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民革郑州中山书画院副院长李群成
李群成,斋号:诚斋,别署:诚斋主人,河南许昌人。
自幼酷爱书法。曾遍临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米芾、金农、于右任等名家碑帖。90年代以来,在著名书法家周俊杰先生指导下,又精心临习《张迁碑》《西狭颂》《石门颂》等,并吸收明清隶书大家之长,逐步形成了雄强、稚拙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展、第四届全国正书展、全国公务员书法展(获优秀奖)、首届自撰楹联书法作品展、首届秦皇岛大字书法展等国家级展览。著名书法理论家西中文评曰“群成以隶书见长,受朴茂雄强的中原书风影响,他的隶书以《张迁碑》为宗,参以摩崖石刻的古朴厚重,表现出一种沉郁顿挫、朴拙峻厚的气息,如浑金铸就,璞玉凿成,泠泠然掷地作金石声。”“用笔圆劲,骨力中含,如绵裹铁,如锥画沙。在通篇厚重朴拙的风格之中,又时以草化的逸笔渴墨相调剂,整齐而不嫌板滞,严肃中不失活泼。”著名书法理论家姜寿田评其隶书“得汉隶之厚、之古,而无薄气俗气。同时,又能破古法之皋劳,而标时代之新意。”“李群成因有雄厚汉隶根柢,故自通谙篆隶古法,其尤擅作隶书擘窠大字,气势周浃,锋圆气厚,势雄、墨肆,纵意淋漓,才调高迈,有举重若轻之高致,笔墨擒纵起倒间,无一懈笔,而用力不分,乃汉隶手段。”
李群成喜读书、擅吟诗联对,自作诗联多次在有关刊物上发表,在《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评论、随笔十多万字。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慈善书画院副院长,河南黄淮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群成年轻时入手柳公权,其临写之精美,至今令人感叹不已:结体准确,用笔刚劲有力,笔笔到位,深得柳之精髓。我始终认为,凡书家能将柳写好,其他书体则不在话下。因为柳字最为严谨,可谓中国书法史上楷书之高峰。有了柳的基础,他进一步习颜。颜体的雍容大度、堂堂正气与群成性格颇为接近,故很快便掌握了其特征。
二十年前,他转而学隶,其入手碑刻为《张迁》,并一直以此为根基,逐渐吸收其他汉碑特征,关注当代隶书走向,将坚实的传统功力与时代精神相糅合,并以己之审美取向统而化之,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家的艺术语言。全国第八届书展中他的一件隶书联入选,是他采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显著成果。此联厚重、稚拙,用笔苍润相间,充满张力,意味似此集中的“怡畅安泰”四字,显示了中原书家的豪放性格、博大胸怀及对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审美追求。
——周俊杰
群成以隶书见长,受朴茂雄强的中原书风的影响,他的隶书以《张迁碑》为宗,参以摩崖石刻的古朴厚重,表现出一种沉郁顿挫、朴拙峻厚的气息,如浑金铸就,璞玉凿成,泠泠然掷地作金石声。受乃师周俊杰先生影响,群成也善于用篆笔写隶,用笔圆劲,骨力中含,如锦裹铁,如锥画沙。在通篇厚重朴拙的风格之中,又时以草化的逸笔渴墨相调剂,整齐而不嫌板滞,严肃中不失活泼。在当代书坛上,行草、篆书的面目较为丰富,而隶书、楷书相对较弱,李群成的隶书能够屡屡在全国大展中脱颖而出,充分证明了书界对他在隶书探索方面的肯定。群成立足于传统,深入挖掘汉碑雄强朴茂、纵逸放达的艺术元素,用现代的形式加以表现,对于促进隶书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西中文
李群成隶书以《张迁碑》为本,旁采《开通褒斜道刻石》、《西狭颂》,并兼融时法,得当代隶书大家周俊杰之亲炙,雄强古拙,恣肆横溢。其隶书之可圈点者,在得汉隶之厚、之古,而无薄气、俗气。同时,又能破古法之皋牢,而标时代之新意。于古法中得趣、得意,此李群成隶书之卓荦处。
故榜书才难、势难,而自成一脉,即使精能书法者,如非其才而失其势,即难臻流品。能榜书者要有龙蛇之象。书家如不谙篆隶古法,不得碑学气厚之旨,断难措手榜书矣。李群成因有雄厚汉隶根柢,故自通谙篆隶古法,尤其擅作隶书擘窠大字,气势周浃,锋圆气厚,势雄、墨肆,纵意淋漓,才调高迈,有举重若轻之高致,笔墨擒纵起倒间;无一懈笔,而用力不分,乃汉隶手段。
——姜寿田