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教育纪实献礼70周年】华南师大附中:百年红色教育贯穿始终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第689次图文,今年第16篇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百年红色教育贯穿始终



百年恪守为国育才使命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年龄:131岁

前身:广东格致书院

校训:进德修业 格物致知


承传百年历史,恪守为国育才使命。华附前身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广东格致书院,此后数度扩建、合并、更名。1952年,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四校合并,定名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2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华附先行先试,在德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改革探索走在时代前列,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学校定下了创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品质中学的办学目标,将进一步推进“以信息化和特色化提升优质化,以优质化驱动集团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华附英才辈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革命先驱谭天度、农学家黄耀祥院士、物理学家邓锡铭院士、物理学家蔡睿贤院士、化学家范海福院士、物理学家岑可法院士、数学家姜伯驹院士、医学家钟南山院士、运动健将陈镜开冯珊珊……都是万千学子的杰出代表。




今年4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华附”)纯男声合唱团在无锡机场的歌唱“快闪”,让人们对华附的印象焕然一新——在这所“神学院”的光环背后,华附学子不仅仅是醉心学术、埋头竞赛的“学霸”,还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里有能歌善舞、驰骋球场的学子,更是追求进步的革命摇篮,曾经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驱,未来还将走出矢志报国的舰载机飞行员;这里是全国唯一一所挂牌“红军学校”的中学,在学校发展的一百多年间红色教育一直贯穿始终……

▲  不仅是学霸,华附学子还有更多姿多彩的方面


▶ 建校之始

热爱祖国是一贯传统


华附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前身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广州格致书院,建校后数度扩建、合并、更名,其中包括1952年,伴随全国院系大调整,从格致书院衍变而来的岭南大学附中,与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四校合并。四所学校各有历史渊源,但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一直是华附人共同的光荣传统。


其中,岭南大学附中的首任华人校长钟荣光倡导“人格救国”,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品人格。孙中山曾经三次莅临岭南校园,其演讲的名言——立志要做大事,不可做大官,仍然隽刻在其演讲过的礼堂上。


而中山大学附中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山大学的附属中学。在抗战期间,尽管学校流落粤北,非常艰苦,但学校以祖国命运为己任,教育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优良的校风一代代传下去,形成了附中“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德才修身,服务人民”的优良校风。


时任勷勤大学教育学院附中(文理学院附中前身)的林砺儒校长,甚至亲自带领师生下乡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这些学校带头人的鼓励下,早期华附人热爱祖国,表现出崇高的思想觉悟。不少华附学子追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很早就开始参加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和学生运动,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钟荣光

林砺儒

孙中山来到华附前身之一的岭南学堂



▶ 革命洗礼

华附学子意志弥坚


附中教师谭天度早在1920年就参加革命,是中共“一大”期间党员。1925年8月,毛泽东在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曾到附中演讲。从大革命时期附中建立共青团支部和外围组织“新学生社”,到“九·一八”事件后学生组织剧社宣传抗日,再到参加“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声援北平“一二·九”爱国运动,建立中共附中党支部,护校、迎接广州解放……附中学生的革命意志,与祖国命运休戚相关。


  志存高远,爱国爱校,是华附光荣的历史传统。在岭南校园,有早期革命家陈少白,有被孙中山称赞“死节之烈,浩气英风,足以为后世之模范”的史坚如,还有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承志。冼星海以《黄河大合唱》激发全国人民抗战救亡的壮志;“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六烈士中,有五名是附中学生。以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为代表的中大附中学生,从在校期间的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到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



▶ 一脉相承

从航测女兵到红军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四校合并组成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华附学子热情投入到新中国建设。1950年底,美帝发动大规模侵朝战争,华附学子热烈报名参军,为保家卫国贡献力量。


1952年9月,54位羊城少女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航测女兵,其中有7名华附女生。她们毕业后进入总参测绘局、国家测绘局系统、地质部石油勘探局,为新中国国防力量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后华附的红色血脉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10月,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暨广州首批四所红军学校的授旗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华附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学被授予“红军学校”称号。


自红军学校建立以来,华附一直积极支持红色教育事业,充分运用华师附中的优势和资源,通过捐赠图书、送教助学、参观交流等多种助学方式,改善革命老区的教育条件。2015年,华附获批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红军学校华南总校”;2018年,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今年,华附作为广东革命老区学生英才计划培养基地,接受汕尾等革命老区的学生到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刻不忘发扬中国红军光荣传统的使命。

▲  华附红军学校华南总校优秀学生获表彰


▶ 今年新设 “海航班”

选拔飞行员苗子


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华附也在不断变革创新。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华附曾创办“滑翔学校”,培养了100多名海军和空军的飞行员,其中多人成为特级飞行员,并产生了两名由邓小平同志签署授予军衔令的空军将军人才。虽然后因故中断招生,但培养飞行员的梦想一直萦绕在华附人心中。


从2019年开始,华附新设广东首个“海军航空实验班”,是由海军总部主办、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发文批准的高规格特色班,为海军选拔培养舰载机飞行员。三年后,若学生的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不适合飞行,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这个班将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着装,统一食宿,实行单独编班。除了开设国家必修课程外,海航班还将开设军事体育、国防教育、航空理论等特色课程,并实行双导师制,选择责任感强、有家国情怀的男班主任,还配备国防教育导师。除了在华附校园中学习,学生还将到海军基地和飞行学校基地学校开展学习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2019年7月,经海军、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首届广东省海军航空实验班举行学生培养协议签署仪式,41名同学获颁预录取证书。

▲  首届海军航空实验班大合影


2020年“海航班”选拔程序

3月 ▶ 自主报名

4月 ▶ 初选考察

5月中旬  定选考察

5月中下旬  审核录取

5月底  签订协议

招考阶段:不收任何费用,免费安排食宿

就读阶段:免收学费宿费,发放生活补贴

毕业阶段海军招飞优先录取,优秀毕业生将推荐到北大、清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双学籍培养。



▌转载自:信息时报12月23日T22版

▌编辑:卫嘉瑜


相关链接:




征集聚清故事 | 欢迎亲们赐稿

信箱:hf_tougao@163.com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