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奋斗不青春!【新华社通稿】向您讲述华附三十载学农情怀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第493次图文,今年第148篇内容


五月的花海,正绽放着青春的宣言

希望的乡村,是附中人奋斗的青春

三十载春华秋实

三十载风雨不改

  2019年5月3日,华南师大附中学农的新华社通稿


以上全文共1800

详见“阅读原文”

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 这个学农的传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坚持了近30年。

  • 不少学生毕业后时常回来探望,有的赴贫困地区支教或当扶贫志愿者,还有的投身科技兴农。


以下全文共2900

为新华社通稿详尽版,

首发于“华南师大附中”公众号

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情系乡村  学农30年


文 | 新华社记者 郑天虹


在紧张的高二拿出一周时间下乡学农:割谷晒谷,做饭打扫、照顾老人小孩……期间,还要在当地小学支教,并带着问题“走家串户”,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个学农的传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坚持了近30年。不少学生毕业后时常回来探望,有的赴贫困地区支教或当扶贫志愿者,还有的投身科技兴农。

  

  “三同”中树立劳动价值观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是广东资优名校。如何在这样一所资优学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这些孩子更早拥有家国情怀,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学校通过劳动教育为抓手,在思政课堂的延伸上持续发力。从1990年开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开始了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实践,坚持近30年不间断,覆盖学生15000余人。


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城市孩子来到广东贫困山区清远飞来峡镇的农村地区,首要的挑战就是适应农村生活,并下地做农活。“睡硬板床,用水桶装水洗澡,割谷子,晒谷子,挖番薯,摘花生,淘米做饭……我女儿学农之前在家从未做过家务,这是个挑战。”华附高中2016届学生王媛的妈妈说。


弯腰,左手抓住一把稻秆,右手拿镰刀一割,再抬起身将稻谷整齐地放在旁边的空地上,这样机械的割禾运作,学生们往往是从早上7点开始,除了午饭稍作休息,一直要持续到下午5时多。“从新奇、兴奋,到疲惫、无力,再到丰收的喜悦,这其中,包含了我们对农村劳动者的敬佩,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伟大。”华附一位学生说。


劳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思考和反省。华附高中2015届3班学生陈妍捷学农后说,我们拥有着城市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也无可否认我们缺少“朴实自然接地气”,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华附高中2015届7班学生余博西说,当我们累了偷懒的时候,一位大伯对我们说:“你们是来学农的还是来度假的?”“他觉得我们养的白白胖胖,一点路也走不了,读书读那么多也没有用,社会主义没有接班人了。他的话像一碗浊酒,有些苦涩,但是提醒着我们该思考什么该干些什么,这些来自农村的声音,我想我不会忘记!”

    

    在与农民感情升温中达到思想觉悟的升华

     

农家包的饺子、做的油糕、聊的家常……都成了孩子们最温暖的记忆。2017年参加学农实践的2019届周宁珈写道:最难忘的是阿姨亲手做的油糕。阿姨不顾被车撞后肩膀粉碎性骨折和钉着钢钉的腰伤,为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学生做油糕。


华附团委学生副书记、高中2020届6班罗意说,最牵动她的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支教的学校里大多是留守儿童,有个小女孩,舍不得我们走,离开那天带来了她最喜欢的糖果,不停地问我:姐姐,能不能每年都来?还有那些独居老人,一看到我们就拉着我们的手,热情地留我们吃饭,邀请我们坐下来聊天、包饺子,我想,我们至少是带去了陪伴。”


有的学生跟村里的同龄人加了微信,保持了联系;有的节假日带着慰问品邀约着同学一起回村里探望。而村里的农民,也常常津津乐道于这帮学生,哪个到他家学农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自豪地就像说起自家的孩子。



最感人的是七天结束分离的那一幕,孩子们学农期间再苦再累都没流眼泪,反而是在分别的时刻忍不住掉泪。华附高中2015届1班学生姚棉嘉在日记中写道:不知不觉,“我们那户人家的田”成了“我们家的田”,“去你们那户窜门”成为“去你们家玩儿”,“好不习惯”也渐渐成了“不想离开”。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从戴着耳机来到这里,到戴着草帽离开这里,他知道这是结束,更希望这是开始。




参与2013年学农的2015届周晟说,短短七天学农,带给我四个字:念恩、力行。念恩,就是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许多默默付出的人心存感激。力行,就是从现在开始行动,关心、报答身边的人,努力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做一点事。若能时刻不忘践行这四个字,便不虚此行了。


学农给孩子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懂得了感恩和奉献。2020届6班余一明的爸爸说,“学农回来,女儿亲手为我盛了碗饭,说爸爸辛苦了,我特别感动,而且从那以后,女儿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王媛的妈妈说,“女儿后来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的暑假就去了西安支教,这是学农的经历带着她的影响。”


2021届高一班主任,也是华附高中2007届学生陈嘉华说,学生学农回来最大的变化是对农村等贫困地区特别关心,上了大学后,很多人选择去农村支教,还有的去非洲地区或中东地区做扶贫志愿者,还有的走上了科技兴农的学术发展道路,他们培养了一种对弱势群体关爱的情怀,从清远农村放眼到世界需要关注的人群。


   建言献策 情系乡村振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活渐渐少了,这给学农提出了新的挑战。华附学生处主任李强说,我们进行了一些拓展,比如增加了20公里拉练徒步,支教,火线入团,文艺汇演送文化下乡,结合乡村振兴计划,走访五保户进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华附政治老师张莉说,之前的学农社会调查更多的是与学科相结合,而近年来则更多地与中学生思政相结合。如2018年华附学农的研学课题是围绕“乡村振兴计划”展开的,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张莉说,为了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给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我们思政老师结合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设计了33个小课题,500多个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人和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学农开始前两周认领某一个课题,前期查找资料,期间完成社会调查,回来两周内整理上交论文,共收回71份。


这33个小课题围绕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展开,这些论文题目包括《对于清远市飞来峡镇华侨农场旅游业现状的调查和思考》《飞来峡镇土壤污染和工业污染调查报告》等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保、教育、医疗、通信等方面。

比如针对农村住房空置多的问题,同学们提出:可以引导村民自主经营,发展乡村旅游业,自家的空置住房可以用于开农家乐;对空置房进行设计翻新,合理利用,兴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将空置的住房改造成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学生们撰写的与学农有关的论文有的获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还有的在《世界农业》等核心刊物上发表。


“不了解农村,就不能说了解中国。”华附2020届1班冯宣瑞说。“我在学农期间做的是关于农村村容村貌的调查,在实地去看农户住房条件的时,发现有的农户有两三层的砖房,有前门后院,有的住的小平房,贫富差距大,即使是同一村的农户,差距也大,有贫困户,也有经济条件好的、家有存款的农户。我发现扶贫的形式也不一定符合农民需要,精准扶贫还有待改进,必须对接到农民真正的需求,对贫困户的补贴层层返下来,有的没有完全到达农民手中。”


纸来得来终觉浅,真正深入人心的思政教育是现实的说服力。华附高中2020届7班调查组在感想中写道:

通过这次学农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不再是生活在城市中只关注大小考成绩,只会背一条又一条复杂数学公式的应试高中生,我们真正走进了农村,了解到农村如今社会建设的进程情况,我们了解到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情况,有机化肥的利用让生态环保不再是一句空话;

不断增加的党员和有意愿入党的人数让中国特色主义遍布中国的每个角落也不再是一句空话,给农村的定义不再是贫穷,简陋和低素质,机械化生产的代替更多地体现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仍发展在路上。

(完)


▌图片:华附2020届学农推送(2018年10月)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