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有五味。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林下光线倏忽缥缈,这一秒光也许会照到,下一秒即会飘到它处。结果就是,五味子的花会拍出漆黑一团。
所以格外珍惜六月那天拍到的几张堪用的五味子。
五味子的种加词 chinensis,表面了它的特有,模式标本即采自我国东北部。
它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与山东的沟谷林下、林缘与溪旁,因此也叫北五味子,是五味子科五味子属的落叶木质藤本。
也有南五味子,就是华中五味子。
今年是第一次在林中见到它的样子。
茎缠绕而上,隐在绿叶间,数朵粉白小花悬垂而下。
这茎其中的纤维柔韧,可做绳索。
去得晚了,好多花已经干枯,却依然固执地停留枝间。
叶互生,形有卵形、倒卵形或者近圆形。
叶子上部疏生了一些浅齿。术语叫“胼胝质浅齿”。到了基部,这些浅齿就消失,变成全缘了。
五味子的花看着差不多,实则分雌雄,而且异株,即单性异株。
林下光线不足,上面那朵花拍了又拍,才发现不是雌花,而是雄花。
猛一看以为是柱头的存在,放大细查才发现是凹入为V形的药隔,肉乎乎的。
雄花的花被片六到九,乳白色或粉色。
雄蕊近五(六)枚,互相靠贴,形成一个雄蕊群。植物志记载,药隔有的凹入,有点稍凸出钝尖头。
雌花的花被片和雄花相似,如果不看内部,不辨雌雄。
查询了植物志,雌花的花梗通常比雄花略长,内部有雌蕊群,柱头鸡冠状。
五味子的花期是五月到七月间,此后到十月,就来到果期。成熟的五味子,透着诱人的浆果气息,可惜还没拍到。
五味子是著名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药用历史可上溯两千多年前的战汉时期。
酸、甘、辛、苦、咸,它的名字也是因为五味杂陈而得。
据唐代医书《新修本草》记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
植物志记载,五味子果实含有五味子素,以及维生素C、树脂、鞣质和少量糖类。有敛肺止咳,滋补涩精,止泻止汗等效。
它的叶与果实甚至可以提取芳香油,种仁里富含的脂肪油能榨油,做工业原料和润滑油之用。
关于五味子,一定还会有后续。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五味子科五味子属落叶木质藤本)
藏在绿色里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