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附心理指引 | 足不出户时, 宅家“心晴”指南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华南师大附中 2022-05-22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

709 次图文,今年第 48 篇内容 ▎


   宅家“心晴”指南

疫情期间,提倡“足不出户”,青少年长期闷在家里,每天刷着网上层出不穷、真假难辨的消息,特别容易烦躁和焦虑,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青少年可能会有怎样的身心反应呢?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家长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本期目录 

非毕业班学生 毕业班学生 春节防疫小课堂(视频)


1.疫情之下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有哪些?

可以怎么进行调节?



疫情期间,华南师范大学推出“心晴热线”心理咨询,天河区教育局为师生和家长提供的心理援助,据了解,两个平台接到的来自青少年的情绪求助不多,仅有的几例主要是和父母闹矛盾觉得无聊;还有就是学生因沉溺手机或电视而有负罪感。从这几例来看,都属于特殊时期在家心理保健的问题。




长时间宅家可能出现哪些身心反应呢?


1

认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思考能力下降,因疫情防控关系到开学及教学进度,毕业班的同学可能因中高考在即压力陡增,对疫情发展等情况更为敏感。


2

情感:愤怒,缺乏耐心,对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感到困惑,沮丧,对不能正常开学感到无奈和厌烦,压力增大,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


3

行为:行为冲动,过度刷屏,反复查看疫情进展消息,易激动,对身体过分关注,安全感降低。


4

躯体:食欲不振或饮食过度,睡眠差,做恶梦,手足无措,坐立不安,体温、血压不稳定等。




莫慌!莫慌!可以这样调整!


出现部分上述反应,这是由于宅家“隔离”(响应国家号召,少出门,为防控疫情做贡献)——这种不常见的情境与体验造成的。

隔离,对于普通人来讲并不是常见的状况。疫情面前,专家建议最有效的防御办法就是宅家“隔离”。面对突如其来的人身自由限制,在最初的“我终于能好好休息”的感觉过去后,就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慌张和不知所措。往常假期最令人开心的同学聚会取消了,也不能和三五好友一起打球、出游、聊天,对于精力旺盛又特别重视友情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非常容易让人产生空虚、沮丧、孤独甚至抱怨和愤怒的感觉。这都是隔离情境这种不常见的应激源带来的自然的情绪反应。






宅家期间,如出现了上述的反应,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躯体放松技术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可以试着用正念或冥想的方法放松自己,比如,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然后让呼吸慢慢变深变缓,也可以在此过程数呼吸的次数,以20次为一个阶段,每天坚持10-20分钟就会有益身心。

(2)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利用难得的独处时间,试着觉察并接纳自己当下的状态。自我接纳也是反思环境、他人对自己的影响,重新选择目标,而不是潜移默化的受环境、他人的影响去做事,做不到时候,就自动自责、内疚,自我接纳是做自己,而不是做环境和他人的受害者。

(3)停止猜测、学会过滤信息,避免造成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指通过看、听、读新闻报道或与人讨论创伤性事件等方式造成间接暴露于该事件,进而产生心理创伤的情况。在这个特殊时期,在关注社会新闻和疫情发展情况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仔细甄别、过滤信息,不能见风就是雨、轻信谣言,避免产生替代性创伤。

(4)利用多种方式,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

虽然无法出门见面,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渠道和朋友交流。而这段难得的与父母共处的时间,更是与父母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的好机会。可以寻找吵架模式,总结触发点,了解双方会激活情绪的情况,并坦诚地告诉对方,达成暂停的方式。

(5)积极的“愿望清单”技术

利用积极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列出来平时有什么爱好一直来不及做,排个队,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里就可以实现的活动。逐项实现,每项持续到感觉有点儿无聊。如果你的项目少,还可以发展一些新项目。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同学、朋友互动,激励更多人参与。

(6)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如通过上述方式仍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你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心理咨询中心以及广东省心理学会)天河区教育局都提供了线上的心理援助服务。



华南师大心理学院团队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

电话:18011959205

开放时间:1月29日起每天9:00-18:00

华南师范大学微信端网络辅导

开放时间:每天9:00-21:00

微信端添加微信号:18011959205

或直接扫二维码添加好友



天河区教育局







2.青少年出现恐慌焦虑,家长如何应对?



作为普罗大众中一员的青少年,由于疫情是突发的、紧急的,同时充满不确定性的,因此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会有恐慌、焦虑等情绪,担心自己或家人会被感染,甚至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会出现的症状对号入座,怀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还可能会频繁洗手,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

不过总体而言,从平台的求助情况以及朋友圈来看,相比于成年人,青少年产生恐慌、焦虑或强迫的情绪程度会相对较低。由于长时间呆在家里不能外出,觉得很无聊的情绪会多一点。

家长是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比起青少年,可能有更多思考和焦虑的地方,因此,作为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纳自己的情绪,稳定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对疫情有恐慌焦虑的情绪,允许孩子表达出来,一起聊聊,说出来比压在心里好,第二,全家人彼此监督,限定关注疫情发展的渠道和时间,要从正规的途径获取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再一个,一天里关注疫情的发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小时,防止越刷网越焦虑的现象。第三,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无聊的问题,可以让孩子设定假期在家要完成的学习的小目标,设置阅读或观影打卡清单,或是借此契机一家人好好聊聊家庭趣事要事,一起做好吃的,一起进行体育锻炼,让宅在家的时光变得有意思。


疫情之下,学校延迟开学,面临备考的压力,毕业年级的学生,尤其是高三年级的学生,会担心自己的身体状态,以及学习的进度,那高三的学生和家长如何在家里进行心理建设呢?


1.毕业班学生容易出现哪些心理状况?



单纯的“寂寞”其实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寂寞”之余,还伴有“愧疚”:明明课业很紧了,长时间在家里,却提不起一点复习的劲头,甚至上网成瘾。这种体会,尤其深刻的当属高三学生。

他们本来打算准点开学,并马上投入学习备考状态,被这次疫情生生地挡在了家里,原来的计划和节奏都被打乱。这个时候,学生的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劳逸结合等方面的能力,都得从更加自觉和自制的高度来要求了。难度真的很大,很多成年人也做不到。特别是我们现在国内的多数高中生,已经习惯了由学校来安排作息时间表。所以,指导学生重整生涯使命、厘清阶段目标、巧用管理工具,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为高三关键时期遇到疫情,高三学生会比一般的青少年更担心:担心自己的身体状态,担心学习的进度、在家里自己学习,也对自主管理能力提出挑战,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花了时间在手机、电视、游戏、小说等上面而觉得充满负罪感,产生一边焦虑一边刷手机、之后又充满自责负罪的心理现象。


2.时间紧,孩子学不进去,家长怎么办?



孩子宅在家的时间多了,引起亲子矛盾的机会也会增加。最可能的一种状态就是,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在刷手机或煲剧或看小说就着急,就忍不住提醒,由此可能会引发亲子矛盾。因此建议:

1、和孩子一起商量假期计划,约法三章。

2、看到孩子刷手机、煲剧、玩游戏的时候,先不急着催促提醒孩子去学习,而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看看孩子是否很有压力、情绪是否不佳等等,从倾听理解的角度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是因为自控能力不强,则一起讨论怎么帮助孩子应对诱惑,如果孩子是因为压力大心情不佳,就一起谈谈情绪。

3.家长先稳定自己的情绪,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把过度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一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高三学子宅家指南



我们团队的老师给高三学生的心理提示就是:

1、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每天坚持运动至少30分钟,劳逸结合。每天不要刷太多手机看太多新闻,接收太多信息会加重恐慌情绪,定时定点看官方新闻比较好。

2、给自己设定假期要完成的学习目标,然后分解成5-7天为一个周期的的阶段性目标,看着小目标的达成,增加自己的学习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3、教育部门和很多学校都给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条件,把它纳进自己原有的复习和学习计划中。可以和同学一起组成线上学习小组,一起讨论问题,解疑答惑,一起进行学习进度打卡。

4、保持和老师、同学、家长的交流。隔离病毒,不隔爱。每个人都需要人际支持和交流,高三同学也不例外。






近期,广东电视台主持人袁媛采访了我校的两位心理老师——李之宁老师、林佩珠老师,两位老师纷纷为宅家的同学们支招,或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或直接长按二维码图片),一起进入心理防疫小课堂!


春节防疫小课堂⑦:青少年宅家“心晴”指南

(面向全体学生)https://m.itouchtv.cn/video/28e77f30ac45fd5b239cc0226d4f5b63?shareId=0uAYR6Yz&from=timeline



春节防疫小课堂⑧:青少年宅家“心晴”指南

(面向高三毕业生)https://m.itouchtv.cn/video/55ce31b3aac64f9c82ec308b156d1cde?shareId=DKXeJeYz&from=timeline










▌转载:公众号“ 舒心糖”2月4日

▌文字:林佩珠 陈艺彬 陈建成 

编辑:胡玮欣 陈建成


相关链接:


征集聚清故事 | 欢迎亲们赐稿
信箱:hf_tougao@163.com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