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军每日一案 Xuejun Daily Case: 随想集(十二)
随想集(十二)
一
父母跟子女理想的对话状态应该是:你最近开心吗?但现实中,中国父母跟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不去学习?
二
人工智能,毫无疑问突然成了热词;各大企业跃跃欲试,希望成为这一波浪潮中的弄潮儿。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法律界人士。
在我看来,对于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谈立法还为时尚早。立法之前恐怕最需要解决的是价值观。也就是说,人类要如何定位他们与机器人即智能人之间的关系?人类要不要承认智能人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物种?要不要赋予智能人单独的政治和民事权利?人类能否接受另外一个群体与自己平权?
大多数人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以人类的自私和保存延续自身物种繁衍的需要,不可能允许另外一个物种与自己平分秋色,平起平坐。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
然而,对于这些具有了自我学习能力的智能人,人类凭什么确保他们一定会如牛马一样永远臣服于人类?不管是万物中的谁,可以断言,只要它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就一定可以成长为灵长之物。因为人类自身,就是在具备了学习能力之后,才从动物变成人的。我们一直都被教育,是劳动使动物变成了人。其实不止如此,是对“错误”这个概念的意识和警醒,通过试错,猴子才变成了人。
所以,在没有解决智能人与人类关系的价值观之前,要如何就与智能人相关的权利义务进行立法?那些主张著作权主体二元化,并且赋予智能人写作的作品以著作权的人,确信他们想清楚了与智能人平分地球?
人类早已经具备了开发克隆人的技术,之所以各个国家不敢贸然复制“人”。是因为大家还没有想好如何对待克隆人,也就是说,人类还无法决定与克隆人相关的价值观。那为何现在大家对于智能人的开发又如此大张旗鼓肆无忌惮呢?
这确实令人困惑。
至于那些根本还不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所谓“人工智能”,就不要来凑热闹了,你们还无法号称“新时代”。
三
从《天注定》开始,贾樟柯越来越故事化。不是说像散文和纪录片一样的《三峡好人》不好,可是电影中上上乘之作从来都需要故事和人物。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描写传统道德的塌陷与迷茫。抛掉理性的眼光,我在这部片子里看到的是一群人独特的苦难、哀伤与倔强。他们在构建自己的江湖和自己的价值观。
从来没有一个导演,像贾樟柯一样把现代主义与最底层的中国,融合得如此协调。
四
在法庭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当事人,费尽心思,机关算尽,希望判决同意他的某个主张。却不料,时隔不久,他从当事的一方转为了另一方,前面的主张,是为自己挖了个巨大的坑。
绝大多数当事人和他的代理人,必定以自己眼前的利益最大化为唯一追求。这是人性,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衡平法中的“禁止反言”制度,就显得非常可贵了,它是诚信建设的基石。
五
世界上到处都有坏人,不过结果却很不一样。
六
张艺谋一直在按照大家的口味调整自我。你们批评我大红大绿太侉?好,我这次改为灰白黑水墨丹青风格。你们批评我歌颂帝王价值取向不对?这次我就改为描写朝堂之上的诡谲狡诈血腥,政治的阴谋残忍灰暗。你们说我讲不好一个故事虚假做作?这次我就认真设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完全翻盘的ending。
有些改变是成功的。《影》的情节曲折诡奇,人物形象个性内心都有了。商业上的“好看”也做到了。
有些试图进行的改变失败了。像《黄金甲》一样,故事被架空在一个不知何朝何代的近乎寓言的环境里,演员声嘶力竭的吼话剧腔,美工造型为了艺术效果而使用了近乎未来主义风格的服装道具造型,一切的一切,都削弱了作品的现实主义,也就是贾樟柯所说的“真实是最大的正能量”。
张导似乎永远无法回到《活着》的高度了。
七
感情是最经不起“晒”的,哪怕秋阳正好。
八
一直以来,对于演员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收入,很多人颇有微词,有人哀叹搞卫星、导弹技术的不如唱唱跳跳的人值钱,有人愤怒到甚至喊打喊杀。
在一个文化产业充分市场化、法治化的社会中,演员,尤其是那些成为了明星或者艺术家的演员,之所以会有高于一般人数倍甚至数十倍数百倍的收入,很多时候,跟成千上万人之中只能产生“这一个”明星有关。艺术,是老天爷赏饭吃的行当,不是你我他每一个人都能做明星的。君不见,多少人年少时怀揣明星梦,可最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出道的也就只有那一个,如蚁的人群最后都只能做了垫脚石和炮灰,倒在去往明星顶峰的路途上。比方说,我小时候就有过明星梦,被张教授宋教授看出自家孩子相貌平平不是那颗葱苗头不对,专制弹压,才回归“正途”背书升学,及时止损。
所以,演员是极其专业的人才,而且是既要凭后天努力,更依赖天生天成就的人才。物以稀为贵,收入比一般人高,是正常的。只要他合法签约履约纳税,不违约不侵权不参与垄断,他拿多少收入,都是合法的契约行为和充分的市场化现象。
明星与科学家,一个负责物质一个负责精神文明,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国际文化产业如此发达的今天,那种戏子是下九流的思想,早就应该扫入封建糟粕的垃圾堆了。不允许明星高收入,最终会断送文艺人才的后备队伍,损害文化产业和市场繁荣,影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茶余饭后放松身心的享受要求。
九
“无双”是一部香港电影。香港电影,是一个标签。如果要给港片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觉得它既可以高楼大厦金碧辉煌,又可以横街后巷杂货遍地;既可以西餐红酒画廊,又可以鱼蛋粗发菜猪手;既可以黑超烟熏妆烈焰红唇,也可以师奶八婆满嘴琐碎。还有,香港电影极少形而上的去探讨家国大义,它更关心世俗繁忙艰辛生活中的矛盾张力。一句话,它要先接了地气,再讨论人生。
一个伪钞集团的故事,离奇起来可以上天。但是导演却依然希望把它拍成地上的真人生。前半部分做假钞的过程,犹如科学实验,细致到纤毫。镜头用了有钞票质地的颜色和分辨率。人物的语言神态更是自然放松,生活化世俗化。
发哥宝刀不老到出神入化,把“画家”的高贵、权谋、疯癫、大开大合,诠释到极致,有时是一步步把李问诱入深坑的魔鬼,有时是可以俯仰左右身边人命运的上帝。从穷画家到伪钞集团专家,郭富城把李问的无奈、懦弱、放弃和抗争,也塑造得丰满立体。
庄文强毕竟有“无间道”、“窃听风云”的不俗战绩,是香港电影中坚的中坚。这次,导演要讲一个关于“假,做到极致,就是艺术”的故事。美钞做成了,但爱人却不可复制,所以女主最后终于有了不俗的结局。
要说遗憾,其实ending完全没有必要翻转再翻转,翻来翻去,反而损害了作品的现实主义,而且还带来的一些小地方的逻辑硬伤。不过,我们毕竟是去看电影的,就不要用放大镜去找瑕疵了。正如庄导所言,电影嘛,本来就像做假钞一样,当不得真。
十
极限的公正带来的,往往是悲剧。
十一
国民素质教育,关键在女性。女性在养育、陪伴孩子上肩负着重要任务。女性对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直接关乎国民的整体精神面貌。
十二
无所事事的过了一天,真是快乐啊!
十三
南稻北稻问题,一时间喧嚣尘上,甚至惊动了像新华社这样的大牛。
身处知识产权业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圈子的业态就是交流沟通渠道畅通,发言讨论热烈充分。无论哪一个案件甫现,围绕相关争议焦点,每个人都会发表自己的法律意见和研究成果。众人拾柴火焰高,时间一长,相关议题的全部法律规定、实践现状、理论背景都基本梳理呈现完毕,进一步深化的成果还需要假以时日,或者永远也不会再有“更深刻的”结论了。
即便到了这个地步,业界对一个案件中的重大争议问题,还是会呈现出鲜明的“两派”意见,与两造意见分别一一对应。判决也如此,会出现两种鲜明对立的判决,同样与两造意见对应。
这是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代。
或许,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统一”,也没有绝对的掌握在哪一个专业权威手中的真理。
所以,最合理的状态是,按法律程序办事,与分歧对立共存。
十四
“志玲姐姐”林志玲是台湾人,却在大陆活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其中我听到的最有趣的一个真实故事是,一位朋友因为在导航地图中下载了志玲姐姐的语音包,当那个嗲、娇、媚的声音响彻全车时,他老婆怒火中烧,命令他立即删除志玲语音包。他死活不肯,于是两夫妻为此吵架直至最后打了一架。打完的结果是,他保住了志玲语音包。今后在漫长的或晴或阴、或明或暗、或平坦或崎岖的道路上,他都有志玲的陪伴了。
连对一个语音包都如此妒火中烧,亦足可见志玲姐姐的千娇百媚对于男性的杀伤力,和对女性的威胁力。
出于对许知远老师深刻思想的仰慕和钦佩,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十三邀》访谈节目。最近在许老师对志玲姐姐的访谈中,才详细看到了之前不太了解的这位女性的一颦一笑。看完之后不觉莞尔,因为,许老师太不上路了。
他全程都在套志玲姐姐的话,希望她承认,自己被男性物化了,自己仅仅是肤浅的、胸大无脑的、缺乏自我个性的女性。希望她承认,自己在取悦男性,并且通过取悦男性而取悦这个物质、平庸、肤浅、追求享乐主义的时代。不过志玲姐姐虽然不太有思想,却很有警惕,全程都没有掉进许老师的坑。她始终对于自己成为一个肤浅的美人,而非一个有思想而不招男人待见的女人,心存喜悦与感激。
许老师真的不太了解女性,并且误以为女性会接受自己的观点。
但是,不是的。
在中国,甚至是亚洲,绝大多数女性对于自己容貌、身段、气质的追求,远远高于她们对自己思想、文化素养、事业心的追求。或者再进一步说,能够通过容貌、身段、女性娇媚这些物化的东西,进而嫁入豪门或者自己成为豪门,换取到名利、财富,才是她们最大的梦想和人生成功标志。说这是男性对女性的观感和是否喜欢、接纳造成的,也不尽然。这其实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本性。是男女性别之间物竞天择、世代进化的基因决定的。
许老师不知道,其实多少相貌身段平平的女性,都在日思夜想梦寐以求自己拥有优秀的女性外貌特征,并进而藉此获得精彩的上流的人生,哪里会在意自己是否被物化、是否被大众观感标准化。许老师更加不知道,像我们这样庞大的工薪阶层的女性群体,之所以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其实是因为外貌身段丑陋,完全不具备靠颜值身段吃饭的本钱,才不得不选择像男性一样读书进修、锻炼技能,以求一技傍身、安身立命;或者在家里温良恭俭让的洗衣煮饭擦鞋抹地,以求维护好自己的婚姻。如果我们把自己这种无奈拔高为理想和美德,显然不够诚实。
反观像志玲姐姐那样的女性,她们代表了女性姣好的容颜、身体,代表了女性天性中和善、亲切、妩媚、得体的女性化特征,满足了男性和大众在精神上需要被春风般的温暖和孩童般的纯真陪伴的需要,这种女性贡献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又何必强求女性像男性一样,思想深刻,言辞犀利,天天研究、批判宇宙、社会和人类呢?
2018年10月19日于广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作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经许可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姓名。
(反馈信箱:crabtreezhang@qq.com ,欢迎提供典型案例线索,更多资讯请长按下图二维码收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