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 | 百卅聚清,星光璀璨:华附1948届邓锡铭——中国激光科技之父

办公室综合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筚路蓝缕,岭南名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前身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广东格致书院,此后数度扩建、合并、更名。1952年,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四校合并,定名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2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百卅聚清,星光璀璨。历代华附人秉承“进德修业,格物致知”的校训,遵循“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坚持“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理念,形成“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华附精神,不断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新方向。

值此我校建校130周年纪念庆典前夕,特辟“历届杰出校友”专栏,于媒体报道撷英,向诸君郑重推介,以砥砺后昆,盼薪火相传。

我校校史室  “院士合影” 一瞥


邓锡铭

(1930.10.29-1997.12.20)

华附1948届高中校友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光学物理专家

1995年邓锡铭学长(左三)归宁母校(注:左一吴颖民,左二潘先锋,左四校长蔡汉平,左六吴澧旸)



首台激光 由他研发  

原载于《广州日报》 2014年4月4日 A4版


邓锡铭(1930~1997),男,广东东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激光专家,他组织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并创建了以“神光”系列为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装置。

在银河公墓的群墓中,有一个与周围黑色方形的墓碑不同的墓碑,它的形状似一个激光器。说到激光器,就不能不提到一位东莞籍的科学家—邓锡铭,他是我国的激光科技之父,光学、激光学专家。


1960年5月15日,美国人梅曼宣布获得了人类第一束激光,并在同年7月7日,宣布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医学和太空技术等众多领域,被称为20世纪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

尽管激光极其重要,但在1960年,国内却少有人关注。而邓锡铭就在此时,率先倡议在我国开拓激光科技领域。1961年9月,在邓锡铭的组织和亲自参与下,我国第一台激光机——小球照明红宝石激光器诞生,拉开了我国激光科技发展的大幕。

与此同时,在上世纪60年代,邓锡铭主持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几乎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了高功率激光Q开关原理,贡献了一系列对激光特性早期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成为我国激光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邓锡铭不仅留下了以“神光”系列为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装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向世人表明了他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以及为此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邓锡铭:中国激光科技之父

原载于《南方日报》 2009年9月11日 C02版


邓锡铭院士(左一)1995年在实验室与两位青年科学家助手研究开拓激光科研新领域。


从激光近视手术、激光打印,到激光加工、激光武器,激光技术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一切,都与一个叫做邓锡铭的东莞人有关。

因在国内率先倡议开拓激光科技领域,并组织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创建了以“神光”系列为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科院院士邓锡铭被看做是中国激光科技领域之父。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从去年年底起,东莞科技馆正门广场多了5个莞籍院士铜像,其中一位就是邓锡铭(见上小图)。


  人物档案  

邓锡铭(1930—1997):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激光专家,他组织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并创建了以“神光”系列为代表的高功率激光装置。

1930年10月29日,出生于广州,父亲是广东东莞桥头镇邓屋村人。

1949年—1952年,就读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2年—1964年,主要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

1961年,组织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1964年,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朱德、周恩来的接见。同年,到上海负责组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并长期担任副所长职务。

1987年,领导研发成功高功率激光装置“神光I”装置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12月20日,因病去世。


组织研发我国第一台激光器

邓锡铭1930年10月29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籍贯是东莞市桥头镇邓屋村人。

1960年5月15日,美国人梅曼宣布获得了人类第一束激光,并在同年7月7日,宣布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激光器。

激光是大量原子受激辐射所产生的光,是一种颜色单纯、方向性好、亮度极高、能量极高的光源,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医学和太空技术等众多领域,被称为20世纪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

尽管激光极其重要,但在1960年,国内却少有人关注。而邓锡铭就在此时,率先倡议在我国开拓激光科技领域。1961年9月,在邓锡铭的组织和亲自参与下,我国第一台激光机———小球照明红宝石激光器诞生,拉开了我国激光科技发展的大幕。

与此同时,在上世纪60年代,邓锡铭主持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几乎与国外同时独立提出了高功率激光Q开关原理,贡献了一系列对激光特性早期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成为我国激光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主持研发“神光”装置

1964年对邓锡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

当年,他带着光学精密仪器“八大件”到北京汇报工作,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接见。之后,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激光技术专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并担任长期负责常务工作的副所长职务。

同年,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了用强激光来引发热核反应思想(现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英文简称ICF)。ICF,就是用激光来“点燃”可控核聚变,是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的两种可控热核利用途径之一。若成功,人类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摆脱能源危机。

王淦昌在理论证明了ICF可行性,但是尚未找到实验证明方法。作为激光专家的邓锡铭,率先响应王淦昌,投入主要精力,组织技术力量加紧研发。

经过1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邓锡铭带领上海光机的同仁,设计出一台大型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神光I装置,并于1987年通过了国家级鉴定。在持续运行的八年时间里,“神光-I”装置为核爆模拟、高压状态方程、X光激光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取得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物理成果。1990年,神光I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3年,国家把ICF主题列入“863”计划,并于1994年启动了神光Ⅱ工程,邓锡铭仍是组织者。由于夜以继日的研究,邓锡铭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在1997年12月20日因癌症去世,享年67岁。

去世前夕,邓锡铭在病床上完成了一份20多页“意见书”,全是讲神光的发展蓝图和技术路线。


每年回一次东莞

尽管邓锡铭在东莞的生活时间并不长,但是作为东莞人,他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

自1992年起,他每年回一次东莞桥头,了解家乡科技项目、科技人员的配备情况。在1996年东莞的“科技进步月”,邓锡铭受东莞市科委邀请,回到家乡作了《信息产业及前景》的科学讲座,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信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科技兴市的殷切期望。

为纪念这位中国激光之父,去年12月底,东莞市政府在市科技馆正门广场为邓锡铭院士建立纪念铜像。除邓锡铭的铜像外,莫伯治、李衍达、毛炳权、何镜堂等4位莞籍的院士铜像也一并展出。



■对话

妻子眼中的邓锡铭———

他爱描述物理梦想

9月9日,绿树成荫的广州先烈中路81号大院的一栋老房子里,80岁高龄的梁绮梅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丈夫邓锡铭。她说,邓锡铭中学时代就开始搞小发明,并且“很爱吹牛,把自己的物理梦想描述得天花乱坠”。


您和邓老是中学同学,中学时代的邓老是怎么样的?

他很爱吹牛,不过他吹牛不是吹其它的,而是说自己的物理梦想,说得天花乱坠,我就看上他这点。他很聪明,很勤快,这对一个出身富商家庭的人来说,是十分难得的。高中的时候,他就搞很多小发明了。几十年前,他就发明了门闸开关,在二楼就可以开一楼的大门。他还发明了定时煮饭的电饭煲,大家都很高兴,早上一起来就有饭吃了。


现在时常回忆起哪些事情?

人老了,喜欢回忆往事。我经常想起我们一起去玩的时光。我和老邓都很喜欢游泳,在广州读高中(注:中山大学附中,后合并为华南师大附中)的时候,经常跑到珠江去玩水。老邓另外一个爱好就是旅游,在上海的时候,我们经常到无锡、杭州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放松。


临走之前,邓老有对您说了什么?

去世之前,他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为了我,你尽力了”;第二句是“你是对的”;第三句是“我不放心你”。他第二句话指的是我反对他做太多顾问的事情。他成名之后,很多人都来找他做顾问,他很热心,不懂得拒绝人,单单聘书都超过50个了,他每个月坐飞机至少飞6次,这样,身体怎么吃得消呢?所以,我就劝他,他就说我多管闲事,不过他不会发脾气。如果他早听我话,就好了!


总体而言,您觉得邓老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邓是一个很梗的人,自己决定了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比如,当初搞激光,很多人都反对,但他就是要搞,结果就是搞成了。



■评价:学高为师甘当人梯

邓先生目光深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甘当人梯。他是我国激光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第一台氦氖激光器的发明,在独立提出激光的Q开光原理、光传输的流体模型以及我国的激光核聚变事业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的远见卓识和在科学上的执着和冒险精神,以及他杰出的科研组织、管理能力,才使得我国的激光事业有今天的辉煌。我个人认为,说他是我国的激光之父,至少是我国的激光之父之一,是毫不为过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郭弘

策划南小渭

  撰文本报记者曾德军

  摄影本报记者苏仕日(翻拍)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