在冒着卷入“浪潮”的风险。





 一分钟推理

【第39期】一天,X家丢失了1张100元的钞票,如果是小偷,不可能只拿这点钱,所以父亲把小偷锁定在了他的3个孩子身上。父亲想了会,对3个孩子说:我们家今天丢失了100元,拿钱的肯定是你们其中之一,如果不主动承认,可会受罚哟!3个孩子还是不承认。父亲便又说:那假设一下,如果你们拿了这100元会怎么花呢?小明说:我会买那双我梦寐以求的运动鞋,最近打半价,刚好100元呢!小龙说:如果是我拿了,我会一直等,等到没人记起这事后再花。小刚说:如果我拿了那张100元,我会买很多很多的好吃的,嘿嘿。过了一会儿,父亲很快指出了谁是小偷。
请问谁是小偷?
A:小明偷的;B:小龙偷的;C:小刚偷的。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回复:推理39,即可查看正确答案哦!




— THE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