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⑤ | 18位名师同贺华附130周年华诞:改革之花盛开,创新精神永存

羊城晚报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 羊城晚报学大大”10月10日报道



▲ 10月10日《羊城晚报》A24纪念版


自1986年第一批获评特级教师的吴澧旸、李淦林、徐旭昭、谭保夏老师开始,华附至今己有23位特级教师、5位正高级教师。


他们在聚清园耕耘一辈子,师德高尚,专业高超。他们是华附教育的开拓者,更是华附教育走向辉煌的贡献者。其中,第三期讲述了廖耀良老师的故事,第四期讲述了吴颖民、吴澧旸、邵祖成和李兴怀老师的故事。


本期有17位特级和正高级教师各自用一小段文字——或回首教学生涯的点滴,或赋诗一首,或从大洋彼岸发来诚挚的祝福——为华附130周年献礼




徐旭昭

获特级时间:1986年

所教科目:物理


师说

我有幸在华师附中读高中,高中毕业时就立下从教志愿。开放改革之初,有幸调回附中工作,在教育岗位工作了整五十年。我始终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热爱学生;高度投入,积极探索,执着追求。




谭保夏

获特级时间:1986年

所教科目:数学


师说

热烈祝贺华师附中一百三十周年校庆,迈开逐梦的步伐,实现教育的理想!




李淦林

特级时间:1986年

所教科目:数学




曹觐赣

获特级时间:1990年

所教科目:语文


师说

对语文教学,我觉得培养学生能力很重要。在“听说读写”中,写,除了写作能力之外,写字也绝不可忽视,尤其初中阶段是练好字的重要时刻,抓得好,学生的字可以写得很不错,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张贵和

获特级时间:1990年

所教科目:语文




陈绍基

获特级时间:1994年

所教科目:数学


师说

华附的成就是一代代附中人辛勤劳动的结果,华附善于改革和创新。在华附130周年校庆之际,愿附中改革之花盛开,创新精神永存。




张百栋

获特级时间:1994年

所教科目:语文




彭国雄

获特级时间:1998年

所教科目:物理


师说

65年前,年少无知的我入读华附;现在,作为华附退休老师的老者在享受晚年生活。是华附培养了我,造就了我的一生!我感恩华附,感谢华附每一位辛勤耕耘的老师!庆贺华附130周年华诞!祝华附母校:继承传统,求实创新!




周青松

获特级时间:2002年

所教科目:物理


师说

在学习中前进,在研究中成长,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自我的超越。




朱子平

获特级时间:2002年

所教科目:政治


师说

沁园春 华附

——为华附130周年校庆而作


南粤名黉,百卅华附,业绩非凡。

顾兴学历史,源于书院;师生共济,敢为人先。

河汾门下,进德修业,四校合一开新篇。

看今朝,重立德树人,教改科研。

课程设置多元,德智体美劳全面超前。

育核心素养,才能多样;格物致知,实践延展。

志存高远,家国情怀,美才辈出聚清园。

向未来,要齐心合力,勇于登攀。


注:

名黉——即名校;

百卅——一百三十周年之意;

源于书院——即源于格致书院。

四校合一——是指1952年,由中山大学附中、广东省文理学院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合并成华南师院附中,1982年,随着华南师范学院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而得现校名。

美才——出色的才学,杰出的人才。聚清园——现今华附的代名词。





夏涛

获特级时间:2002年

所教科目:生物


师说

时光匆匆,在华附我度过人生最美的青春岁月,三十多年坚守和追求了最挚爱的教育。华附先进的育人环境,使我体验了成长的艰辛和快乐,看到一批批学生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生命历程。“回首清晖来路时,古月依旧照今人”,让我们将尽力以师魂塑造高素质现代人,谱写无悔的教育之歌。





罗华

获特级时间:2006年

所教科目:数学


师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邓子平

获特级时间:2010年

所教科目:美术


师说

在附中任教二十八年深知美育的重要性,它对塑造人的灵魂,涵养人的德性,培养人的素养,提高人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附中历届领导非常重视美育教育,希后继者发扬光大。




冯丹

获特级时间:2010年

所教科目:地理


师说

启人天赋,迪筑未来。沐浴华附之爱,传承先辈情怀。我爱你,亲爱的华师附中。




黄爱国

获特级时间:2016年

所教科目:物理


师说

我在附中工作的23年,是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23年、是教学相长的23年。在教学中我注意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始终坚信:只有教会学生做人,才能教会学生学习,才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端人才。




郝保国

获正高级时间:2017年

所教科目:数学


师说

白云山,珠江水,山灵水秀育英才;名师恩,学子情,恩深情笃谱新篇。

共庆华附130年华诞!祝更上一层楼,誉满全球!




黄德初

获特级时间:2018年

所教科目:语文


师说

作为教师,我怎样,我的学生就怎样;

我们的学生怎样,我们的中国就怎样;

我们的学生怎样,我们的未来就怎样。

做有梦想的教师,做为未来而教的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叶夏方:

与华附学农基地的不解之缘



叶夏方

任教科目:政治

所获荣誉: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说起华附的社会实践活动,最让师生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每年秋季的清远学农。华附自1990年至今已连续学农28年,但在华附生活和工作了57年的叶夏方老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清远市飞来峡镇樟洞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2年,叶夏方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来到华附工作,那时候的校长王屏山很重视劳动教育,他认为教育要跟工农结合,要求师生们都参加一定的工农生产实践。1969年,为响应当时广州市各中学都要用数字编号的规定,华附改名61中,并选址清远飞霞山建分校。


▲ 华附初二学生在清远樟洞村开展挑战夏令营


叶夏方和其他老师一同去到樟洞村探路。“一路上,我们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作为陌生人,我们在路边走,就有村民们主动过来打招呼,热情招呼我们过来饮茶。”叶夏方回忆道,樟洞村民风淳朴,但非常贫瘠,“所见所闻让我感觉到农民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弱势群体,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同情心。”


文革结束后,只要有机会,叶夏方都会带着学生来樟洞村参加社会实践,因樟洞容纳不了太多学生,1989年,叶夏方参与了清远农村社会实践新基地的开辟、建设工作,从基地筛选、动员组织、食宿劳动、卫生安全到社会调查、联欢聚餐,逐一落实各项具体的方案,协商各种问题,并于1990年协助校领导带领学生到达源潭镇大连村及连安村开展第一次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此后每一年的学农活动,他都参与具体的准备、组织工作。


▲ 华附在清远樟洞村开展挑战夏令营的营地


为什么要学农?叶夏方说,通过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具体而深刻地了解三农,了解国情,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对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此外,我本身一直强调劳动教育,我觉得,关于教育,很多问题是学校和书本都解决不了,要在实践中才能体验,比如学生在学农的过程中通过艰苦的农业生产劳动与农村生活磨练,会使其意志更加坚强,更能吃苦耐劳,更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与樟洞村的结缘已有半个世纪了,现如今80岁的叶夏方还联合学校义卖售卖U盘,为樟洞村的发展筹款。“这几十年我见证了樟洞村的发展,路是敲出来的,山也是慢慢敲掉,从一无所有的贫困村到现在也有公路、抽水马桶,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靠的就是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我觉得这也是华附的精神——艰苦奋斗!华附能有今天,也是每一位老师艰苦奋斗、不斤斤计较的结果。”


▲ 清远樟洞村村头的美丽风景


注:第六期我们将悼念

逝去的两位特级教师——曾汉泰和邹寿元

敬请留意。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图片:学校供图

出品: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