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③ | 严师也一样受华附学子青睐!

羊晚教研院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羊晚教研院”9月12日报道


▲ 9月12日《羊城晚报》A20纪念版


这几位学生眼中的严师,没想到也被评上了华附“我最喜爱的老师”(以下简称“最师”),尽管他们很清楚对学生太严格了会不讨好,但是“真心为学生负责”让他们宁愿做这个“恶人”,没想到懂事的学生完全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还把这仅有的、神圣的一票投给了那些为他们操碎心的老师。


肖朝云老师是一位快乐的德育校长。从当班主任到团委书记,再到后来的学生处副主任和现在的副校长,在华附26年来,她除了是位生物老师外,还是位负责学生德育的老师。她认为自己能被学生喜欢,是因为一直以来对学生“严而有爱”


▲ 肖朝云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届学生毕业20年聚会,这个1班也是华附的第一届国旗班


肖老师是浑身正能量满满的人,她做事特别认真,她的热情也总能感染身边的人。她是个亲切的老师,也是个不留情面、讲原则的老师。比如每年全球直播的“华附春晚”,面对学生们的软磨硬泡,删减节目的事,多是交给她来做。肖老师说:“教育是有底线、有规则的,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生存的能力,要懂得进攻,也要懂得退让和妥协,学生不仅要有个性,还要在团队中兼顾共性。华附春晚一共就2个小时,这么多好节目,肯定要有取舍,要有大家必须遵守的规则。‘为什么要删我的节目’,确实是一个不留情面、不愉快的事,但和学生一次次耐心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 肖朝云老师担任班主任的2000届生化班的帅小伙子们


在手机使用上,华附没有采用简单的“一刀切”完全不准学生带手机的方法,只是要求学生在教学区域和宿舍休息时间不得开机。肖老师说,华附的手机管理制度是学生自己调研出的一致意见,若违规了,没有情面可讲,按规定处理就好了。“我们尊重学生的需求,也强调规则意识!希望通过手机的管理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在华附的三年甚至六年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上大学或出了社会,你都是一个可以很好管理时间和管理自己的人。”


▲ 李肇星同志为华附颁发"红军学校"牌匾并与肖朝云副校长亲切交流


尽管因为行政管理工作而上课量不多,但肖老师还是把课排得满满的,因为课堂是她最舍不得放下的。“我真的很喜欢在课堂上跟学生们在一起的那种快乐,喜欢学生因为爱听我的课而爱上生物、对生物充满兴趣。”肖老师的生物课堂就如她的性格一般,生动活泼。她认为,生物讲究生态平衡,课内与学生的融洽以及课外学生对老师的认同,也是一种平衡,“在这种平衡中,学生会学得更好,更能出成绩。”


▲ 陪同蓝佛安副省长和团中央傅振邦书记参观华附义卖


6年前,第一届“最师”评选结果公布,廖耀良老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竟然获得了最多票数,而且还遥遥领先第二名。“我没少管甚至批评学生,自己长得也不帅,‘最师’该没有我的份啦。”



看到学生们对廖老师的留言,基本都是感激的话,还有就是表达了对他的历史课无比喜爱,他释然了,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不管是教课还是教育学生,“最师”对他的肯定更坚定了他坚持理性的精神。“虽然我经常批评学生,但他们还是知道我是真心为他们好。”



做德育工作,廖老师有自己的一套,他总是能把学生批评得心服口服。秘诀就是——平等对话凡事站在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先理解,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985年,廖老师大学毕业来到华附成为一名历史老师,当时他在历史教学理念和目标上与科组一些老师产生了分歧,传统教学观认为只要把课本教好、学好就行了。廖老师却认为,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历史意识,即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方法,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着眼现在、展望未来,为此,要结合历史史料和现实材料,把学生带到历史场景中去理解历史为什么这样发生,从中得到什么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启迪。



为了实现他理想中的历史教学,备课时间成了无底洞,一节40分钟的课他,常常要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去备课。每学期第一节历史课,廖老师会把自己精心整理出的一套思路清晰、吸收多个版本教材优点的教学内容纲要作为自学提纲分享给学生,只要理解、掌握提纲的知识点,就可以应对考试了。在课堂上,他就可以更多引进史料、图片、视频,一面把学生带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培养历史感,一面开展研讨交流、深度分析活动,做思维体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获得历史意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去研究国际政治,甚至在200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还出版过他的专著《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



看似他的历史课常常“不务正业”,但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且令理科生也对历史特别痴迷,收获满满。廖老师说:“只有文科生才学历史吗?难道理科生就不需要历史吗?其实历史不仅仅是记史实,关键是要培养历史意识,越聪明的人,做大事的人,越需要历史的思维和眼光,尤其在当今国际交往与合作越来越密切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华附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书本上的内容他们通常在课后复习甚至课前预习就能基本掌握,他们更需要的是课本之外颠覆他们观念的知识与思维方法


阮慕瀚老师毕业于中山大学,虽非科班出身,但他的课却特别受学生喜爱。他说:“也许是个人性格缘故,我的课相对天马行空一些,而华附的学生挺喜欢这样幽默、活泼的课堂。” 



他其实更像大哥哥,学生们一有困难,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因为他是真正从学生的困难着手,平等跟他们交流,总是抓很细节的东西,这一点让学生们特别感动。但这位大哥哥有时候又挺凶的,对于违纪行为毫不手软,“有学生说我是华附第二’恶人’了……(笑)”因为当了级长以后,他免不了要管学生,“啰嗦”和严格就不可避免了。“但我觉得老师真心为学生好,他们是知道的,我对他们严格要求,他们也知道这是为了他们好。所以他们在给最喜爱的老师投票时,心里是有一杆称,是能拎得清的。”



阮老师坦言,当华附的老师意味着极大的挑战,因为华附的学生都很聪明、很灵活,“老师要具备更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还有具备高情商才能跟他们玩得转,如果不负责不专业是会被学生“鄙视”的。华附的课堂很平等,老师犯错误也会被‘无情’地指出,所以我们备课要特别认真。”



除了专业技能外,与学生们平等交流特别关键,阮老师认为,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但这种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时更需要老师的引导,“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老师。”阮老师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指引,“在华附,上课好且深得学生喜爱的老师很多,他们不为名不为利,更多是有追求、凭良心、讲情怀,我们真心觉得只要能帮助到学生,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 没想到“华附第二恶人”生活中竟是温情的奶爸


华附的老师责任感会更强,因为学生都很优秀,“我们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里有所发展,在华附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最好的自己。”




曲政老师那响亮、饱含激情的嗓音,隔壁班的同学也听得一清二楚,很多学生都久仰她严厉的大名。得知被分到了曲老师班里,很多学生起初是莫名地紧张,因为她是出了名的严格和严厉。但几乎她教过的每一位学生最后都特别感激她,因为她的严格和负责任,让学生们的数学打下了特别扎实的基础,不少学生到了高三临近高考时,还不忘给她写感激的话语,感谢她在高一高二时精心准备的讲义,还有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题的过程,这些都让学生们在高考路上轻松了许多。看到学生们发来的真挚感言,曲老师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们回忆起我的严格,竟是满满的幸福。”



一节课40分钟,她会在解题的思路和思维方法上详其所能,比如一道立体几何题,她会在“为什么要做这条辅助线”上讲得特别清楚,她更在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下的曲老师是个特别可爱的人,同学们对她各种花式“表白”。有一次改作业,曲老师发现有位女同学在作业本封面右下角写着“老师我最爱你”。还有一次,曲老师走在学校路上,突然被一女同学抱住,然后求合影,合影完,那女同学还不忘说一句:老师我最爱你!



曲老师说,其实自己初中时就梦想当老师了,那时候是被自己的英语老师所感动 ,“英语老师即使生病在身,也坚持给我们上课,仍然记得把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叫到家里,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谈天,给我们单独补习落下的功课。其实从那时起,我就暗自下决心,我要做一个像她一样的好老师,做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编辑:Cohen

策划: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