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18-02-28 鲁南制药集团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025zpfx2f&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近期,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在朋友圈刷屏了,仿佛所有中国人都被这首小诗感动了。


这首20字的小诗虽然出自清代大才子袁枚之手,但一直以来罕有人知。日前,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一位乡村教师梁俊带着大山里的孩子小梁,用朴实无华的纯净天籁之音给予了“苔”新的生命力。小诗和歌曲成了镜子,照见了内心,柔软了心灵。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感动?


是20个字和身穿民族服饰、脸上透着高原红的孩子们吗?


是感动于像梁老师一样的支教人甘于平凡、俯身耕耘的精神?


当然,诸如此类都能敲击我们的心灵,但在小南看来,这首小诗最能打动我们的,是中国文化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铮铮民族精神。



梁老师、小梁和袁枚的“苔”,都传递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能够如此感动,正是因为我们骨子里有这种精神,我们都曾经努力或者正在努力开放。《苔》的诗文在梁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传承给小梁及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传递的同样是中华精神!


想想自己成长的过程,可不就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吗?很多人从一个农村孩子,经历波折来到城市,又一步一步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扎扎实实地走到今天,又何尝不是“苔花如米小”?这一切的成长过程,不就是“也学牡丹开”吗?


仔细想来,对于绝大多数的人都像苔花般渺小,父母没给我们优越的发展基础,他们大多为养育我们不得不为了生计奔波。然而,我们就算再小,也是一个有梦想的花苞。至于花苞到底可不可以开放,除环境以外,还有更多因素来源于自己。


所以,哪怕我们小如苔花,也要如牡丹一样开放。也许,没有人欣赏我们,但我们也要对自己负责,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一次怒放,此生无憾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苔》这首诗,传递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而在我们身上,流淌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血液。在这样的背景下,当这首经典小诗《苔》,被小梁的天籁之音咏唱出来时,我们的内心一下子就被触动了。


希望每一个鲁南人,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忘了把自己的馨香汇成鲁南制药在世界舞台上盛放的动力。为了鲁南制药的千亿目标,自己要自强,只有每个鲁南人都强大,鲁南制药的明天才会一切顺遂!


亲爱的鲁南人,愿你如苔,学牡丹开;愿你如牡丹,馨香满天观。


主编丨郁杰

编辑丨小南

猜你喜欢

高血压

    鱼       不开窗 

          大姨妈        职业病       

      生病+短命      咳嗽      撑的

             先吃饭?先吃药?

            血糖         反反复复

宫颈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