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化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

青羊残联 2023-04-15


教育公平一直是党和国家坚持的社会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重要部署。让因身体或精神疾患而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接受高质量的适宜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融合教育、随班就读体验,将是特殊教育未来的重要目标。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艺术系的志愿者们走进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综合实践融合活动,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快乐时光。


01

政策导向:指引融合教育破解发展难题



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是特殊儿童的固有权利,当前我国政府已正式确立实施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优先采取普通教育的政策导向。近年来,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的人数及比率逐年上升,融合教育已成为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进入新时代,融合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向普惠发展,不仅需扩大数量还应提高质量。为此,笔者有针对性地走访调研了部分学校,发现融合教育的开展尚需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提高:


首先,优化教师配置。特殊儿童个体差异大,因材施教需求高,而普通学校较难配置专职特殊教育老师。虽然融合教育试点学校的教师多已接受过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相关培训,但在专业技能上尚显欠缺,有时面对特殊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会无从下手。只有加强融合教育师资配置和强化普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培训双管齐下,才能满足融合教育的师资需要。


其次,加强条件建设。今天,大多数学校已建设资源教室和打造无障碍校园环境,但部分学校的资源教室缺乏专业化指导,区域特教中心对资源教室有效监管的力度有待加大,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也需进一步优化。此外,亟须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协调推进机制,特别是有些特殊儿童家庭因家庭结构残缺或者家长能力缺乏,无法为特殊儿童提供充足的家庭教育,要为这些家庭赋能,从而达到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目的。


再次,营造支持性社会氛围。对特殊儿童和融合教育的接纳程度与社会文明程度有关。随着社会发展,当前社会大众多能意识到特殊儿童有权利接受普通教育,在理性上对融合教育有积极认知。但当融合教育发生在自己身边,尤其是自己的子女将与特殊儿童在同班接受教育时,容易出现情感与认知的分离,接受度降低且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与特殊儿童一起生活学习会影响自己孩子的正常发展。对此,应适度增加普通儿童及其家庭与特殊儿童群体互动的机会,从认知上建立关联,帮助普通儿童和家长全面客观了解特殊儿童群体。


02

价值根基:融合教育助益各发展主体优势共生



过去,人们对特殊儿童多重点关注病理原因和身心缺憾,忽视了儿童自身拥有的发展资源。当前,较多研究者认为不公和隔离才是特殊儿童面临困境的真正原因,其中优势理论强调可在非隔离环境中利用特殊儿童自身力量和资源来实现其自我成长目标。这些理论表明,融合教育环境更有利于特殊儿童尽可能参与社会并享有充实生活,最终促进其社会适应和心理成长。


不仅特殊儿童可在融合教育中获益,普通儿童也会在融合交往中实现人格成熟。基于共生理论不难发现,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是融合教育环境的两个重要单元,人际互动是他们之间共生关系的本质特征之一。普通儿童可以因深切感受到特殊儿童的生存现状而学会包容关爱他人,与特殊儿童相处的经历会提高普通儿童的社会能力和社会化水平。在相处过程中被激发的善意不仅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更对个体身心健康有所助益。此外,儿童在融合教育中有机会感受并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验未来真实生活的样貌,家长和儿童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使孩子处于被过度净化的单一环境中,其实是放弃了通过教育为未来多样性社会生活做准备的机会。


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共生共进还将影响融合教育的教师、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手段等因素。融合教育不是无视差异,而是更强调在整合统一的框架下妥善处理个体差异。在融合教育场域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会给予学生更大的弹性空间,提供个别化的教学资源,利用差异化的个体表现,找准学生的优势领域,分类分层设计,最终实现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积极发展,这种融合教育工作实践有利于促使教师走向职业成熟。


03

实践保障:全面构建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发展融合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融合教育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社会氛围、社会接纳态度、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无障碍环境以及特殊儿童自身主观能动性等等。只有多措并举,全面构建支持体系,才能保障融合教育顺利开展,促进顶层教育目标最终实现。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报道中要呈现对特殊儿童的正面描述,以积极视角挖掘特殊儿童成长资源,逐步纠正社会大众的片面认识。加大融合教育成功案例的宣传报道,增强社会对融合教育的信心。创造普通学生接触和了解特殊儿童的机会,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和融合教育的接纳程度。


其次,要完善政策保障。各部门须制定配套政策加大对融合教育的支持。如,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度增加特殊教育和特殊儿童发展等领域专业人员在普通学校的配比,加强对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于实施融合教育的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等政策制度上予以重点倾斜,认可参与融合教育的教师所付出的更多工作时间和精力。学校要牵头医院、康复机构等单位为有康复需求的特殊儿童制定完善的医教结合行动方案。民政部门要为参与融合教育的经济困难特殊儿童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等等。


再次,要细化残疾儿童诊断、安置和个别化教育的实施方案。融合教育工作开端应是针对特殊儿童接受融合教育适宜性所进行的专业评估,需要由专业人员根据残障类型和现有环境支持程度等进行综合判断,再进一步决定安置方式。经过评估条件适合的特殊儿童接受融合教育时,学校需根据其具体情况,科学地调整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测评方式等。教学实施中,需一人一案,可以在随班就读基础上结合资源教室的帮助,由专业人员制定并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从而保证每个孩子都得到最适合最充足的教育。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http://www.cdjubao.gov.cn/



往期回顾

央媒点赞!成都医生履行十年之约,打开“被折叠的人生”

@残疾人朋友,电子社保卡有什么用?怎么领?一图看懂!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许有云,系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分 享

点 赞

在 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