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如桃李,菁菁归附④ | 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教育值得一辈子去付出,所以我乐此不疲!

羊晚教研院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华附130周年校庆系列4


我校自1986年第一批获评特级教师的吴澧旸、李淦林、徐旭昭、谭保夏老师开始,至今己有23位特级教师、5位正高级教师。他们在聚清园耕耘一辈子,师德高尚,专业高超。他们是华附教育的开拓者,更是华附教育走向辉煌的贡献者!我们将分三期纸质报道、八次微信推送,致敬这些功勋卓著者。


转载自羊城晚报公众号“ 羊城晚报学大大”9月19日报道


▲ 9月19日《羊城晚报》A20纪念版


不久前,吴颖民和钟南山被评为“当代教育名家”,他们是90位入围者里健在的广东代表人物。


吴颖民任华附校长的17年间,记载着一所百年名校的辉煌,也记录着广东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率先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入中学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领袖精英、个性化人才;一校“变”四校,在全国首创教育集团,成立华附教育基金……


吴颖民

退休时间:2014年

所教科目:化学(研究员、特级教师)

任职:1996年——2013年,任华南师大附中校长(其中2001年——2011年兼任华南师大副校长);广东省第九、十一届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院首任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和天河区教育顾问。

主要成就:长期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对中学教育和管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校长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在国内重要报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主编并参与编写基础教育教学参考书和理论读物数十种;入选“当代教育名家”。


1

“中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只要你钻进去,一定有学不完的东西”

很少有人会知道,如今在教育界如此有成就的吴颖民,当初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师范院校并非是他的第一志愿。命运弄人,既来之则安之,在大学时,他发挥了知识青年下乡时期养成的“在煤油灯下苦读”的精神,学业成绩优异,毕业两年后,华南师大的教授还希望能够调他回校当助教。


▲ 毕业典礼上,学生拥抱吴颖民


没想到正在办理调动手续时,正好碰上广东省普教、高教管理机构分家,吴颖民只能被调到了华师附中。那时候的吴颖民并不安心在中学任教,心里一直惦记着考研究生回大学当助教。但华附时任校长王屏山却对他说:“你不要小看基础教育,别以为中学没什么知识含量、没什么学问,事实并非如此,我做一辈子都没弄明白。中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只要你钻进去,一定有学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学问。”


40年了,王屏山校长说的这番话,吴颖民仍记忆犹新,也正是这番话一直激励着他在基础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进入华附第二年,吴颖民就任学校团委书记,开启了他的“孩子王”时期。如何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有更好的发展,是吴颖民这个团委书记每天思考的问题。“那时候刚改革开放,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很多问题都特别有挑战性。”吴颖民越来越发现,王屏山老校长所言很有道理,越往里探究,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学问就越多,这让他对基础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 吴颖民与奥班义卖团队合影,他是每一年义卖活动的"粉丝"


吴颖民说:“很多人都觉得我对基础教育‘乐此不疲’,哪怕现在退休了,也热情满满。其实我觉得,做一件事情要不知疲倦,首先就要有兴趣,其次是做这件事情要有价值。对我来说,做教育不断有新挑战,不断有新问题需要解决,这让我很感兴趣。而做教育又是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值得一辈子去付出,我当然会乐此不疲。”


2

华附精神:

以人为本,敢为人先,与时俱进

1996年,吴颖民被正式任命为华附校长,直到2013年离开校长岗位,他当了17年校长,在华附工作了35年,他认为,自己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华附的精神。


吴颖民总结了华附的精神:以人为本,敢为人先,与时俱进。


▲ 吴颖民参加迎新班会


“以人为本”是华附最宝贵的优良传统,他对此的解读有四点:第一,尊重学生的差异;第二,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去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第三,一定要给学生自主权和选择权;第四,师生共同发展,不仅是学生,老师也要发展。关于师生的发展,吴颖民曾提出过四句话,放到现在,都未过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


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有太多做法,吴颖民是冲破了种种的制度限制、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负重前行的,他的坚持就是“以人为本”,做任何决策的判断标准都是: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利?是否符合国家利益?比如华附从1990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学农,就是从学生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华附的学生每年都要花两周左右的时间去学农,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个社会实践活动远比上两周的课有意义多了,所以我们坚持了快30年。”吴颖民说。


▲ 吴颖民与学生聊花生的采摘


“敢为人先”,吴颖民的解读是:“很多事情在大家都没有察觉的时候,我们先走几步;在大家不敢去冒险的时候,我们敢于迈出一步;在大家都很功利的时候,我们敢于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比如‘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一理念,是王屏山老校长提出来的,我们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践行,课外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程建设需要学生有更多选择权的时候,我们率先推出校本课程建设;华附率先推出课外活动赋予学分的方式,给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更多激励;华附教育基金会的成立等。这些都是华附敢为人先的例子。”


“与时俱进”,吴颖民的解读是:“好的经验有时也有时代的局限性,要敢于超越自己,不要固守。要敢于去否定自己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敢于去拥抱新事物、新思想、新技术,因为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现在可以用于教育的技术会越来越多,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和管理,对学生的要求等,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固守所谓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华附不变的,是华附永远在变’。”


3

退休后仍活跃在教育界,被天河区聘为广州中学首任校长

2013年8月,63岁的吴颖民到了退休的年纪,卸任了华附校长。不过,一直对基础教育充满热情的他,退休这五年来却完全没有闲着,反而越来越忙:创办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被华南师大聘为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被天河区聘为区政府教育顾问、广州中学首任校长……



吴颖民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忙碌,是追求完美的性格使然,“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没有一所学校我认为是完美的,永远没有满意的学校,总是还有提升和进步的空间。”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吴颖民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对校长的培训和培养,在他看来,优秀的校长一定要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因为每天都是新的,面对的老师和学生是新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要真正办好学校,做好教育,除了要具备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吴颖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睡前阅读的习惯,“我每天睡觉前至少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各种类型的书我都会读,这对观念更新和知识拓展特别有用。”


除了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外,吴颖民认为,前瞻性也是优秀校长必备的素质。“很多学校都是用过去的知识,现在的条件,去培养未来的人。这是不对的,好的教育一定要有前瞻性,你要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接受时代的挑战,你就一定要有适度的超前意识。目前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怎样才能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


来源:羊城晚报

文字:何宁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Cohen

策划: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