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故事。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世间万物,眼界需放长远,一时是好,一时也许就为歹。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理坐标内,对它们的认知与评价甚至会完全相反。
放在引进植物身上,尤其如此。当初引入,也许因为观赏颜值,也许因为饲料用途,也许因为别的什么……,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可能才发现它的另一面——危险的弊端。
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这个故事。
看它的样子,就知道是菊科了吧。
之所以叫“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因为它原产北美,而且我们本土有一枝黄花,为了区别。
说一下哈,“一枝黄花”是个正经的植物名啊。
资料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引入上海、南京等地种植,最初是冲着观赏去的。
花黄且密匝,头状花序很小,而且在花序分枝上是单面着生,想象下刷毛在牙刷上的着生方式。
这些“牙刷式”的头状花序弯折出曲线,又组成一个大型开展的圆锥状花序,在秋冬的花期显得格外乍眼。
注意“单面着生”,这一点也是区分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的关键环节。
简单说,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花都朝一个方向开,一枝黄花花朝四面八方开。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子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有锯齿或无。
孰料,几十年过后,加拿大一枝黄花从给它划定好的观赏之地逃逸了出来。尤其在最初的引入区域,窜到了一两米高,连片集群,终成恶性杂草。
在管理不善的撂荒地、农田里,它们与作物和其他本土植物争夺阳光、水分、空间与养分,严重侵占着地盘,几乎让它人无立锥之地。
那么上榜“中国入侵植物通缉令”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怎么成为生态杀手的呢?
它的繁殖能力惊人,既能靠地下多年生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自我克隆,也可以用多而小的种子有性繁衍。
据统计,每株能产生两万多颗种子,体积小,重量轻,带冠毛。借助风力就可以传播到很远,黏附在动物体上也能实现长距离迁移。
它的植株还具有很强的化感作用,通过发达的根系向土壤不断释放有毒物质,影响、抑制周边其他植物的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
所以,如果不在它成片之前连根拔起,就很容易见到“黄花开后百花杀”的惨状。
当然,要防控逃逸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还有物理手段与化学用药等专业方法,也要注意时机。
比如要在果实成熟前清除,深翻土壤,彻底挖除地下根茎,等等。不然果实成熟了再剪除,反而是帮它进一步扩散了地盘。不把根茎除去,它用根系自我克隆的种群还能维持七十年之久。
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先认识它,然后可以向当地林业部门报告,让专业部门处理。
就像它的俗名,既有曾经的麒麟草、幸福草、金棒草,也有如今 “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毒王花”、“生态杀手”之号。
放到大历史中,任何事物都没那么简单。
恰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恐怕更要反思是怎么让它泛滥的。
原生植被、生态环境失衡后,才给了它可乘之隙。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
此际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