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红了。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彦姐姐推开二楼的窗户,大声唤我,你快来看,这是什么树。
哇,是乌桕啊!
虽然远远的,但乌桕那标志性的小“珍珠”还是粒粒醒目。
插花时,一到冬天,常会用到乌桕的小白果。觉得和它交了朋友,就总想着去看看它。
因为是偏南方的植物,不期然,在莫干山,一开窗就遇到了。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乌桕就是中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名要术》中写了乌桕,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
这乌桕的蒴果长得很像薏米,也硬硬的,所以有花友忘其姓名,就问我,那个像薏米一样的叫什么?想来也是有趣。
其实,白果外还包着一层皮。
刚结实,初为青色;成熟时,变黑。冬天,黑皮裂开七八成,露出里面的三粒白果,而白色是它的假种皮,保护着种子。
这时候,是最佳的采种期。因为再迟一点,鸟儿就会把种子吃掉了。
李时珍说: “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
乌桕黑皮,乌鸦喜食白子,这就是乌桕得名的缘故之一。
如果摸过乌桕的白果,会发现假种皮像做了一层防水处理,有蜡质,被称为“桕蜡”。那个蜡质层含油,溶解后能做成肥皂、蜡烛。
种仁也可以榨油,用于油漆,油墨等,很有经济价值。戴望舒《雨巷》中的江南姑娘撑着的油纸伞应该就是用乌桕种子油浸泡过的。
让乌桕成名的远不止小白果,还有它的心形叶子。
四五月,乌桕先是开出细细的淡黄绿花序。
深秋,叶子就由绿变红,红艳夺目,不下丹枫。陆游曾留诗: “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
而这叶子,因含有单宁,自古就作为黑色染料,可染皂衣。看来乌桕的名字起得贴切啊。
乌桕是大戟科植物,它的木材乳汁、根、皮、叶和果实都有毒。如果误食一定剂量,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昏等中毒现象。
但善加利用,均能入药。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等,不管是对我们,还是植物,甚至鱼类,都是医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乌桕: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
植物陪你走过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