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合共生——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站

陈列展览部 福建博物院
2024-09-02

船,

承载着人类跨越海洋,征服星辰大海的梦想。

在蔚蓝而一望无际的洋面上,

风儿鼓涨起高耸的船帆,海天一色,

人们开始迈向通往未知的脚步。


翔鹭纹铜鼓局部纹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西汉独木舟(福建博物院藏)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足迹便不惧艰险,尝试跨越大洋。那些尚未到达的彼岸,令他们相信,会有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等待着他们。在那时,如今被称为南岛语族的人们的祖先,或许只能驾着独木舟、尝试逐个小岛的漂流,在千万年的时间里,从我国的东南沿海,逐渐散布到了整个太平洋地区。


船是人类在海上的家。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和建筑一样,拥有自己的美感。海船承载着人们的理想,承载着英雄的史诗。无论是希腊神话《奥德赛》里关于航海英雄的种种传说,还是我们《山海经》里的玄奇地理,都预示着早期大海作为异世界对人们无穷的吸引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海船对抗风浪的远航能力日益增强。一代代航海家,在帆船时代不断开拓新的航线,跨越大洋、连接大洲,直至实现了环球之旅。大海开始从幻境走向现实。


克拉克帆船图(明尼苏达大学博物馆藏)


青花双船航海纹开光瓷盘



克拉克瓷流行于明末清初之际,最典型的特征便包括瓷器上类似小窗的开光画法。福建的漳州窑曾经大量生产并出口这类瓷器。从构图可以看出,作为外销瓷,匠人常常尝试从外国人的视角来想象一些场景,其依据往往是西洋画的一些版式或海外带回的图样。比如,这件大盘上的海船明显带有西方帆船的特点。而大鱼、怪龙、海马及奇花异草等,则似乎渲染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盘的正中还绘有罗盘纹。指南针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北宋开始将磁针用于航海导航,《梦溪笔谈》曾记载四种使用方法,其中水浮法指南或许能用于航海。国内多地都曾出土一类白瓷碗,上面的笔画如“王”字,碗外写“针”字,可能即为承载水浮针的工具。而用于风水堪舆的旱罗盘在类似道士的随葬陶俑手中也曾有发现。南宋时大概已将水浮磁针和方位罗盘组合,形成水罗盘,在船上由“火长”掌握。远航时除了针路图上的地理标志、用牵星板等测量星位等,罗盘日益成为重要的航海指向工具。



明代中后期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海禁,但并不能完全隔绝民间的海外贸易,反而对民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明代隆庆时期,漳州月港率先开关,从而促成了这一地区近百年的贸易繁华。漳州窑瓷器也得以遍行四海,成为了从东亚到欧洲的世界性热销产品。


荷兰吕伐登普利西霍夫博物馆的漳州窑瓷器墙


青瓷博山炉




这组博山炉为青瓷质地,出土于福州周边地区南朝墓葬。器形分为炉体和炉盖两部分,往往粘合为一体,仅具有明器功能。炉盖部分呈现出山体的造型,并堆塑有莲瓣或仙人。南方许多窑口都生产明器版青瓷博山炉,似乎是当时墓葬的“标配”。这类炉体多呈球形的博山炉,在福建各地均有发现,它们与江西洪州窑或浙江地区的产品有较大差异,可能就是本地区烧造的一种样式。


西汉 错金铜博山炉(河北博物院藏)


汉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博山炉是汉代开始流行的一种熏香工具,最著名当属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铜质博山炉。早期地处中原的人们,对大海有着各种美好的想象,认为那里矗立着巨大的神山,是仙人和各种神兽出没的秘境。这些博山炉的造型很好地表现了人们对仙境的想象,也是那个时期贵族阶层盛行求仙长生愿望的写照。秦始皇派往东海求药的徐福不知所踪,但秦汉时期,随着海陆交通的拓展,檀香、龙脑等海外名贵香料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则是不争的事实。香料品种的多样和使用功能的变化,也促使熏香工具的演变。博山炉所营造出的香气缭绕仙山的意境,正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供稿:汪震(陈列展览部)

编辑:程茜(信息工程部)

最终审稿:龚张念   


 《和合共生》展览线上调查问卷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预约参观 


扫码查看预约方式及注意事项


让我们在此稍做歇息,静待向第二站启航的时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建博物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